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区域作战中我方装甲车辆对目标威胁评估主要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来犯威胁在系统中对敌的有用性和对我方完成作战任务的不利性,即目标战场价值分析。
(2)来犯威胁是否有攻击我方装甲车辆的意图,即目标攻击意图分析。
(3)如果来犯威胁有攻击我方地面武器平台的意图,将会对我方装甲车辆造成多大的损伤,即目标攻击能力分析。
根据以上问题,目标威胁评估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价值分析、意图分析和能力分析。图4-8 给出了目标威胁评估的主要过程。
图4-8 目标威胁评估的主要过程
由图4-8 中可以看出,信息获取是关键,根据信息可映射到事件和身份中,然后可以决定行为,对敌方目标意图的评估是基于威胁的行为,而对能力的评估,则主要是基于对威胁的身份(ID)的识别。由于识别在此是作为前提输入条件的,本书主要进行目标攻击意图判断和目标能力判断,最终综合得到目标威胁结果,并据此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威胁排序。
目标是否对我方装甲车辆产生威胁,产生威胁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目标的打击意图,二是目标的打击能力,三是目标的战场价值。目标打击意图是指目标实施打击行动的可能性,判断是一个主客观综合的过程,必须由主体根据目标的动向进行判断。目标的打击能力主要又是由目标本身所固有的火力性能(火力威力与火力机动性),以及包括作战地形、某一时刻目标的射击参数(射击距离等)等影响目标火力性能发挥的一些外在客观因素所决定的。目标的战场价值是指目标对敌的有用性和对我完成战斗任务的不利性,为方便表示,将目标对敌的有用性转化为对我方的不利性进行统一表示,目标的战场价值与突击作战的作战类型直接相关,作战类型主要分为进攻作战和防御作战,不同作战类型下,目标的战场价值分析对目标威胁评估的影响不同。这些能力分析均需要确定威胁评估影响因素和威胁算法来进行评估。
威胁评估中威胁因素的准确度对评估准确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评估因素指标是否合理恰当直接关系到目标威胁评估的准确性,应根据目标的属性、形态以及其对我方威胁大小的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威胁评估因素指标,而后选用相应的评估模型,进行建模求解,从而实现目标威胁评估的自动化。
因素指标选取应坚持以下几点:
(1)完整性,要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出影响目标威胁的各种因素。
(2)可运算性,即各指标能有效地用到随后的分析中去。
(3)可分解性,即通过指标的建立可将决策问题分解,以简化评估过程。
(4)无冗余性,即评估指标中各指标要反映影响目标威胁的不同方面,各指标不重复描述问题的同一方面。
(5)极小性,即不能用更少的指标集合来描述威胁评估问题。
威胁评估因素确定后,每一个因素都用一个值来表示威胁程度,为消除不同物理量纲对决策结果的影响,需要把有量纲的各个特征参数映射到 [0,1]区间,以此反映各个特征参数的信任度,这一映射过程通过隶属度函数来实现,根据参数的变量类型(离散型、连续模拟性)可采用不同的隶属度函数。
1.目标攻击意图因素分析
目标攻击意图是指目标在将来可能表现的行为。了解威胁目标的意图,对提前采取适当措施对抗威胁至关重要。另外,意图也是分辨目标敌我性质的重要方面。因此,仅仅依靠识别出目标类型并不能确定它是敌是友。此时对威胁目标的意图评估便至关重要。意图评估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主要考虑的是威胁目标攻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如距离、速度、目标朝向、武器攻击状态等。
目标攻击意图是进行目标威胁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一般来说,目标攻击意图是指敌方目标攻击意向或决心,即根据对抗区域作战特点确定敌方目标是否有攻击我方地面武器平台的意图。目标攻击意图包含目标毁伤受保护平台的意向或决心,或目标使用装载的武器毁伤受保护平台的意向或决心,需要我们从敌方作战意图、目标攻击准备程度和目标攻击实施强度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在没有实时/准实时的通信侦测情报或其他人工情报或上级通报的情况下,目标攻击意图评估需要对目标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其活动状态参量进行推理、判断。
攻击意图评估主要考虑威胁目标作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通常用于对敌方目标攻击意图进行推理判断的主要因素有:敌方目标行动速度、目标距离、敌我识别信号以及平台属性等,因此,该问题是典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主要可考虑的因素如下,并对各种因素进行状态离散化。
1)目标距离
由于我方装甲车辆火力打击距离受限,目标距离也是影响我方指挥员打击决心的因素之一;同时,敌方目标距离我方越近,对我方攻击意图也越大,所以在进行攻击意图评估时要考虑敌我距离因素。在同等条件下,目标距离越近,威胁越大。
2)目标速度
目标速度这一因素对目标的命中概率影响较大,如某型坦克停止间对2 000 m 距离上固定目标的首发命中概率达90%,即在相对速度为零时,坦克对2 000 m 距离上目标的首发命中概率达90%,却不适于行进间对运动目标射击。那么如果在某一时刻,在同一距离上同时出现两辆该型坦克,一辆静止,一辆高速运动,显然可知静止的坦克威胁要大得多。装甲车辆等目标在行进间的命中概率都要较停止间低。各种反装甲目标,在同等条件下,目标的运动速度越大,命中概率就越低,威胁相应也就越小。
3)目标朝向
目标朝向是指目标行驶方向与本车的夹角,0°表示目标正对本车行驶,180°表示目标背对本车行驶。通过对目标朝向变化状况的观察,可以大致推测敌方目标的攻击意图。敌方目标奔袭我方而来,则敌方进攻意图明显;敌方目标背我而去,则敌方逃跑意图明显。
4)目标武器攻击状态(www.xing528.com)
某一时刻目标的攻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攻击意图。如果目标正在进行瞄准射击,说明目标的射击意图确定无疑,那么目标的打击能力有多大,威胁就有多大;如果敌方坦克正转移火力准备进行打击,说明目标射击意图存在,就要进行打击,但与正在打击的目标相比,情况的紧急程度要稍弱;如果我方暂时不处于目标的有效射程范围之内,暂时不会进行打击,说明目标的射击意图最弱。本书定义攻击状态为敌方目标的打击态势。反映目标的打击意图,是主客观因素综合统一的一个因素,客观是指目标客观上表现出的一些动向、征兆,主观是指主体的判断。本书把攻击状态按照威胁程度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一级攻击状态(正在打)、二级攻击状态(准备打)和三级攻击状态(暂时不会打)。一级攻击状态表示敌方的打击意图最强,二级攻击状态表示敌方的打击意图一般,三级攻击状态表示敌方的打击意图最弱。但是,在实际对战过程中,目标武器攻击状态是很难被确定的。
2.目标打击能力因素分析
目标打击能力主要是估计来犯威胁的攻击能力。杀伤能力与目标火力以及本车的防护力有关,分别计算两者的评估值,然后将两者综合,得到目标打击能力的判断。
现代陆军作战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复杂系统。影响地面作战的因素众多,数量巨大,各因素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大量的非线性关系,且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战机稍纵即逝。这就要求对抗区域作战指挥和决策必须迅速正确,对威胁评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贴近作战实际,必须客观准确地反映敌情我情。而对于陆军装甲车辆来说,按地形划分的作战样式对决策结果存在很大的影响。从对抗区域作战的目标威胁评估角度看,影响较大的作战样式是基于地形划分的,包括城市、山地、荒漠草原地、水网稻田地、热带山岳丛林地、高寒地等作战。地形的不同会造成武器射角、武器射幅、通视程度等参数的改变,从而影响区域内的对抗结果。
1)地形系数
地形是地貌与地物的总称。利用地形,即装甲车辆利用地形的特点,实施运动、隐蔽、射击和战斗的行动。利用地形的目的在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不同地形对装甲车辆的战斗行动有不同的影响。平原地平坦开阔,视界和射界宽广,便于车辆机动、观察和射击,便于通信指挥;丘陵地最适合坦克作战,便于机动、观察和射击,但对行动有影响;水网稻田地沟渠纵横,不便于机动;山地起伏大,利于伪装和隐蔽,但行动困难,观察和射击死角多,不便于通信和指挥。装甲车辆可利用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高于地表面的地形,主要有土包、土堤、灌木林等;二是低于地表面的地形,主要有洼地、洼坑等。
地形系数主要是指我方平台与目标之间的高低关系,即高低夹角,其对打击力指数的影响比较复杂。对于点杀伤武器,我方平台位置比目标越高(高低夹角为正),目标射击时的瞄准界面越小,命中率越低,直至不能射击;我方平台位置比目标越低(高低夹角为负),目标射击时的瞄准界面越大,命中率越高,但是低到一定的角度之后瞄准界面将越来越小,直至不能射击。对于诸如榴弹、爆破类的非点杀伤武器,高低夹角对命中精度的影响不大,可忽略不计。
2)通视程度
装甲车辆在突击作战过程中,由于受地形、天气状况、隐蔽伪装等影响,车辆的通视程度会有所不同,这就会直接影响到武器打击能力。通过分析突击作战系统中各类武器的打击方式,分析目标对我方平台的通视程度,是地形、气候等对目标的打击能力影响的直接体现。
装甲车辆打击方式主要有直瞄打击、间瞄打击和引导打击。直瞄打击可直接进行动态跟随打击,表明通视程度很高,可直接进行攻击,目标威胁较大。间瞄打击是通过本平台或其他平台的探测方式获得目标的固定位置信息进行攻击,通视程度不高。引导打击主要针对制导武器,可进行实时引导,对通视程度要求低。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位信息,获取到目标平台的打击方式是直瞄、间瞄或引导,然后通过引导方式就得到目标与我方平台的通视程度。通视程度越高,目标的打击能力越强;通视程度越低,则目标的打击能力越弱。
3)战场气象
气象是指大气的物理状态和现象,表现为冷、热、干、湿、风、霜、雾和雷电等。气象对突击作战系统内的火力打击力量的战斗行动具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的气象条件,武器射击命中概率不同。利用气象信息推算战场能见度,可确定能见度指标。
4)目标搭载武器
目标平台搭载武器的性能也是体现目标对我方平台的打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目标类型和其可能携带的武器性能可得到目标打击能力的评估,从而影响目标威胁评估结果。同样的距离、速度等运动因素下,在目标携带武器的射程内,武器的杀伤力和杀伤概率越大,对我方平台的威胁越高。
5)目标类型
目标类型决定了目标本身所固有的火力性能(火炮口径、弹丸威力、首发命中率和战斗射速、破甲厚度,发现、捕捉、跟踪和瞄准目标性能等),进而体现其打击能力。目标的打击能力是针对特定对象的,反坦克导弹对坦克的威胁大,而机枪对坦克的威胁小,但对单兵而言,可能反坦克导弹的威胁并没有机枪大。可见目标的威胁也受目标类型对其指向程度的影响。如在反装甲武器中,专用装甲武器就是专门指向装甲武器平台的,而兼用反装甲武器对装甲武器平台的指向性就没有专用反装甲武器那么强。因此,同等条件下专用反装甲目标对坦克威胁比兼用反装甲目标甚至一般目标要大。目标类型决定了其坦克的指向性,从而也影响其威胁程度。不同类型的目标对坦克的威胁程度显然各不相同。目标类型对威胁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目标的战斗效能来考察。
目标类型依次分为:武装直升机、重型履带装甲车辆、轻型履带装甲车辆、轮式装甲车辆、无人战车、持轻型武器的武装人员等。
6)目标方位角
目标方位角是指敌我连线与车身纵向轴线的夹角。相对角度反映了我车身侧面对敌目标暴露程度。坦克的车体甲板厚度和炮塔甲板厚度各部位都不相同,因此其抗弹性能和防护性能也就不同。其中,车体正面防护力最强,侧面的防护力最弱。坦克兵战术指出,应尽量避免把自己车体的翼侧暴露给敌人。车身侧面的暴露程度越大,敌方目标的威胁程度就越大。在同等条件下,相对角度与目标威胁程度呈正比,相对角度越大,目标威胁就越大。相对角度在左右两个方向上对威胁的影响效果相同。
7)目标相对距离
对于相同类型的目标,在不同的距离上由于命中概率变化较大,对我方装甲车辆的威胁不同。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目标,距离越近的威胁不一定就越大。因此,单纯考虑双方距离而不考虑目标本身的有效射程的做法与实际不相符,还应结合其自身的有效射程来考虑。因此在此节点还有两个分支节点,分别表示目标距离和目标武器射程。
3.目标战场价值因素分析
目标战场价值体现目标在突击作战中对战斗目的的意义,直接影响我方平台是否对该目标实施火力打击以及分配多少火力对其进行打击的决策。但是,在不同的作战类型下,通常采取不同的目标打击策略,相应地,对目标战场价值的评估也有所不同。因此,目标战场价值分析首先要结合突击作战类型;其次,对于不同作战职能的目标,对我方平台产生的非直接威胁也不同。
1)作战类型
在突击作战系统中,多武器平台面临不同作战环境下的多种作战场景,进攻作战如阵地进攻、登陆战斗、城市进攻、山地进攻等,防御作战如山地防御、城市防御、目标防卫、掩护战斗等,在不同作战场景下作战要求不同。如在进攻作战中,敌方综合运用多种兵力火器并依托坚固的防御阵地,构成交叉火力网,使进攻作战的难度较大,确保对敌方阵地火力实施有力的打击和摧毁,并进而突破敌防御阵地是多武器平台的基本任务,即对打击目标进行排序时宜以战场目标的价值为侧重点综合考虑目标威胁。在防御作战中,多武器平台则主要在防御方向实施重点抗击,对目标打击的选取和排序应侧重于目标本身攻击意图和打击能力威胁。
2)目标职能
在突击作战系统中,不是所有的参战实体都具有直接打击威胁的,根据作战职能不同,有些目标是产生的间接威胁,如观察所、指挥所、侦察装备和保障装备等,因此,在进行目标威胁评估时目标的作战职能也是考虑因素。主要承担火力打击任务的目标平台对我方具有直接火力威胁,威胁最大;作为战场决策核心的指挥控制任务平台对我方具有战术上的威胁,威胁较大;承担侦察情报任务的目标多携带轻型武器,直接火力威胁不是最大,但是它可将情报传递出去再引导打击,威胁大;承担综合保障任务的目标,以运送兵力、救护、清障等保障功能为主,直接威胁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