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口分泄江水入洞庭湖:水文水系详解

四口分泄江水入洞庭湖:水文水系详解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岸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分泄江水入洞庭湖,与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汇合后,再从城陵矶汇入长江干流。洪水遭遇情况较恶劣。6月下旬、7月中旬,鄱阳、洞庭两湖洪水叠加,随后,上游洪水又与中下游洪水相遇。洪水位高、持续时间长。表1-62012年长江主要支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特征值与多年平均值及上年值比较续表

四口分泄江水入洞庭湖:水文水系详解

1.长江干流水系概况

长江总落差5400m左右,流域形状呈东西长南北短的狭长形。

长江干流自江源至湖北宜昌划属上游,长约4500km,流域面积约100×104km2。其中玉树巴塘河口到宜宾河段,通称金沙江,长约2300km;宜宾至宜昌河段,通称川江,长约1030km;川江的奉节至宜昌,长约200km,为著名的三峡河段。宜昌至江西湖口划属中游,长约950km,流域面积约68×104km2。长江出三峡后,进入中游冲积平原,河面展宽,水势平缓,其中宜都城陵矶河段通称荆江,长约340km,又以藕池口为界,分上、下荆江河段。藕池口以下的下荆江,河道异常曲折,为典型的蜿蜒性河道。荆江河段汛期洪水位超出北岸地面10余m,全靠荆江大堤保护。南岸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调弦口已于1959年封堵)分泄江水入洞庭湖,与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汇合后,再从城陵矶汇入长江干流。下荆江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曾实施两处人工裁弯和发生一处自然裁弯,从而缩短河道约80km,上荆江洪水位也有所降低。长江经城陵矶后折向东北,到达武汉时有汉江汇入,再向东流至湖口又接纳鄱阳湖的赣、抚、信、饶、修等水系。湖口至长江口划属下游,长约930km,流域面积约12×104km2。此段河道,江阔水深,比降平缓。其中徐六泾以下的河口段,入海处最大口门宽达90km。

至1995年底统计,全长江流域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45628座,总库容1420.5×108m3。据1998年汛后调查,长江流域已建成大型水库142座,总库容约1185×108m3,其中库容在10×108m3以上的特大水库25座,总库容约876×108m3

2.洪水年的水文特征

以1998年洪水为例,其特点如下:

(1)暴雨洪水范围是全流域性的。1998年长江流域降雨量大,暴雨过程频繁,且雨带呈上下游拉锯式移动,造成长江上中游干流及两湖地区总降雨量明显偏多,各主要支流基本上都先后出现了超实测记录大洪水。其中,水位超过实测历史记录的站有李家渡、梅港(水位)、渡峰坑、石门、湖口,而最大流量超过1954年的除了上述五站之外,还有岷江高场站、嘉陵江北碚站、清江长阳站、湘江湘潭站、资水桃江站、沅江桃源站、赣江外洲站、乐安河虎山站、潦水万家埠站九站,洪水范围波及全流域。

(2)洪水遭遇情况较恶劣。6月下旬、7月中旬,鄱阳、洞庭两湖洪水叠加,随后,上游洪水又与中下游洪水相遇。8月上旬,长江上游洪峰通过三峡江段时,又多次与三峡区间和清江流域的暴雨洪水遭遇,特别是宜昌8月16日洪峰与清江洪峰遭遇,造成了沙市站8月17日45.22m的历史最高水位。该次洪峰通过荆江河段后,与洞庭湖沅江、澧水洪峰叠加,至武汉江段时,又与同期到达的汉江洪峰遭遇,该次洪峰造成汉口站8月20日出现了29.43m的历史第二高水位。

(3)洪水位高、持续时间长。长江中下游干流荆江河段沙市以下各站及两湖出口站,最高水位创历史记录,并且监利以下超警戒水位的时间全部超过80天。

(4)洪量大。在长江干流宜昌、汉口、大通三个主要控制站中,1998年30天、60天的洪量均很大。其中,宜昌站6—8月总洪量略超过1954年,宜昌站60天的洪量也超过1954年,其余均接近1954年。但从汉口站总入流看,1998年则小于1954年。长江主要控制站1998年洪水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见表1-4至1-6。

表1-4 长江主要控制站1998年洪水特征值统计表

续表

注:表中水位的单位为m,流量的单位为m3/s,后两栏未注明者为水位(据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旱灾害》,2002)

表1-5 2012年长江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特征值与多年平均值及上年值比较(www.xing528.com)

续表

续表

备注:受向家坝水库蓄水影响,水利部水文局于2012年批复启用向家坝下游2km处的向家坝水文站,代替屏山水文站作为金沙江出口控制站。向家坝站流量、泥沙资料的多年平均值沿用屏山站原有资料。

表1-6 2012年长江主要支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特征值与多年平均值及上年值比较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