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三峡库区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三峡库区经济发展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峡库区地处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是两大阶梯之间、长江上中下游之间生态系统的物能运移最集中的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水体污染的严重后果是三峡库区出现水质性缺水,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水荒。洪涝灾害等数灾并发,不仅给库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大量泥沙、山体入江入库,将危及三峡工程的安全,影响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三峡库区经济发展

三峡库区地处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是两大阶梯之间、长江上中下游之间生态系统的物能运移最集中的区域,生态系统脆弱。该区虽然濒临长江黄金水道,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发展后劲不足,分布着我国西部两大连片的贫困山区,即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库区所涉及的县几乎都是贫困县,有近200万贫困人口,不少地方集老、少、边、穷于一身。库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退化恶化,不少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广大山区陷入了“愈垦愈穷,愈穷愈垦”的怪圈。

1.库区水质污染已十分严重

对长江、嘉陵江、乌江水质监测表明,大肠杆菌、非离子氨、凯式氮、石油类、总磷等10项指标都严重超标;1999年水质类别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嘉陵江、乌江水质II类断面减少,III类断面增加,库区城市江段水质受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影响突出,次级河流污染继续加重。又据监测资料,长江入境断面(永川朱沱)属III类水质,出境断面(巫山流石)属IV类水质,主要城市江段都超过III类水质,58.8%的断面水质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个别断面水质属V类,如重庆城区江段从长江的南纪门至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常年为V类水质,在重庆主城区、涪陵万州等城市江段已形成岸边污染带。

水体污染的严重后果是三峡库区出现水质性缺水,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水荒。重庆主城区拥有长江、嘉陵江、乌江三江的水利之便,水量十分丰富,但随着库区水体污染的严重化,重庆主城区江段已下降到三类水质,已不适合饮用了,出现了饮水困难。事实上,由于水体污染,万州、梁平、垫江等区县早已不饮长江水了。

守着水量丰富的长江水系而无水可喝,这真是十分尴尬的事情。三峡库区水体污染源主要有三:一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三峡库区仅重庆每年排放的废水量达12.60亿t,其中工业废水约9.4亿t,生活污水约3.2亿t,工业废水2/3以上未经处理,生活废水集中处理率仅7%,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是导致库区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二是固体废弃物污染。据粗略估计,库区固体废弃物年“生产量”在1300万t以上,多数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括垃圾就地堆放,不少垃圾沿江堆放,有的甚至直接倾入江河,成为库区水体污染的又一重要原因,三是农业面源污染,库区过量施用的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场的粪水,以及快速发展的河道网箱养鱼业所产生的水体富营养物质,随径流汇入库区,成为库区水体污染的第三个污染源。

2.库区水土流失强烈(www.xing528.com)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01万km2,占幅员面积的66.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3个百分点,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482t/km·a,中度和强度水土流失面积占80%左右。每年入库泥沙高达1.4亿t。强烈的水土流失,已使耕地土层变簿,肥力下降,库区大部分地区有效土层仅30~50mm,耕地产出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基岩裸露,尤其是在石灰岩山地,土层更为浅薄,土地“石漠化”现象严重。裸岩面积占山丘面积的5%~10%,一些山区高达30%左右,使大量的土地完全丧失了农业利用价值。水土流失成为库区农民贫困的重要原因,强烈的水土流失还给库区带去了大量泥沙及氮、磷、钾等水体富营养化物质,是三峡工程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

导致三峡库区强烈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三:一是人为破坏森林植被,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大大降低。植被是防治土壤侵蚀最积极的因素,据研究,在等雨量条件下,覆盖度95%的耕地径流系数为0.23,而覆盖度25%的农地,径流系数达0.59。20世纪50—80年代的20余年中,库区一些县的森林面积减少一半以上。目前,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已经低于长江上游地区的平均值,而且现存98.8万hm2森林中,绝大多数是次生针阔混交林,其中疏幼林占40%以上,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已大为下降;二是三峡库区人口不断增加,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库区人民不断毁林开荒,坡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占耕地面积的55.4%,其中25°以上的坡耕地达20.2万hm2。目前库区垦殖指数已达34%,三倍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年侵蚀量的估算表明,林地、灌丛、草地和耕地年侵蚀量分别占库区总侵蚀量的6.19%、10.76%、23.05%和60%,以耕地为最大。可见三峡库区的耕地,尤其是25°以上的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三是采石、修路等各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发,随意弃石堆土,缺乏水土保持措施,引发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3.自然灾害频繁

三峡库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尤其是干旱和地质灾害的危害最大。库区伏旱的发生率达80%~90%,一般持续30~50天,最长可达80天以上,造成农业大幅度减产;库区地质灾害是全国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已查出崩塌体2490余处,大小泥石流沟90余条。据初步勘察,仅重庆库区175m水位以下,各类地质灾害山体达1010处。洪涝灾害等数灾并发,不仅给库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大量泥沙、山体入江入库,将危及三峡工程的安全,影响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