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濮氏于孝宗淳熙年间就在濮院经营蚕织。濮氏家族把北方发达的蚕桑业和纺织业生产技艺带到了濮院。濮院所产之绸,一般都称为“濮绸”。图19古代土法缫丝据《民国濮院志》记载,濮绸是当时浙江丝织物的名产品之一。到元代中期,濮氏后代濮鉴设立了四大牙行,收集储存镇上及农村的丝绸产品。由于濮院交通发达,不少商贾慕名而来,濮院丝绸产品远销各地。当时,濮院的繁荣热闹景象已初步显现。
桐乡濮院原是“平衍千里”的草荡,宋高宗的驸马濮凤(原是山东曲阜人)随宋室南渡后,定居于此,所以此地后来名之为濮院。濮氏于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就在濮院经营蚕织。“自(理宗)淳祐景定(1260—1264年)以后,宋室渐衰,濮氏寥寥仕途,经营家业,臧获千丁,督课农桑,机杼之利,实自此始。”濮氏家族把北方发达的蚕桑业和纺织业生产技艺带到了濮院。濮院人从此开始了种桑养蚕、机梭纺织的生活,从而“濮院之织聚一镇,比户操作,明动晦休,实吾乡衣食之本”。崇德等地,文献记载:“浯溪(崇德)无闲旷,上下必植桑,……贫者数弓之地,小隙必栽,……蚕月无十苜之家。”这种盛况,其时非崇德一地如此,其他如安吉,“唯借蚕以办生事”,“地富丝桌,归安一带”,“渔舟荡漾逐鸥轻,呕轧缫车杂橹声”。濮院所产之绸,一般都称为“濮绸”。
图19 古代土法缫丝
据《民国濮院志》记载,濮绸是当时浙江丝织物的名产品之一。该镇的丝织技术,对嘉湖丝绸业的发展,曾起了较大的推进作用。到元代中期,濮氏后代濮鉴设立了四大牙行,收集储存镇上及农村的丝绸产品。由于濮院交通发达,不少商贾慕名而来,濮院丝绸产品远销各地。当时,濮院的繁荣热闹景象已初步显现。“宋锦人传出秀州,清歌无复用缠头。如今花样新翻出,海内争夸濮院绸。”(www.xing528.com)
图20 桐乡市濮院杨家桥明墓出土的杂宝云纹缎丝绵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