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宋淳熙(1174—1189年)以来,濮绸繁荣昌盛历经660余年。到了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在通商口岸设行办厂“引丝扼绸”,掠夺原材料,波及濮院,使濮院丝绸业深受盘剥之苦。如当时的濮院朱春茂丝行兼绸庄,就因上海美鹰洋行、恒茂丝栈的洋商及华人买办“坐庄”压价收购土丝出口受严重影响。同时,国内机械缫丝工业兴起,江苏盛泽发明了新型的绸机,而濮院仍旧多停留在手工生产操作,缺乏竞争能力,使得濮院的蚕桑丝绸生产处于困境,受到冲击。民国五年(1916年)时,虽有人赴杭州深造,学成归来,改革丝绸生产,将木机改成铁机,但终因集资困难,又无电力设备,机械缫丝难以实现。由于丝绸生产滑坡,丝行绸庄到民国十年(1921年)前后,仅存18家,其经营规模已大大逊色于明清时期,唯5月新丝上市旺季10余日内,每日成交额可达二三十万两银。民国十三年(1924年),江浙齐卢战事起,交通中断,销售停滞,存货积压,丝价猛跌,生产受挫,使濮院丝绸业成了强弩之末。其间,虽有镇绅徐颂嘉力图革新,于濮院镇西河头创建丝厂,改良木机30台,生产的木车丝优于“土丝”,但尚比不上电力机械化缫制的条纹细、匀度好、缫折小、出产高的“厂丝”,不久即告关闭。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濮院沦陷,遭日军毁灭性破坏,织机损失殆尽,丝行、绸庄倒闭,仅存朱致仁、瑞隆、盈记3家丝行绸庄,依靠附近农村机户,勉强维持。濮院丝绸业一落千丈,并且从此一蹶不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濮院的蚕桑丝绸业得到较快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成为地方政府的税利大户和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像省丝绸公司的定点企业濮院丝厂、梧桐丝厂、桐乡丝绸联合厂、桐乡丝绸印染厂都是当地的知名骨干丝绸企业。自21世纪以来,由于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不足等原因,蚕业生产不稳定。由于产业基础不稳固,桐乡市要恢复作为一种特殊丝织工艺的濮绸的生产也是难上加难。目前,桐乡市博物馆保存着20多件濮绸服饰,有一批濮绸是1992年时从濮院民间收集到的,包括绸衣、绸裤、绸长袍和绸料,很可能那也是唯一的一批濮绸服饰。如今,濮绸制造工艺虽已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濮绸早已停止生产,其制作机器和工艺也已失传,传承人越来越稀缺,情势实在不容乐观。(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