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碳钢热处理及金属材料硬度测定

碳钢热处理及金属材料硬度测定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4.4布氏硬度计实验原理示意图由于金属材料的硬度、工件的尺寸各不相同,因此为适应不同的情况,布氏硬度的钢球有φ2.5、φ5.0、φ10.0mm共3种,载荷有15.6、62.5、187.5、250.0、750.0、1 000.0、3 000.0 kg共6种。

碳钢热处理及金属材料硬度测定

【实验目的】

(1)了解材料硬度测定原理及方法;

(2)了解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的测量范围及其测量步骤和方法;

(3)了解显微硬度的测量范围及方法;

(4)熟悉碳钢热处理的基本方法;

(5)了解不同热处理方法对碳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预习内容】

(1)硬度实验的物理意义和工程意义;

(2)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的原理、适用范围;

(3)热处理工艺。

【实验内容】

硬度是指一种材料抵抗另一较硬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物体(金刚石压头或钢球压头)压入其表面的阻力。由于硬度测定简单易行,又无损于零件,因此在生产和科研中应用十分广泛。另外,硬度和抗拉强度之间有近似的正比关系,即

式中:HB表示布氏硬度;K为系数,对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热处理状态,K值均不同。例如,碳钢的K值为0.36,调质状态碳钢的K值为0.34,铸铝的K值为0.26。

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如下。

洛氏硬度计: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理后的产品性能检验。

布氏硬度计:应用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原材料检验,也可测一般退火、正火后试件的硬度。

维氏硬度计:应用于薄板材料及材料表层的硬度测定,以及较精确的硬度测定。

显微硬度计:主要应用于测定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各组成相的硬度。

本实验重点介绍最常用的洛氏硬度测定法。

1.洛氏硬度测定

1)原理

洛氏硬度测定,是用特殊的压头(金刚石压头或钢球压头),在先后施加2个载荷(预载荷和总载荷)的作用下压入金属表面来进行的。总载荷P为预载荷P0和主载荷P1之和,即P=P0+P1

洛氏硬度值是施加总载荷P并卸除主载荷P1后,在预载荷P0继续作用下,由主载荷P1引起的残余压入深度e来计算的,如图5.4.1所示。

图5.4.1 洛氏硬度测定原理示意图

图5.4.1中,h0表示在预载荷P0作用下,压头压入被试材料的深度;h1表示施加总载荷P并卸除主载荷P1,但仍保留预载荷P0时,压头压入被试材料的深度。

深度差e=h1-h0,该值用来表示被测材料硬度的高低。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硬的材料得出的硬度值比软的材料得出的硬度值高,以符合一般的习惯,将被测材料的硬度值用公式加以适当变换。

式中:K为一常数,其值在采用金刚石压头时为0.2,采用钢球压头时为0.26;C为另一常数,代表指示器读数盘每一刻度相当于压头压入被测材料的深度,其值为0.002mm。

HR为标注洛氏硬度的符号。当采用金刚石压头及150 kg的总载荷进行测定时,应标注HRC;当采用钢球压头及100 kg总载荷进行测定时,则应标注HRB。

HR值为一无名数,测量时可直接由硬度计表盘读出。表盘上有红色线和黑色线刻度,红线刻度的30和黑线刻度的0相重合,如图5.4.2所示。

图5.4.2 洛氏硬度计的刻度盘

为了扩大洛氏硬度的测量范围,可采不同的压头和总载荷配成不同的洛氏硬度标度,每一种标度用同一个字母在洛氏硬度符号HR后加以注明,常用的有HRA,HRB,HRC这3种。部分洛氏硬度值的标度符号、测定条件与应用举例如表5.4.1所示。

表5.4.1 部分洛氏硬度值的标度符号、测定条件与应用举例

2)洛氏硬度计的构造及操作

洛氏硬度计类型较多,外形构造也各不相同,但构造原理及主要部件均相同。图5.4.3为洛氏硬度计结构示意图。

图5.4.3 洛氏硬度计结构示意图

1—测量杠杆;2—指示百分表;3—主轴垫;4—主轴;5—压头;6—工作台;7—丝杠保护套;8—升降丝杠;9—手轮;10—加载荷手柄;11—弹簧垫圈;12—锁紧螺母;13—丝杠导座;14—上盖;15—负荷杠杆;16—支撑杆;17—吊杆;18—支架;19—弹簧;20—后盖;21—砝码;22—曲杆;23—机体;24—缓冲器调节阀;25—缓冲器。

洛氏硬度计操作方法如下。

(1)按表5.4.1选择压头及载荷。

(2)根据试件大小和形状选用载物台。

(3)将试件上下两面磨平,然后置于载物台上。

(4)加预载。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升降机构的手轮,使试件与压头接触,直到指示百分表上小针移动至小红点为止。

(5)调整百分表表盘,使表盘上的长针对准硬度值的起点。例如,实验HRC、HRA硬度时,使长针与表盘上黑字C处对准;实验HRB时,使长针与表盘上红字B处对准。(www.xing528.com)

(6)加主载荷。平稳地扳动加载手柄,手柄自动升高至停止位置(时间为5~7 s),并停留10s。

(7)卸主载荷。扳回加载手柄至原来位置。

(8)读硬度值。表上长针指示的数字为硬度的读数,HRC、HRA读黑线数字,HRB读红线数字。

(9)降下载物台。当试件完全离开压头后,才可取下试件。

(10)用同样的方法在试件的不同位置测3个数据,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试件的硬度。

各种洛氏硬度值之间,以及洛氏硬度与布氏硬度之间都有一定的换算关系。对钢铁材料而言,大致的关系式为

2.布氏硬度测定

1)测定原理

用载荷P把直径为D的淬火钢球压入试件表面,并保持一定时间,而后卸除载荷,测量钢球在试件表面上所压出的压痕直径d,从而计算出压痕球面积F,然后再计算出单位面积承载的质量(P/F),用此数值表示试件的硬度值,即为布氏硬度,用符号HBW表示。布氏硬度测定原理如图5.4.4所示。

设压痕深度为h,则压痕的球面积为

式中:P——施加的载荷,kg;

   D——压头(钢球)直径,mm;

   d——压痕直径,mm;

   F——压痕面积,mm2

图5.4.4 布氏硬度计实验原理示意图

由于金属材料的硬度、工件的尺寸各不相同,因此为适应不同的情况,布氏硬度的钢球有φ2.5、φ5.0、φ10.0mm共3种,载荷有15.6、62.5、187.5、250.0、750.0、1 000.0、3 000.0 kg共6种。当采用不同大小的载荷和不同直径的钢球进行布氏硬度实验时,只要能满足P/D2为常数,则同一种材料得到的布氏硬度值是相同的。而不同材料所列得的布氏硬度值也可以进行比较。国家标准规定P/D2的比值有30、20、2.5共3种。根据金属材料种类、试件硬度范围和厚度的不同,可按照表5.4.2选择钢球直径D、载荷P及载荷保持时间。在试件厚度和载面大小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直径大的钢球和大的载荷,这样更易反映材料性能的真实性。另外,由于压痕大,测量的误差也小,因此测定钢的硬度时,尽可能用φ10mm的钢球和3 000 kg的载荷。测定后的压痕直径应在0.25D~0.6D的范围内,否则实验结果无效。这是因为若d值太小,则测定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将随之降低;若d值太大,则压痕几何形状不能保持相似的关系,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测量的压痕直径,查表5.4.2即可得试件硬度值。

布氏硬度值的表示方法:若用10.0mm直径的钢球,在3 000.0 kg载荷下保持10 s。测得布氏硬度值为400时,可表示为400 HBW。

在其他测定条件下,符号HBW应以相应的数字注明钢球直径、载荷大小及载荷保持的时间。例如,100 HBW5/250/30即表示:用5.0mm直径的钢球,在250.0 kg载荷下保持30 s时,所得到的布氏硬度为100。

2)布氏硬度测定的优缺点

由于布氏硬度测定压痕面积较大,其硬度值代表性较全面,因此特别适用于测定灰口铸铁、轴承合金和具有粗大晶粒的金属材料。实验数据较稳定,重复性也强。布氏硬度值和强度极限(σb)的关系,其换算式为经验公式;知道硬度后可以粗略地估计其他某些机械性能,但铸铁不能用此经验公式。布氏硬度用的压头是淬火钢球,由于钢球本身存在变形和硬度问题,因此不能测试太硬的材料(大于450HBW的材料)。布氏硬度压痕较大,产品检验时有困难。实验过程比洛氏硬度复杂,不能在硬度计上直接读数,还需用带刻度的低倍放大镜测出压痕直径,然后通过查表或计算才能得到布氏硬度值。布氏硬度实验常用于测定铸铁、有色金属、低合金结构钢等的原材料以及结构钢调质后的硬度。

表5.4.2 布氏硬度实验规范

3.热处理实验

1)实验设备和工具

(1)加热炉;

(2)硬度机;

(3)热处理试件。

2)实验原理

铁碳合金热处理过程中,加热、保温、冷却的方式及时间对材料组织有着巨大的影响,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组织,其力学性能尤其是硬度也就不同。故可以尝试通过不同的加热温度、冷却方式、回火温度得到不同的组织,并测试其硬度加以验证。

【实验步骤】

(1)了解电炉、硬度机的使用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2)取一组45钢或T10试件(共7块,其中一块退火试件已提前备好);

(3)将试件放入箱式或坩埚电炉中加热至一定温度(45钢为860℃,T10为780℃),保温时间为10min;

(4)2人一组,分别对试件进行水冷(4块)、油冷(1块)、空冷(1块)操作;

(5)将水冷试件取出3块分别放入200、400、600℃的炉火中回火,保温时间为30min;

(6)热处理后的试件依次用砂轮机、预磨机磨去两端氧化皮,然后测量硬度:炉冷、空冷试件测布氏硬度(各测2个点);其他试件测洛氏硬度(各测3~4个点)并记录。

【分析与思考】

(1)测量硬度前为什么要进行打磨?

(2)HRC、HBW和HV(维氏硬度)的实验原理有何异同?

(3)HRC、HBW和HV各有什么优缺点?各自适用范围是什么?举例说明HRC、HBW和HV适用于哪些材料及工艺。

(4)试分析硬度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

(5)为什么ak(冲击韧度)值表现出很大的分散性?影响ak值的因素有哪些?

(6)韧、脆性材料断口有何区别?韧、脆性材料哪个ak值高?

(7)淬火加热温度有什么要求?

(8)为什么水冷后要进行回火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