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线传感器及执行器网络:非地理组播

无线传感器及执行器网络:非地理组播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组播协议首先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提出的,更一般地说,是在IP网络背景下提出的。过去10年内,针对移动Ad Hoc网络,提出了许多组播协议,这些协议充分考虑了无线组播的优势。虽然正确使用了无线组播优势,但是这些协议更多地关注如何找到快速、鲁棒的组播路径,而不是实现能耗最小化。在有线网络中,寻找最低成本组播树被认为是NP完全问题,即使当每条链路的成本相同时(该问题与Steiner树问题类似。在Steiner树中,所有边的权重等于1。

无线传感器及执行器网络:非地理组播

许多组播协议(DVMRP(Deering and Cheriton,1990)、MOSPF(Moy,1994)、CBT(Ballardie et al.,1993)、PIM(Deering et al.,1994))首先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提出的,更一般地说,是在IP网络背景下提出的。这些协议是针对有线和基础设施网络特别设计的,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不相关。主要原因是它们没有利用无线介质的广播特性。事实上,在无线环境中,消息从一个节点传送到任意数目的邻居可以在一次发射中实现。这种特性称为无线组播优势,意味着可以修改路由策略和用于测量其效率的指标:跳(边)数总和无法准确反映无线路径的效率,而用传输次数来度量效果会更好。上述协议没有提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能耗最小化问题。该标准与基础设施网络不太相关,但在设备自供电的网络(如传感器与执行器网络)中至关重要。

过去10年内,针对移动Ad Hoc网络(MANET),提出了许多组播协议,这些协议充分考虑了无线组播的优势。可以根据两大标准对这些协议进行分类:它们是先应式的还是反应式的,它们是基于树的还是基于网格的。先应式协议提前计算和维护路由表,而反应式(也称按需)协议在需求出现时建立给定路由,且之后不进行维护。在动态拓扑中,反应式协议通常要比先应式协议性能更好些,因为在这种环境中,维护先应式路由信息的成本比较高。关于路由结构的形状问题,基于树的协议构建一棵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树,而基于网格的方法通过考虑额外链路,故意增加冗余,以容忍拓扑变化。网状协议的鲁棒性通常要比树状协议高,但由此带来的开销也高。

基于树的组播方案实例包括AMRIS(Wu and Tay,1999)(该协议在一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预先构建一棵共享组播树),Ad Hoc按需距离矢量组播(Multi-cast 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MAODV)(Royer and Perkins,2000)(通过在依据AODV构建的路径顶端添加可激活的组播模式,对著名的自组网按需距离矢量(AODV)进行了扩展)、自适应需求驱动组播路由(Adaptive Demand-driv-en Multicast Routing,ADMR)(Jetcheva and Johnson,2001)(它构建了一种从每个节点到其目标节点的组播覆盖树,这些树的一部分可能会被不同源节点所共享)。基于网格的方法包括CAMP(Garcia-Luna-Aceves and Madruga,1999)(它是一种增加了冗余链路的、基于先应核的树状协议)或ODMRP(Lee et al.,1999)(一种计算为源节点和目标节点计算了多条路径的反应式协议)。某些协议,如AM-ROUTE(Xie et al.,2002),将树状方法与网状方法结合起来。最后,一些诸如核心提取分布式Ad Hoc组播路由(Multicast Core-extraction Distributed Ad hoc Routing,MCEDA)协议或参考文献(Jaikaeo and Shen,2002)提出的组播协议依赖于骨干结构。(www.xing528.com)

虽然正确使用了无线组播优势,但是这些协议更多地关注如何找到快速、鲁棒的组播路径,而不是实现能耗最小化。这主要是由于节能组播树需要额外花费时间,在高度动态环境中,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当计算节能树时,它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接近静态的场景(如传感器与执行器网络)中,花费时间来构建一条节能路径是非常相关的。在有线网络(即不考虑无线优势)中,寻找最低成本组播树被认为是NP完全问题,即使当每条链路的成本相同时(该问题与Steiner树问题类似。在Steiner树中,所有边的权重等于1(Karp et al.,1972)。参考文献(Ruiz and Gomez-Skarmeta,2005)证明,在目标是实现重传数目最小化,而不是跳数最小化的无线网络中,寻找最低成本组播树问题仍然NP完全问题。已经提出了一些启发式协议,如参考文献(Ruiz et al.,2007)。但是,至于前面所描述的协议,这里所考虑的路由策略建立在覆盖整个网络的覆盖结构基础之上。构建和维护这种结构消息开销非常大,且在大型网络中可扩展性也不强。当节点位置已知时,可以实现更好、更高效的路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