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20年来的河流水沙变化分析

近20年来的河流水沙变化分析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0年以前,金沙江和嘉陵江是长江上游主要来沙河段,平均输沙量分别占宜昌水文站的46%和28%,两者合占74%,基本规律是水沙同步变化,水多沙多,水少沙少。但近2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长江上游及全流域输沙量发生了较大变化。

近20年来的河流水沙变化分析

1980年以前,金沙江嘉陵江长江上游主要来沙河段,平均输沙量分别占宜昌水文站的46%和28%,两者合占74%,基本规律是水沙同步变化,水多沙多,水少沙少。但近2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长江上游及全流域输沙量发生了较大变化。表5-13列出了长江干支流主要控制站点1956—1979年和1980—2000年多年平均输沙量对比表。从表中可见,除金沙江泥沙明显增加外,其他站点输沙量均明显减少,其中嘉陵江、汉江和沅江减少近40%。长江上中游的岷江、洞庭湖和鄱阳湖输沙量也都明显减少。

表5-13 长江流域干支流主要控制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万t)

续表

大通水文站作为长江流域最后的控制站,近21年(1980—2000年)比前24年(1956—1979年)输沙量减少了8%,而同期径流量增加4.5%。在同流量下,输沙量减少了12.5%。如果以11年(1989—2000年)与前24年比较,输沙量减少了26%,平均含沙量减少了1.42倍。说明从长江整体来看,自然的平衡输沙已经受到明显的影响。

长江上游控制水文站——宜昌站的泥沙前24年平均输沙量5.14亿t,相应的径流量4492亿m3,而近21年平均输沙量4.86亿t,相应的径流量4396亿m3,输沙量减少了5.4%,径流量减少2.1%。输沙量的减少幅度比径流量大1倍以上。宜昌站输沙量变化量相对较少的原因是因为金沙江泥沙量增加与其他支流减少相互抵消的原因。1989年前,金沙江屏山站多年平均输沙量2.49亿t,占宜昌的47.8%,为各支流之首,但近10年来,屏山站输沙量占宜昌站的比例已经达到70.1%,90年代含沙量比80年代增加27.5%,可见目前金沙江的输沙量成为长江上游的最主要来沙河段,而上游其他支流来沙量的比例明显降低。

最为典型的是嘉陵江流域,北碚站1956—1979年平均输沙量1.45亿t,占宜昌站28%,径流量701亿m3,占宜昌站的15.6%,但1980—2000年21年平均输沙量减少到0.89亿t,相应的径流量636.8亿m3,输沙量减少39%,径流量减少了9.2%,同流量下,输沙量净减了近30%。如果以90年代与前期比,嘉陵江输沙量减幅达73%,径流量减少了22.7%,年平均含沙量由1.91kg/m3减少到0.68 kg/m3,减少了2.8倍。(www.xing528.com)

表5-14 近年来水沙变化

从以上资料可以初步看出:(1)从长江干流整体来看,如果将前24年与后21年平均,延长水文系列,水量变化在5%左右,在正常的变化范围内,但泥沙输移量明显的减少;(2)近20年来,长江上游地区除金沙江外,其他支流输沙量都有减少的趋势;(3)在长江主要干支流中,金沙江的径流量与输沙量仍然保持同步变化,而其他支流输沙量与径流量变化有明显分离趋势,平均含沙量明显减少。

2000年以来,上述变化趋势更加明显,2003年长江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变化不大,年输沙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全部偏小,其中北碚站偏小75%,见表5-14,说明水沙过程的变化已经偏离自然的变幅,趋势难以逆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