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能变电站技术常用术语详解

智能变电站技术常用术语详解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间隔层主要包括变电站的保护、测控、计量等二次设备,主要任务是利用本间隔的数据完成对本间隔设备的监测和保护判断。面向变电站事件通用对象服务GOOSE。智能化高压设备。由若干智能电子装置集合组成,承担与宿主设备相关的测量、控制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如具有智能特征的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控制器、具有自诊断功能的现场局部放电监测仪等。来自同一或不同制造商的两个以上智能电子设备交换信息、使用信息以正确执行规定功能的能力。

智能变电站技术常用术语详解

(1)IEC 61850标准。IEC61850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7技术委员会(IEC TC57)制定的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和数据通信的国际标准,以实现变电站内不同智能电子设备(IED)之间的互操作和信息共享。目的是实现设备间的无缝连接,达到“即插即用”,“一个世界、一种技术、一个标准”是工业控制通信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IEC61850标准自1999年开始讨论制定,共有10个部分,2004年正式发布。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于1999年11月成立工作组,对IEC61850标准研究、跟踪和转化,2004年开始陆续转化为我国电力行业标准。

由于IEC61850第1版存在诸如:模型和工程配置过于复杂,自动化工具支持不够;标准不完善导致设备之间的互操作上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变电站之间,以及变电站与控制中心通信时无法做到“无缝”通信等问题,IEC TC57已于2009年陆续开始发布第2版,目前已发布完毕,国内相关单位正在做相应的研究转化工作。

(2)数字化变电站结构分层。IEC61850标准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从结构上分为变电站层、间隔层、过程层。数据网络分为变电站层网络、过程层GOOSE网络、过程层SMV采样值网络。

(3)过程层。过程层是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结合面,主要由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单元等自动化设备构成,主要完成与一次设备相关的功能,如开关量、模拟量的采集以及控制命令的执行等。

(4)间隔层。间隔层主要包括变电站的保护、测控、计量等二次设备,主要任务是利用本间隔的数据完成对本间隔设备的监测和保护判断。

(5)变电站层。变电站层主要包括变电站监控系统、远动系统、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等,其作用是完成对本站内间隔层设备及一次设备的控制,并完成与远方控制中心、工程师站及人机界面的通信功能。

(6)面向变电站事件通用对象服务GOOSE。它支持由数据集组织的公共数据的交换。主要用于实现在多个具有保护功能的IED之间实现保护功能的闭锁和跳闸。

(7)制造报文规范MMS。ISO/IEC9506标准所定义的一套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MMS规范了工业领域具有通信能力的智能传感器、智能电子设备(IED)、智能控制设备的通信行为,使出自不同制造商的设备之间具有互操作性。

(8)智能设备。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体,具有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和信息互动化特征的高压设备,是高压设备智能化的简称。

(9)智能终端。一种智能组件。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对一次设备(如:断路器、刀闸、主变压器等)的测量、控制等功能。(www.xing528.com)

(10)智能单元。智能组件的一个功能单元。传统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接口,通过电缆或光缆与一次设备直连,具备网络接口与变电站网络连接,实现对开关设备、变压器等一次设备的信号采集、控制等功能。

(11)智能化高压设备。由高压设备本体和智能组件组成,具有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和信息互动化特征的高压设备。

(12)智能组件。由若干智能电子装置集合组成,承担与宿主设备相关的测量、控制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时,还可承担计量、保护等功能。

(13)智能电子装置(IED)。一种带有处理器、具有以下全部或部分功能的装置:①采集或处理数据;②接收或发送数据;③接收或发送控制指令;④执行控制指令。如具有智能特征的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控制器、具有自诊断功能的现场局部放电监测仪等。

(14)合并单元。用以对来自二次转换器的电流和/或电压数据进行时间相关组合的物理单元。合并单元可以是互感器的一个组成件,也可以是一个分立单元。

(15)电子式互感器。一种装置,由连接到传输系统和二次转换器的一个或多个电流或电压传感器组成,用于传输正比于被测量的量,供测量仪器、仪表和继电保护或控制装置。

电子式互感器包括: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CT)和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VT)两种。可分为有源式和无源式,有源式包括罗氏线圈(无铁心)和低功耗线圈(LPCT,含铁心);无源式包括磁光玻璃和光纤等纯光学原理。

(16)互操作性。来自同一或不同制造商的两个以上智能电子设备交换信息、使用信息以正确执行规定功能的能力。

(17)顺序控制。发出整批指令,由系统根据设备状态信息变化情况判断每步操作是否到位,确认到位后自动执行下一指令,直至执行完所有指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