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电镀技术:镀银层后处理技巧

现代电镀技术:镀银层后处理技巧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虑到镀银层的特殊性,在镀银后都需要进行后处理:回收镀液、清洗、出光、钝化、涂膜抗变色或加镀一层较薄的其他贵金属等。镀银层变色不但影响其外观,而且严重地影响镀层的焊接性和导电性。表4-69 有机物钝化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续)4.电镀贵金属法在银镀层表面电镀上一薄层贵金属或稀有金属及银基合金镀层,如电镀金、钯、铑、铟及银镍、银铟、钯镍合金等,也可达到防止银镀层变色的目的。

现代电镀技术:镀银层后处理技巧

考虑到镀银层的特殊性,在镀银后都需要进行后处理:回收镀液、清洗、出光、钝化、涂膜抗变色或加镀一层较薄的其他贵金属等。在后处理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防止镀银层的变色。镀银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遇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硫化物、卤化物等腐蚀介质时,银层表面很快生成氯化银、硫化银、硫酸银等难溶物质,使其失去光泽,并逐渐变成淡黄色、蓝紫色、黑褐色等。镀银层变色与镀银层本身的纯度、环境介质的性质、浓度、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更严重的是电磁波辐射、紫外线和可见光会促进银的变色腐蚀。

镀银层变色不但影响其外观,而且严重地影响镀层的焊接性和导电性。关于防止银层变色的措施和方法,国内外曾进行过大量的试验和研究,部分已用于生产。无论采用哪一种防银变色工艺,都必须达到如下要求:使镀银层具有一定的抗变色能力;可以焊接;具有较低的接触电阻;具有银的本色,即外观、颜色应保持不变或仅稍有变化。

目前,国内常采用的防银变色方法有化学钝化法、电化学钝化法、有机化合物钝化法、电镀贵金属法等。

1.化学钝化法

化学钝化法的工艺流程为:铬酸处理→清洗→氨水脱膜→清洗→出光→清洗→化学钝化→清洗→干燥。

在铬酸处理中,主要是先去除银层表面可能形成的不良化合物(如硫化银、卤化银等),在银层上生成一层转化膜,即较疏松的黄色膜,其组分大致为氯化银、硝酸银、重铬酸银等。在氨水(300~500mL/L)处理中,主要是将疏松的黄色膜溶解掉,以显出光亮的金属银的晶格。出光的目的是使镀层更为光亮。常用镀银层出光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见表4-66。出光时在产品上放3~5dm2的纯铜板或纯铜丝,效果更好。化学钝化主要使银层表面产生一层结合力较紧密的铬酸盐转化膜,其处理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见表4-67。

2.电化学钝化法

在上述工艺流程中,只要将化学钝化工艺改为电化学钝化工艺即可。电化学钝化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见表4-68。电化学钝化膜的防变色性能比化学钝化膜好得多,而焊接性、接触电阻和外观色泽几乎没有改变。

4-66 常用镀银层出光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

978-7-111-58967-9-Chapter04-82.jpg

4-67 铬酸盐钝化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

978-7-111-58967-9-Chapter04-83.jpg(www.xing528.com)

4-68 电化学钝化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

978-7-111-58967-9-Chapter04-84.jpg

3.有机化合物钝化法

在含硫、氮活性基团的直链或杂环化合物钝化液中,银与有机物作用生成一层非常薄的银配合物保护膜,以隔离银与腐蚀介质的反应,达到防止银变色的目的。经验表明,配合物保护膜的抗潮湿、抗硫性能比铬酸盐钝化膜好,但抗大气因素(如光照)的效果比铬酸盐钝化膜差一些。有机薄膜品种很多,使用单位必须根据制品的要求、使用环境、制品的功能等进行选择。有机物钝化膜基本不影响工件的电性能及焊接性。有机物钝化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见表4-69。

4-69 有机物钝化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

978-7-111-58967-9-Chapter04-85.jpg

(续)

978-7-111-58967-9-Chapter04-86.jpg

4.电镀贵金属法

在银镀层表面电镀上一薄层贵金属或稀有金属及银基合金镀层,如电镀金、钯、铑、铟及银镍、银铟、钯镍合金等,也可达到防止银镀层变色的目的。但因工艺复杂,成本高,故一般只用于要求高稳定性、高耐磨性的精密电器元件。

采用的防银变色工艺不同,防变色膜的性能也不同。因此,必须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使用环境,有选择性地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