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信道模型的类型繁多,但针对协同中继系统的无线信道模型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迄今为止,致力于此课题的研究小组还很少,本书第2章囊括了其中大部分内容。有待解决的开放性问题很多,部分总结如下:
●闭式表达式。由第2章可知,许多一阶、二阶统计特性的表达式都是积分形式的。对于这些难题,期望有精确的或者近似的闭式表达式。
●分布式MIMO信道。在2.5节中,我们仅仅非常简单地探讨了分布式MIMO信道,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例如天线阵元以不同的速度移动时分布式MIMO信道的二阶相关函数的表示,此问题是因为天线阵元分别配置在不同的移动终端上,从而使所处的无线环境不同。同时,我们在每条无线链路的基础上考虑阴影衰落对于信道建模很重要,因为分布式MIMO的各个子信道经历的阴影衰落的统计特性各不相同。
●宽带模型。尽管我们已经涉及宽带建模方法,但至今仍只有极少数模型能适用于宽带协同中继信道。而当今大多数系统都是宽带系统,因此希望有一个完整的数学体系能够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下对中继信道的频率相关性进行建模。
●极化。另一个完全没有涉及的重要内容是天线极化。我们期望有一个极化模型能适用于透明中继信道或再生中继信道。(www.xing528.com)
●信道预测。尽管在信道建模、仿真以及估计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但很少有适用于协同中继信道预测的研究成果。鉴于协同系统的时间、空间和频率相关性函数与非协同系统大不相同,我们期望能改进已有的估计算法使其适用于中继信道的估计算法。
●完善的实测。尽管已有很多实测系统验证了协同中继信道带来了增益,但几乎没有能对实测结果建立坚实的统计假设实验。此外,真正的分布式信道、极化等都没能在实测系统中体现。
正如大家所知,在中继系统实用化方面,一个确切的无线中继信道模型比选择物理层算法更为重要[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