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6.2节中引入的能量模型,汇聚节点在向数据源移动时,应当缩短路径长度,从而降低和平衡能量消耗。在重定位期间,汇聚节点可能需要持续接收数据。这会给受访区域内的节点带来额外负荷,增加了能耗。因此,理想情况是汇聚节点经过能量密集区,而不是能量稀疏区。基于这种考虑,参考文献(Bi et al.,2007)提出,在汇聚节点进入能量稀疏区之前,通过采用特定策略,可以临时改变其移动方向,然后返回转向重定位目标。
多汇聚节点最佳配置是NP完全问题,因为它等价于单位圆盘图上的NP完全支配集问题(Bogdanov et al.,2004)。在下面各节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文献中提出的典型汇聚节点重定位策略。
1.基于簇的方法
参考文献(Banerjee et al.,2009)研究了使用多个移动汇聚节点分簇的WSN中的汇聚节点重定位问题。文献假定每个传感器加入一个且只能加入一个最近的簇,并向相应汇聚节点(簇头)发送数据。汇聚节点形成一个连通覆盖网络,用于数据深度融合到固定基站。假定汇聚节点最初分布理想,使得每个簇覆盖网络区域的面积大致相同,且没有大的重叠,这样整个网络完全被覆盖。一旦构建完成,簇将保持不变。
汇聚节点只能在自己的簇内移动。在移动时,它们在覆盖网络中重复执行路由发现过程,以保持一条指向基站的路由。如果没有发现路由,则它们返回前一个位置。这种连通性保持方法可以通过使用单跳或两跳区域信息进行改进。作者通过对第6.2中引入的能量模型稍作修改,分析了当汇聚节点随机独立地进行移动时的网络能耗。他们提出了三种受控汇聚节点移动性策略。
在基于剩余能量的策略中,汇聚节点通常移动到所在簇的剩余能量中心,以平衡能量消耗。剩余能量中心是根据剩余能量衡量的簇成员(传感器)位置的平均值。每个簇成员向汇聚节点发送其剩余能量水平和局部能量消耗估计值(基于历史数据),然后汇聚节点在需要时预测相应传感器的能量。剩余能量中心可能会远离事件的当前位置,导致数据传输距离增加,从而导致总能耗提高。
在基于事件驱动的策略中,汇聚节点通常向所在簇中的事件区域移动,即数据流量最大的区域。目标是缩短数据传输路径,降低传感器中继消息开销,最终延长网络生存周期。但是,在汇聚节点到达事件中心后,它将停在那里。在这种情况下,中继节点集保持不变,避免再进行能量平衡。
由于这两种策略存在着局限性,作者进一步提出,将二者结合起来,得到一个混合策略。汇聚节点首先向事件中心移动,然后向能量中心移动。当汇聚节点离开事件中心时,另一个汇聚节点移向事件中心,感知事件的传感器将向汇聚节点报告数据,从而产生更大的能量增益。
2.事件驱动方法
参考文献(Vincze et al.,2007)研究了事件驱动WSN中的单汇聚节点重定位问题。在事件驱动网络中,传感器具有相同的感知半径,且当传感器检测到事件时,它们即变成数据源。数据源使用最短路径,通过消息中继向汇聚节点发送感知数据。其他传感器不传输数据。事件可建模为以固定速率、随机方向移动的入侵者。假定感知域是一个圆形区域,传感器均匀分布且足够密集,这样每条源到汇聚节点路径近似看做是一条直线,且由长度相等的若干跳组成。
通过近似方法,作者证明,对于某个事件来说,节点P的平均传输负荷(转发消息负荷)LP与P和事件之间的距离成正比,与P和汇聚节点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作者还证明,当P距离汇聚节点只有半跳时,LP最大。然后,从汇聚节点的角度来看,负荷最重的传感器位于指向最远事件的方向。
基于上述结果,作者认为,为了实现总能耗最低,需要通过重定位汇聚节点,实现事件距离的最小化。这等价于著名的“设施选址”问题。作者进一步提出,为了在节点间平衡能耗,最大传感器负荷应当实现最小化。也就是说,实现事件到汇聚节点之间的最大距离最小化。在直线路由的情况下,这等价于“最小覆盖圆”问题。
作者提出汇聚节点可以根据历史事件数据,来预测当前事件的未来位置,并提前做出重定位决策。一旦计算出目标位置,汇聚节点将移动到那里。当事件随着时间改变位置时,汇聚节点将根据当前事件的演进,来不断调整其位置。
3.蛮力方法
参考文献(Friedmann and Boukhatem,2009)提出了一种针对多汇聚节点重定位的集中式蛮力算法。周期性运行该算法来检查是否应当对汇聚节点进行重定位。当且仅当新汇聚节点位置导致总能耗降低时,汇聚节点重定位就会发生。假定汇聚节点具有网络的全局视图,因而能够运行集中式算法。(www.xing528.com)
为基础网络图的每个边,在两个传输方向的每个传输方向上分配一个权重。权重与两个因子之和有关,这两个因子分别是:接收节点剩余能量的倒数,使用各自系统平衡后,消息沿着边进行传输时的能耗,当节点剩余能量不断减少时,边权重随着时间发生变化;集中式源路由方法(如Dijkstra算法)用于找到从每个传感器到它最近的汇聚节点的最短路径(即具有最小加权和的路径),这种路径试图避免使用能量稀缺节点,降低沿路径用于消息传输的总能耗。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中的能耗总量,汇聚节点应当放置在能够实现总能耗最小的位置。总能耗可以根据所有最短路径的加权和来度量。在计算总能耗时,指向汇聚节点的、链接主动节点(即那些正在感知和传输数据的节点)的路径权值有意增加,来使得汇聚节点靠近主动节点,降低用于消息中继的能耗。
启发式方法可用于寻找汇聚节点最佳位置。在这种方法中,每轮重定位仅限于几个(1、2或3个)汇聚节点,且在这些情况下,找到最优方案。为了进一步缩小搜索空间,只允许汇聚节点在8个方向上移动:北、南、东、西、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作者考虑了过渡效应(在重定位期间,通信开销可能临时增加)。汇聚节点使用多步移动,而不是一步直接移动到最佳位置,每一步都是在有界局部区域内由受限本地搜索确定的。
4.基于MILP的方法
参考文献(Basagni et al.,2008)研究了单汇聚节点重定位问题,并将其建模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问题。感知区域被划分为二维网格。网格点集S,称为汇聚节点站点,是汇聚节点可能访问的候选位置。汇聚节点逐步移动,在预定范围dmax内,每一步到达一个站点。它必须在每个站点停留至少tmin个时间单位。当汇聚节点访问时,它被认为是不可达的,因而传感器保存数据,不进行传输。可以通过调整网格划分的粒度和dmax值,来调整保持时间。汇聚节点使用网络范围内的洪泛,来向传感器通知其位置及其可达性。
汇聚节点站点集S和最大步移距离dmax定义了一个图。MILP问题用于确定图上的初始汇聚节点站点、汇聚节点重定位路径、汇聚节点在每个站点k处的逗留时间tk,以使得目标函数最大化。目标函数描述了网络有效生存周期,即传感器能够传输报告的时段。它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节点用于数据传输和路由产生的能耗不能超过其初始能量。
基于整数线性规划(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ILP)的集中式解决方案是不可扩展的。对于大型网络来说,在单个节点上采集网络信息的成本和运行ILP解决方案的计算开销增长迅速,使得这些方案仅适用于包含几十个而不是数百个节点的网络。除了基于MILP的集中式解决方案之外,作者还提出了两种局部汇聚节点重定位策略:贪婪最大剩余能量(Greedy Maximum Residual Energy,GMRE)策略和随机运动(Random Movement,RM)策略。汇聚节点移动到邻近站点,该站点的传感器拥有最大剩余能量;后者要求汇聚节点移动到随机选择的邻近站点。
5.外围的方法
根据参考文献(Luo and Hubaux,2005),当WSN覆盖区域为圆形,且采用最短路径路由时,最优汇聚节点移动性策略是沿着网络外围移动。根据这个结果,参考文献(Hashish and Karmouch,2009)建议沿着网络外边界部署汇聚节点,并提出一种简单的汇聚节点重定位方案,来处理由汇聚节点附近节点能量消耗快导致的汇聚节点划分问题。
在提出的方案中,初始阶段对网络外边界进行识别。汇聚节点将边界分为许多部分。图6-8给出了一种包含4个汇聚节点S1,…,S4的圆形网络,4个汇聚节点将外边界(边界节点突出显示)分成4个部分。在每个部分中,每个边界节点在两个方向上,保持到最近汇聚节点的跳数。选择汇聚节点来计算网络的虚拟中心(v-center)。给定预定义参数h,距离最近汇聚节点k×h(k=1,2,…)跳的边界节点将其位置信息发送给汇聚节点。来自于所有汇聚节点的报告(以聚集形式)在所选汇聚节点处进行采集。然后,所选的汇聚节点计算虚拟区域的中心,这些节点将该中心定义为v-center,然后使用v-center的位置信息来洪泛整个网络。在图6-8中,计算出来的v-center靠近感知区域的中心。
图6-8 汇聚节点部署、源到汇聚节点路由和汇聚节点重定位
当传感器检测到某个事件时,它采用定向转发,将事件数据从v-center发送到外边界上。当边界节点接收到传感器数据后,它将数据沿着网络边界转发给最近的汇聚节点。采用这种数据分发方法,图6-8中的两个数据源a和b,分别向汇聚节点S1和S3发送数据。当汇聚节点位于边界上时,边界节点能量消耗速率要比内部节点快,导致所谓的脱皮现象。如果汇聚节点发现它被网络隔离,或单跳邻居数很少,或低速率接收数据,则它向v-center移动一段与传输范围相等的距离,以维护连通性。例如,在图6-8中,由于汇聚节点S4的3个邻居全部电池耗尽,因而S4决定移动到位置P。
不受欢迎的脱皮现象会导致覆盖率的降低。为了确保覆盖面,作者建议沿着核心覆盖区域,使用更多传感器或更大缓冲区(图6-8中的灰色区域)。基于第6.2.2节引入的能耗模型,作者认为,提出的汇聚节点重定位方案会导致次优能量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