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实现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

如何实现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旦选择了这些功能和功能组合,数据融合的主要问题是沿着数据有效聚集的路径建立覆盖结构。在这种场景中,传感器向4个执行器执行数据。图7-3 基于到汇聚节点累积距离的数据融合树为了确保传感器与执行器网络中实用高效,构建这种结构的算法应当具有一些重要特性。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融合方案来说,最终也可能是最重要的要求是节能。根据洪泛过程中做出的决策,可以得到这棵树。

如何实现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

一个常见的传感器网络场景通常是在一个区域内,部署数百或上千个低成本、低功耗的传感器节点,并从该区域定期地采集信息。传感器节点必须对附近环境进行感知,并将信息发送给汇聚节点或执行器,采集的信息在汇聚节点或执行器处进行深度处理或提供给用户使用。在最基本的报告方案中,每个传感器使用生成大量冗余流量路由操作,向相关执行器独立发送其数据。如果数据是地理或空间相关的,例如假设两个相邻或连续测量值预期非常接近,则路由操作会生成大量冗余流量。数据融合源于这样一种事实,即如果部分数据以本地方式在传感器处进行处理(如在转发数据时,在时间或空间上进行平均),则大多数这些冗余信息可以避免。这就是数据融合通过在指向汇聚节点的路径上采用数据融合/整合功能,所要实现的目标。这些功能实例包括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总和、计数、偏差,它们既可以定期采用,也可以按需采用。

一旦选择了这些功能和功能组合,数据融合的主要问题是沿着数据有效聚集的路径建立覆盖结构。该结构尽可能高效,以支持快速融合,最大限度地延长网络的生存周期(即在能量耗尽前,融合周期或轮数)。

在这种环境中,一种非常通用的结构类型是树,它代表一种自然的层次组织,父节点在转发自身数据之前,依次采集和融合来自于子节点的数据。在树的顶端,是汇聚节点(或执行器)。图7-3给出了一个实例场景。在这种场景中,传感器向4个执行器执行数据。此处,树是按照位于传感器与执行器之间的边长总和最小化的方式构建的。也可采用其他标准,如跳数最小化或优先选择具有更多剩余能量的节点。

978-7-111-36827-4-Chapter07-3.jpg

图7-3 基于到汇聚节点累积距离的数据融合树

为了确保传感器与执行器网络中实用高效,构建这种结构的算法应当具有一些重要特性。首先,算法应当是分布式的,因为在集中式算法中,在动态网络中计算最优路径,并将计算出来的路径通知给其他节点,产生的能耗会非常大。随着节点数的增加,算法应当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另一个理想特性是鲁棒性,它意味着路由方案对于节点和链路失效应当是弹性的。同时,方案应当支持新节点加入到网络,因为不是所有节点同时失效,一些节点需要被新节点所代替。换句话说,路由方案应当是自愈的。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融合方案来说,最终也可能是最重要的要求是节能。

构建一棵融合树的常用方法是从汇聚节点(或执行器)处开始洪泛一个数据包,这样每个节点可以在这些向它发送数据包的节点中,选择一个父节点。然后,数据沿着如此构建的层次结构进行融合。采用洪泛技术(详见第2章)的问题在于这可能会生成大量冗余消息,还可能存在一些干扰,更为一般的情况,会导致能耗增大,因为会出现若干无用的重传。在参考文献(Tan et al.,2007)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构建和维护基本LMST的思路,可以将进行洪泛操作期间形成的结构看做是拓扑,因而消息开销大大降低(作者指出,相同原理对于诸如相对邻域图等其他结构也适用)。(www.xing528.com)

人们提出了一组(3种)称为局部节能数据融合协议(Localized Power-efficient Data Aggregation Protocol,L-PEDAP)的协议。它们的变形对应于不同父节点选择策略。根据洪泛过程中做出的决策,可以得到这棵树。构建树的方法是:

1)从发送洪泛数据包的节点中选择第一个节点;

2)选择到汇聚节点跳数最少的节点;

3)选择到汇聚节点路径上总能耗最小的节点。

需要注意的是,在传感器网络中,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是近似等价的,因为消息的处理时间远大于无线物理传输时间,使得传输时间与跳数近似成正比。

由于基础结构(此处指LMST)可以进行局部维护,因而该方案能够支持新节点加入和现有节点离开。作者们还提出这些协议的功率已知版本,在构建基础结构时,充分考虑了节点的能量水平。最后,论文根据第一个节点失效时间,推导出了生存周期的理论上限。仿真结果表明,协议能够达到这个理论上限的9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