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使用【新建】命令,创建空白文件。
02 选择菜单【视图】|【三维视图】|【西南视图】命令,将视图转换为西南等轴测视图。
03 在命令行输入“ISOLINES”,将当前实体线框密度设置为12。
04 单击【建模】工具栏上的按钮,绘制支架的底板,第一角点(0,0,0),另一个角点(@80,50,15),效果如图15-56所示。
05 使用【长方体】命令,绘制支架的支撑体,第一个角点(5,16,0),另一个角点(@70,18,120),效果如图15-57所示。
06 单击【实体编辑】工具栏上的按钮,将刚创建的长方体的一侧面倾斜8个角度,结果如图15-58所示。
图15-56 绘制底板
图15-57 绘制支撑体
图15-58 倾斜面效果
07 使用【倾斜面】命令,根据第5步的方法创建另一侧面的倾斜面,效果如图15-59所示。
08 在命令行中输入“UCS”,将当前UCS坐标原点移动到(40,40,120),并绕X轴旋转90°,然后将视图切换为东南等轴测视图。
09 选择菜单【绘图】|【建模】|【圆柱体】命令,创建底面圆心为(0,0,0),底面半径为25,高为30的圆柱体,效果如图15-60所示。
10 使用【圆柱体】命令,以当前坐标系下的(0,0,0)点为圆柱体底面圆心,半径为22,高为35,创建轴孔圆柱体,效果如图15-61所示。
图15-59 创建倾斜面
图15-60 创建半径为25圆柱体
图15-61 绘制半径22圆柱体
11 单击【实体编辑】工具栏上的按钮,将上面所创建的长方体、斜面体、半径为25的圆柱体合并。
12 单击【实体编辑】工具栏上的按钮,将刚合并的实体和半径为22的圆柱体进行差集运算,结果如图15-62所示。
13 将视图转换为主视图,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利用对象捕捉功能捕捉支撑体的端点,然后再使用【圆弧】命令,利用捕捉功能绘制圆弧。
14 使用快捷键O激活【偏移】命令,对刚绘制的曲线向内偏移4个单位,结果如图15-63所示。
15 单击【修改】工具栏上的按钮,对刚偏移的曲线进行修剪,并删除多余的部分,结果如图15-64所示。
图15-62 差集结果
(www.xing528.com)
图15-63 偏移
图15-64 修剪
16 使用快捷键PE激活【多段线】命令,将刚修剪的轮廓进行合并。
17 将视图切换为西南等轴测视图,并单击【建模】工具栏上的按钮,对刚合并的多段线进行拉伸操作,拉伸高度为-4,结果如图15-65所示。
18 在命令行输入“UCS”,将UCS坐标系移动到当前坐标系下的(0,0,-25)点。
19 选择菜单【修改】|【三维操作】|【三维镜像】命令,将刚创建的拉伸实体沿XY平面镜像,结果如图15-66所示。
20 单击【实体编辑】编辑工具栏上的按钮,将创建的实体模型进行差集处理,消隐结果如图15-67所示。
21 在命令行中输入“UCS”,将坐标系移至轴孔圆柱体以侧面的中心点处。
技巧
巧妙使用【移动UCS】命令更换当前坐标系的原点位置,可以避免点的错误定位,这种技巧无论是三维空间或是二维操作空间内,都是非常适用的。
图15-65 拉伸
图15-66 镜像
图15-67 差集运算
22 选择菜单【绘图】|【建模】|【圆柱体】命令,以当前坐标系下(0,-28,0)为圆柱体底面圆心,创建半径为分别为4和3,高为-30的两个圆柱体,结果如图15-68所示。
23 选择菜单【修改】|【三维操作】|【三维阵列】命令,将刚创建的圆柱体进行环形阵列,设置阵列数目为3,角度为360°,中心点为(0,0,0),第二点为(0,0,5),结果如图15-69所示。
24 单击【实体编辑】工具栏上的按钮,将主体部分和半径为4的三个圆柱体合并。
25 单击【实体编辑】工具栏上的按钮,将主体部分和半径3的三个圆柱体进行差集处理,消隐结果如图15-70所示。
26 选择菜单【视图】|【视觉样式】|【概念】,对实体模型进行着色,最终结果如图15-71所示。
图15-68 绘制圆柱体
图15-69 阵列圆柱体
图15-70 差集结果
图15-71 最终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