我国有正史记载的第一次人口统计是西汉,当时人口数约为6000万,此后的2000年间,我国的人口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西汉到唐代,其间各朝鼎盛时期的人口数多徘徊在5000万~6000万;第二阶段从宋到明朝,其间各朝鼎盛时期的人口数近1亿;第三阶段包括整个清朝和民国,这一阶段是历史上人口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尤其是在清短短的200余年间,人口总数连破2亿、3亿、4亿大关,1949年统计约为4.7亿人。此后人口数又直线上升,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2.59亿。
历代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人口密集区域,基本上位于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人口稀少地区,都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人口数量与分布的这一变化趋势,也反映在耕地面积和范围的变化上。唐代以前,我国耕地基本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耕地面积约11.2亿亩;宋代以后,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成为全国的经济核心,号称“苏湖熟,天下足”。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的经济地位日渐突出,时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晚清以来,东北由于移民的进入,大量土地被迅速开垦,1887年,东北的耕地只有0.3亿亩(1亩=666.67m2),1949年,即达到1.24亿亩。截至1949年,全国耕地总面积约有14.68亿亩,耕地的核心区有3个,分别为:黄河中下游地区(4.9亿亩)、长江中下游地区(3.4亿亩)、东北温湿地区(2.24亿亩)。历代耕地面积的扩展也基本在东部季风区内。(www.xing528.com)
历代人口增长和分布与耕地范围的扩展基本一致,二者的发展都强烈地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表现出人类对不利自然条件的改造。但人类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