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属黄金:性质、应用及电镀技术

金属黄金:性质、应用及电镀技术

更新时间:2025-01-0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金是金黄色的金属,延展性好,易于抛光,密度为19.3g/cm3,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熔点为1062.7℃,价态为+1和+3。Au+的标准电极电势为1.68V,电化当量为7.356g/(A·h);Au3+的标准电极电势为1.50V,电化当量为2.452g/(A·h)。电镀金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就有从雷酸金及氰化钾电解液中电镀金的报道。作为近代电镀金技术的高温碱性电镀金是1838年由英国的E1kington发明的,主要用于装饰性薄镀层。电镀金目前常用的镀液主要还是氰化物镀液和无氰镀液两大类。

金是金黄色的金属,延展性好,易于抛光,密度为19.3g/cm3,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熔点为1062.7℃,价态为+1和+3。Au+的标准电极电势为1.68V,电化当量为7.356g/(A·h);Au3+的标准电极电势为1.50V,电化当量为2.452g/(A·h)。

金的化学稳定性很高,只溶于王水而不溶于其他酸,因而金镀层耐蚀性强,有良好的抗变色性能,常用作名贵的装饰性镀层,如首饰、手表、艺术品等。

金具有较低的接触电阻,导电性能良好,它又能同焊料良好结合,在电子工业中作为焊接性镀层得到广泛应用。金耐高温,硬金还耐磨,故在精密仪器仪表、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管壳、电接点等方面得到应用。(www.xing528.com)

电镀金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就有从雷酸金及氰化钾电解液中电镀金的报道。作为近代电镀金技术的高温碱性电镀金是1838年由英国的E1kington发明的,主要用于装饰性薄镀层。低温高浓度氰化物电镀金液直到1950年才问世。此后镀金液从高氰向低氰发展,主要是在低氰镀液中加入有机酸,从而使镀液比较稳定。直到20世纪60年代,无氰镀液才研制成功并得到推广应用。

电镀金目前常用的镀液主要还是氰化物镀液和无氰镀液两大类。在氰化物镀液中,有高氰和低氰之分,高氰镀液中又有pH值在9以上的碱性氰化物镀液(高温及低温)和pH值为6~9的中性及弱碱性氰化物镀液。低氰酸性镀液(pH值为3~6)以柠檬酸盐镀液居多。无氰镀液以亚硫酸盐镀液应用较广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