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礼记》中的服装规定

《礼记》中的服装规定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礼记》中对于服装有全面的严格记述。《礼记》在有关服装规定的内容里,占相当大篇幅提到如何通过服装来孝敬父母尊长,包括每日的穿着规定和父母去世时孝子的丧服制度。《礼记》中所谈到的关于玉的内容,主要是佩戴方法和君子佩玉的礼仪要求与意义。这是明显地歧视女性的有关服装规定。《礼记·曲礼上》也有类似的规定,如“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

《礼记》中的服装规定

礼记》是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也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选编了秦汉以前有关仪礼论著的核心内容。因为《礼记》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社会制度,贯穿着儒家学说,自然包括了很多关于服装的规定,这是儒家所提倡的礼制在服装上的典型反映,它直接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年来的服装观念与风格。

翻开《礼记》,章章节节都是繁缛的礼节,特别是服装方面,不仅要遵从身份、场合、程序,甚至动作乃至于表情都有一套严格的规范。涉及面之广,要求之具体,区分之精细,都是十分惊人的。

《礼记》中对于服装有全面的严格记述。这包括了服色、质料,对时间、空间的不同要求,度、量、数、制的规定,以及“两性有别”,文饰有差,内外(燕居与祭祀)有分等内容。

(一)《礼记》的中心——孝在服装上的反映

儒家礼教中特别强调的一点即是“孝”,在对父母长辈的尊重上甚至超过“忠”。因为忠是对君而言,范围有限,而孝却是对所有人而言,因为人人都是父母所生,即使君王也不例外。《礼记》在有关服装规定的内容里,占相当大篇幅提到如何通过服装来孝敬父母尊长,包括每日的穿着规定和父母去世时孝子的丧服制度。

图9-2 《仪礼经传通解》线装书及部分内页

图9-3 《礼记注疏》扉页及部分内页

《礼记·曲礼上》规定:“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纯,可作丝解。在这里指冠饰与衣缘,更确切讲是指深衣领处镶沿的缘边。素一般指白色。这就很明白了:父母健在,儿子的冠饰衣缘不应用白色,这是做儿子应守的礼制。如果父亲去世了,丧礼完毕以后,别的孩子穿衣没有什么特殊忌讳了,但嫡子或说正出长子仍不能穿带颜色的衣服或用彩色布缘衣边,以表示哀思无尽,不涉华彩。

(二)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玉,与礼有不可分的关系。古代典礼最重玉帛,而玉成为“君子”服装佩饰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论语·阳货》中写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无论孔子本意如何,这里都在说明玉帛是礼器的集中代表。在儒家思想及服装观中,“以玉比德”是十分重要的观念,儒家有“玉有五德”的说法。《礼记》中所谈到的关于玉的内容,主要是佩戴方法和君子佩玉的礼仪要求与意义。

《礼记·玉藻》是说玉的专章:“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徴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近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这一段是说,古时候(古指商周)君子身上都佩玉,以体现出周礼的威严庄重;君子是有修养的士大夫阶层。趋是走在寝门外至应门的路上,行是走在寝门内至堂的路上。行走时右边佩玉发出合于五音中徵、角的声音,左边的佩玉发出合于宫、羽的声音。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中的5个音级。这里是说左右的佩玉在人行走时发出合于音阶之美的声音,而且玉佩碰撞的声音要有韵律。玉佩随着着装者的体态变化而发出铿锵并有节奏的鸣声,听着这样的声音,邪僻的杂念就不会进入到君子的心灵中了。(www.xing528.com)

各个阶层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佩玉时都有特别的规定。“君在不佩玉,左结佩,右设佩。居则设佩,朝则结佩。斋则结佩而爵韠。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佩玉有冲牙。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天子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璢玟而缊组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君子没有特殊的原因,玉佩不能离身,因为君子是以玉来象征德行的。不同身份的人,尽管属于君子士人,佩玉也是有等级差别的,如天子佩白玉,用黑色丝带为绶;公侯佩玄色的玉,用朱红丝带为绶;大夫佩水苍色的玉,用黑中带红色的丝带为绶;世子佩美玉,用五彩的丝带为绶;士佩璢玟(一种次于玉的石),用赤黄色的丝带为绶。佩玉有等级差别,才算贯彻了礼。

(三)男女不通衣裳

中国传统礼教的特点之一,就是提出社会地位上的男女有别,而且明确地强调男尊女卑。认为男为乾,女为坤,男为天,女为地等,这种理论实践的结果就是妇女从小受到歧视。因此在任何事情的裁决上,女性都没有权威性,即使贵为王后,其活动的性质也是次要附属性的,如祭蚕助桑等。

《礼记·内则》中规定:“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学女事以共衣服。……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这些说明,人们的衣服是靠妇女从养蚕缫丝到织布制成的。女子天经地义地自幼接受女红的教育。同在《内则》中,有一段写道:“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这就是说,男女不但不应同用一个浴室,而且不能互相讨要或暂借东西,连喝水也不能同用一口井。其中最重要的是男女的衣服不能互相穿戴,即不能互换衣服穿,或说男子不许穿女子的衣服,女子更不准穿男子的衣服。在特定的朝代,甚至要求“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

这些作为礼教的主要内容,把妇女从社会生活中封闭起来,长期桎梏着中国妇女的行动乃至思想。只有到了对外交往频繁,思想较为开放的盛唐,才出现过女着男装的着装时尚,而且女子敢于在出门时不再“拥蔽其面”,进而大胆地露髻跨马驰骋了。可是,综观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这一段女子服装开放的时间并不算长,到了宋代程朱理学盛行时,一句“存天理而灭人欲”又重新将中国妇女封闭进狭小的空间里,并且划在密密实实的服装规范中了。

《内则》中还要求:“男女不同椸枷,不敢悬于夫之楎椸,不敢藏于夫之箧笥,不敢共湢浴。”这里除了重申夫妻不得共同使用一个浴室外,还说明了男女的衣服不能同用一个衣架,也就是不准妻子将自己的衣服挂在丈夫的衣架上,而且不许将自己的衣服放在丈夫的衣箱里。这是明显地歧视女性的有关服装规定。《礼记·曲礼上》也有类似的规定,如“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就是说男女不能同使一条毛巾,不能同用一把篦梳,另外如“不杂坐,不亲授”等男女之间的交往禁忌,都是典型的儒家男尊女卑和禁欲思想的表露。

(四)日常生活中的着装礼节

中国作为古代社会有名的“礼仪之邦”,其“礼”的规范,有很大一部分是带有明显的文明意义的,而且在有关服装的礼节上,也不都是对人的过分束缚,其中一些直到今天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国家靡敝,则车不雕几,甲不组縢,食器不刻镂,君子不履丝屦”就有着沉重的社会责任感和典型的提倡节约以兴国的高尚精神。

关于古人日常生活中的着装礼节,在《礼记》中有着较多的体现:

《礼记·少仪》中规定做客时鞋子摆放的位置,是这样写的:“排阖说屦于户内者,一人而已矣,有尊长在则否。”也就是说推开门要进屋时,只有地位最尊或年龄最大的一位才可以把鞋放在席子的侧边,其他人都要脱在户外。如果室内已坐有尊长,后来的人就要全部将鞋脱在户外。

礼教中强调着装者表情与服装的统一,这在《礼记》中有多处记载。如《礼记·表记》中孔子说:“是故君子服其服。则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则文以君子之辞,遂其辞;则实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耻有其容而无其辞,耻有其辞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这里是说,君子穿上他们的衣服,还要用君子的仪容来修饰;有了君子的仪容,还要用君子的言辞来文饰;言辞高雅了,还要用君子的道德来充实内心。所以君子如果只穿君子服装(外表),而没有君子的仪容应为耻;只有君子仪容而没有君子的高雅辞令也是羞耻;只有君子的辞令而没有君子的美德更应为耻,而且只有君子的道德还不够,还应有君子的高尚行为,否则为耻。因此,“君子衰绖则有哀色,端冕则有敬色,甲胄则有不可辱之色。《诗》云:‘惟鹈在梁,不濡其翼。彼记之子,不称其服。’”也就是说,君子穿了丧服,脸上要有悲哀的表情;穿了朝服,就要有恭敬的表情;穿上戎装,脸上就应有威严不可侵犯的表情。《诗经》中说:鹈鹕在鱼梁上捉鱼,并不沾湿翅膀,那些没有德行的小人,真不配穿那一身好衣裳。

礼教认为着装礼节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衣服穿在身上,却不知道它的制度、等级,那就是无知。礼制中强调服装制度和着装规范,甚至提高到君子和小人的标准来看待。这样看来,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服装不但标志着生活质量,而且有一种社会标准,绝不可以轻视或疏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