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殷商、西周、春秋时期,中国桑蚕丝绸生产的主产区在黄河中下游,其次是长江中下游。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代,铁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劳动生产率。随着丝绸业的发展,中国丝绸在对外经济交流中大量输出,促进了世界丝绸业的兴起。中国的丝绸生产技术也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中亚地区。
殷商、西周、春秋时期,中国桑蚕丝绸生产的主产区在黄河中下游,其次是长江中下游。
商代是我国青铜器鼎盛时期,蚕桑丝绸生产已经兴起,缫织、染色等工艺技术初具雏形,桑蚕丝绸生产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代,铁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汉初,汉王朝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提倡农桑。该时期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蚕桑业亦形成了一定规模。
图3 古农桑书(www.xing528.com)
战国、秦汉时期,无论从生产工艺和机具而言,还是从丝绸生产而言,都是十分突出的。随着丝绸业的发展,中国丝绸在对外经济交流中大量输出,促进了世界丝绸业的兴起。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控制了通向西域的河西走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原内地通向西域并连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从此,中国的蚕丝与丝绸制品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输往中亚、西亚并到达欧洲,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大量汉代丝绸织物就是当时贸易繁荣的物证。中国的丝绸生产技术也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中亚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连绵不绝,国家长期分裂,政权频繁更替。剧烈的社会动荡、复杂的政治格局、持续的民族交融、广泛的国际往来,令丝绸生产虽发展艰难,但内涵丰富,面貌多样。这一时期,北方仍然是丝织品的主要产区,四川成都地区丝绸业一向发达,江南地区由于三国时的相关政策,开发丝绸业有了新的起色,经过南朝的经营进一步得到发展,为唐代中期以后江南丝织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