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由来已久,但并非一成不变,尤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方面,都决定了我国水灾严重的客观事实。
我国位于中纬度地带。中纬度地区是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的能量转换区,气候条件很不稳定。受所处地理纬度、地形和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的水土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全国除沙漠和极端干旱区、高寒山区外,大约2/3的国土面积有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危害程度的洪水灾害。此外,我国位于最大的大陆(即欧亚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即太平洋)的交汇带。从青藏高原呈阶梯状向太平洋倾斜的地貌特点,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的地区差异,加剧了降水的不均匀性(见图1-3)。我国大陆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年降水量由1600mm递减到不足200mm,多寡悬殊。东部地区不仅降水多,而且全年降水量的60%~80%集中于6~9月,其中最大1个月的降雨,又往往占全年降水量的30%~50%。暴雨集中的程度是世界上少见的。因此,我国东部地区常常发生暴雨洪水。7天的洪量在长江的主要支流可达年径流量的10%~20%,在北方河流有的甚至高达30%~40%。如果沿400mm降水等值线,从东北向西南划一条斜线,将国土分作东西两部分,那么东部地区是我国防洪的重点地区。
图1-3 中国地势剖面图(沿北纬32°)
(引自《中国自然地理》)
2.社会经济发达地区与洪泛区的重叠
与地形和降水量相应,我国人口和经济分布的大轮廓,也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于气候、土壤、交通等条件适宜,我国东部历来是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我国人口特别密集的4个地区是: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其中除四川盆地外,其他3个地区都在江河下游,可以说,它们都是从江河整治中争夺到的土地。水土资源分布和组合的不均匀性,导致这些地区也是江河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此外,由于雨热同期,洪水发生与作物生长季节也有明显的重叠。因此,水灾对农业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我国洪涝灾害史不绝书,据统计,自公元前206年至1840年(共2046年),较大洪水灾害共计984次,平均两年左右发生一次。重大洪涝灾害甚至成为社会剧烈动荡的直接原因。
1931年,以长江和淮河为主的水灾遍及全国16个省、672个县,约占全国总县数的1/3。江淮地区8个省受灾人口5127万,受灾农田1000万hm2,40万人死亡,为20世纪以来最大的水灾。
以悬河著称于世的黄河,虽然年均水量只有长江的1/20,但由于河床高悬,决口后不能自行回复故道,历来被认为是一条灾难性河流。20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水灾发生在1933年,陕县流量2.2万m3/s,下游决口50多处,淹没65个县,受灾人口364万,死亡12700人,淹没耕地85万hm2。
20世纪50年代以来,虽然我国大江大河防洪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不利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巨大增长,以及国土开发中存在的对水灾的负面作用,洪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仍然呈上升趋势。七大江河中下游水灾问题最为严重。据统计,我国有40%的人口、100多座大中城市、35%的耕地和70%的工农业产值集中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及东南沿海河流约73.8万km2的土地上。这些约占国土面积8%的地区,其地面高程多在江河洪水位以下。20世纪50~80年代,我国全部自然灾害平均总损失为每年200亿~400亿元。90年代连续发生大水灾,1991年全国洪水灾害损失700多亿元,1994~1996年平均每年水灾损失已接近2000亿元,1998年全国水灾损失达到2550亿元。全国历年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见表1-1。(www.xing528.com)
表1-1 全国历年水灾直接损失统计表
注 1949~1989年为作者不完全统计值,1990~2000年为国家统计值,均为当年价;“全国”的统计中不含台湾。
4.今后几十年洪涝灾害经济损失增长的趋势
从全球范围看,温室效应导致未来气温增长,全球增温对季风区的影响主要是冬季季风减弱和夏季季风增强。因此,我国冬季增温较为显著,而夏季季风将更深入内地,使雨水增多,洪涝灾害可能增加。
从社会条件来看,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单位面积上的人口和财产值显著提高,因此,在同样的灾害强度下,损失增加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90年代以来,降雨情况并未明显增加,但大水灾频频发生,而且损失增长大大超过了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比例,其中主要原因似是社会经济活动本身存在导致灾害增长的不利因素。今后20年如果人口再增加2亿,需要再建5000万套住房,工厂和公路建设扩展,上游水土保持不会很快见效,城市化继续发展,最终还将导致洪涝灾害的增加。洪水威胁将是长期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安定的重大因素,防洪是我国的长期任务。
5.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1)季节性。我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洲内陆,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南北则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个气候带。最基本、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大陆性季风气候,因此,降雨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这就基本决定了我国洪水发生的季节规律。
(2)相似性。近70年中,全国发生了多次特大洪水,在历史上都可以找到成因和分布相似的特大洪水。例如,著名的1662年海河流域特大洪水,暴雨的时空分布和1963年海河南系大洪水极为相似,都造成了流域性的特大灾害。又如1801年海河北系特大洪水,是由淫雨和多次暴雨形成的,和1939年海河北系大洪水的雨情和灾情没有多大的差别。其他流域也有不同年份发生时空分布都极其相似的大洪水的情况,例如,著名的1931年和1954年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特大洪水等。因此,对历史水灾进行深入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普遍性。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具有产生多种类型洪水和严重洪水灾害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除沙漠、极端干旱区和高寒区外,我国其余大约2/3的国土面积都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洪水灾害。我国地貌组成中,山地、丘陵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70%,山区洪水分布很广,并且发生频率很高。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2%,盆地占18%。其中七大江河中下游和滨海河流地区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是防洪的重点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8%。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km,风暴潮带来的暴雨洪水灾害威胁沿海地区。我国北方的一些河流,有时发生冰凌洪水。此外,即使是干旱的西北地区,例如西藏、新疆、甘肃和青海等地,也还存在融雪和融冰洪水或短时暴雨洪水。
(4)区域性。我国洪水灾害以暴雨成因为主,而暴雨的形成和地区关系密切。暴雨主要产生于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之间的第二阶梯地带,特别是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东部平原区)交界区,成为我国特大暴雨的主要分布地带,形成位于江河下游的东部地区的洪水。形成洪水的自然条件是这样,社会经济条件也是这样。我国东南地区又是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两相配合,单位面积上的洪水损失最大,由此形成了我国洪水灾害区域性的特点。
(5)破坏性。我国主要江河全年径流总量中的2/3是洪水径流,降雨和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主要江河洪水不仅峰高,而且量大,危害性大。长江及东南沿海河流最大,7d洪量约占全年平均流量的10%~20%,北方河流有时甚至高达30%~40%。和地球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我国洪水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差异之大,是少有的。常遇洪水与非常遇洪水量级差别十分悬殊。
洪涝灾害的本质特性是对人类社会的严重危害,但从环境效应来看,洪涝灾害也有其有益的方面。例如,冲刷河床淤积,改善河道的水力条件;输沙入海,营造河口三角洲;洪水泛滥将补充地下水,增加可调蓄利用的淡水量,以及将淤泥散布于田间等。因此,如何创造适当的条件,使洪水转害为利,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