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土流失问题: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水土流失问题: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水土流失因素主要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长江中上游地区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下游地区,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人们不顾资源再生能力,采取陡坡开荒、滥伐林木、过度樵采、超载放牧等短期行为,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与环境恶化。由于破坏大于治理,水土流失日益加剧。

水土流失问题: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1.水土流失概况

据方子云、邹家祥主编的《长江地区环境对策与可持续发展》资料,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主要发生于上中游地区。上游水土流失面积35.2×104km2,占全区的62.6%,年土壤侵蚀量14.1×108t,占全区的62.9%,主要集中于金沙江下游地区,嘉陵江、沱江流域,乌江上游及川东鄂西的三峡库区。在中游地区,位于秦巴山地的汉江上游,湘鄂山地的沅水中游,澧水、清江中上游,江南红层丘陵区的湘江、资水中游和赣江中上游,以及大别山南麓的倒、举、巴、浠、蕲、皖诸水中上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就分省情况看,四川省水土流失面积为24.7×104km2,居第一位,其次为湖北、湖南、陕西、江西等,按水系统计,金沙江水系水土流失面积最大,达13.54×104km2,以下依次是嘉陵江、汉江、岷江等流域。长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与侵蚀量见表1-8。

表1-8 长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与侵蚀量表

续表

注: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为3980t/km2·a(据方子云、邹家祥《长江地区环境对策与可持续发展》)

2.水土流失成因分析(www.xing528.com)

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砂输入江河、湖库,使河床抬高,湖库面积锐减,缩小江河过水断面和调蓄库容,加剧洪涝灾害。影响水土流失因素主要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长江流域地貌以山地、平原和丘陵为主,约占84.70%,地势西高东低,横跨我国地形三大阶梯,其间过渡带地形尤为急剧,陡峻的地区为土壤侵蚀提供了动力条件。流域内泥岩、千枚岩、片岩、砂岩及风化岩浆岩和松散堆积物等广泛分布,为侵蚀提供了物质基础。雨量丰沛,平均降水量1100mm,受季风活动影响,降雨年内分配不均,5—10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70%~90%,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均有暴雨发生。暴雨区与多雨区大体一致,主要分布在川西山地,大巴山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和赣北、皖南山区。由于雨量大、暴雨多,暴雨侵蚀作用十分显著。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0.3%,包括灌木在内的林木覆盖率为27.4%,长期以来森林面积一直呈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一些地区才开始有所回升。同时,由于低效林和中幼林比重增加,使森林质量下降,且新造的人工林多为针叶树纯林,树种和林分布结构单一,林下地被层薄,蓄水功能较弱。

(2)人为因素。长江中上游地区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下游地区,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人们不顾资源再生能力,采取陡坡开荒、滥伐林木、过度樵采、超载放牧等短期行为,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与环境恶化。另外,交通、矿业、建筑、水电等工程活动,往往忽视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随意开山切坡,弃置废土、废石、矿渣与尾砂,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由于破坏大于治理,水土流失日益加剧。20世纪50年代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36×104km2,至1995年增至 56.2×104km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