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湖湿地鸟类栖息地及种群变化特征在三峡水库运行期的研究

两湖湿地鸟类栖息地及种群变化特征在三峡水库运行期的研究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湖鸟类的群落组成有18目60科280种。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鸟类中有不少属于该公约中提及的保护物种,其中6种是该公约附录一中的保护物种,31种系附录二中的保护物种,8种属于该公约附录三中的保护物种。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鸟类资源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湿地鸟类栖息地环境。在10月左右,三峡工程引起洞庭湖、鄱阳湖水位提前下降,将使得低位洲滩提前显露,也使各级洲滩连续显露天数有所增加。

两湖湿地鸟类栖息地及种群变化特征在三峡水库运行期的研究

1.湿地鸟类资源及栖息地环境

(1)鸟类资源。两湖鸟类的群落组成有18目60科280种。其中许多系濒危珍稀物种。就目前资料显示,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鸟类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白鹤、白头鹤和大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3种。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有l 8种鸟类分布在洞庭湖和鄱阳湖中。由于其形成历史悠久,湖泊面积宽硕,成为了候鸟栖息和迁徙的必经之路。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洞庭湖、鄱阳湖的鸟类群落逐渐形成了这种南北混杂、东西渗透而以南北混杂成分高于东西渗透的区系特点。

为了保护世界的生物资源,国际上制定了《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我国作为较早的签约国,必须履行保护义务。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鸟类中有不少属于该公约中提及的保护物种,其中6种是该公约附录一中的保护物种,31种系附录二中的保护物种,8种属于该公约附录三中的保护物种。除此之外,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鸟类有77%是国家的“三有”保护动物,52%是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种类,还有139种是中—日候鸟保护对象,41种是中—澳候鸟保护物种。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鸟类资源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2)湿地鸟类栖息地环境。洞庭湖鸟类资源主要集中在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洲滩、河汊和内湖湿地。鄱阳湖区域适宜的气候、宽阔的湖面和丰富的食物来源,是候鸟在鄱阳湖越冬的基本自然条件,越冬水禽主要集中在吴城国际自然保护区、南矶山自然保护区以及一些内湖湿地。区内河流湖泊沼泽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0%以上,湿地中茂盛的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鸟类在此可获得丰富的食物以及良好的隐蔽场所。夏季时,白骨顶、黑水鸡、斑嘴鸭等在湿地中出没。冬季时,大量的鹤类、鹭类、雁鸭类、鸊鷉类、鸻鹬类在水面、泥滩以及附近的沼泽地栖息,鸟类数量丰富,种类繁多。

湖内草洲面积很大,繁茂的草地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取食和栖息场所。春季时,湖水未淹没草洲,许多雀形目、鹭类以及雉鸡等鸟类在草洲上繁殖栖息。冬季时,大量雁类和雀形目鸟类在此越冬,常见种类有鸿雁、灰雁、豆雁、白额雁、花田鸡、鹌鹑、攀雀、蓝点颏、斑鸫、褐头鹪莺、斑背大尾莺、水鹨、红喉鹨、田鹨等。(www.xing528.com)

2.水位波动对湿地鸟类栖息地环境的可能影响

(1)水位变动对越冬水禽洲滩栖息环境的影响。根据江湖水情动态变化预测,每年1—4月,三峡水库下泄流量增加,湖区水位将比目前同期水位提高,低位洲滩淹没深度及时间的变化可能影响鸟类栖息地环境。但由于天然堤的阻隔作用,1—2月洼地的水位维持在11~12m,高于湖区水位,而这些洼地的春季淹没则主要是当地降雨和上游河道来水造成的。三峡库区泄水引起的湖水水位抬高,在未达到12.5m以前,不会产生洼地泄水顶托现象,影响程度不大。从影响范围看,鄱阳湖影响范围主要在鄱阳湖北部入江水道,星子以南的湖区水位提高量很小:而洞庭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东洞庭湖区的湿地。

(2)枯水期候鸟主要栖息洼地水面减少。湖区低位洲滩下部10月份和枯水期淹水天数增加,由于枯水期三峡蓄水对湖面水位的影响,洲滩显露与候鸟迁徙不一致,可能对传统候鸟栖息环境产生影响。湖区各植物群落的分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受水位变化的控制是很明显的。三峡工程正常运行后造成水位提前下降,将导致洲滩提前显露,进而间接影响浮叶植物、沉水植物等。水位下降使草滩向淤泥带推进,淤泥将占据浮叶植物分布区,浮叶植物又将替代部分沉水植物的衍生区,影响鸟类栖息地环境。10月下旬左右,由于三峡工程影响水位提前下降,很可能造成三角洲上的小洼地在12月份以前就完全干枯,大湖池的水域也会提前干涸。这些都迫使候鸟提前迁往蚌湖或其他洼地觅食,分散候鸟的觅食场地。

(3)滩洲湿地过早出露可能导致栖息地环境人为干扰加剧。在10月左右,三峡工程引起洞庭湖、鄱阳湖水位提前下降,将使得低位洲滩提前显露,也使各级洲滩连续显露天数有所增加。这两个因素将增加人类对洲滩地生产利用和在沼泽地带活动的强度。随着水位下降,沼泽干涸,人类在湖区行走更便利,时间更长、更早,更接近水域,可能会打扰到候鸟栖息的安静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