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带来新一轮全球半导体产业衰退期,内存价格的大跌给了日本内存产业沉重的打击。生产成本高加上韩币大贬值,日本内存根本无法与韩国竞争,于是日本各大电子巨头纷纷放弃了内存产线。日电和日立这两个严重依赖政府基建投资订单,被称作“与日本GDP共进退”的企业受创尤重,1998年分别巨亏12亿美元和27亿美元。1999年12月,由日本通产省牵头,日电和日立这一对难兄难弟剥离各自的内存部门,合资成立专门生产内存的公司尔必达。日本媒体乐观地报道:“拥有强大生产技术能力的日电”与“拥有强大新技术研发能力的日立”合二为一,由此将诞生世界上最强大的内存制造商。
尔必达成立之初,从日电和日立分别抽调了400人,组成800名勇士,浩浩荡荡地聚集到了一块。然后,大家开始分工。神奇的现象出现了,基本上所有部门都是双方人马各占一半,所有职位都是正副交错。比如说,如果正课长来自日立,副课长来自日电的话,那么正部长就来自日电,副部长就来自日立,完美地体现了双方的平等关系。傻瓜都能看得出来这样的配置会产生怎么样的灾难结果。果不其然,双方人马互相掣肘,尔必达的指挥系统极其混乱。
雪上加霜的是,一家公司设计出来的内存,在另一家公司的工厂却生产不出来。原来,半导体工厂和普通的工厂不一样,绝不是“机器一响,黄金万两”那么简单。芯片产品实在太过精密,半导体设备和原材料都需要经过磨合才能达到最佳状态。久而久之,即使大家用的是同样的设备,使用的工艺和做出来的产品也会有很大差异。日电和日立发现,它们的合作根本就无法维持下去,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居然是刻蚀工序所用的清洗液!
刻蚀是芯片加工过程中的一道很重要的工序,经过光刻后的晶圆,需要用化学药品或等离子体[1]去除掉不需要的部分。占整体工序用时30%左右的刻蚀工序对于半导体的良品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刻蚀工艺所需要用到的清洗液因半导体公司的不同,甚至同一公司的不同工厂都会有区别。好比酿造秘制酱料一般,各芯片制造厂在数十年的生产过程中,会形成各自独特的清洗液文化。此外,刻蚀设备必须与清洗液匹配,属于特别订购产品。刻蚀设备从订货到交货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清洗液不兼容的问题使得日电设计出来的产品无法直接在日立的工厂里生产,日电的研发中心制定的内存工艺流程,需要在日立的设备开发中心修改成符合日立规格的工艺流程,然后才能交给日立的工厂生产。如此一来,不仅双方合并的优势荡然无存,流程反而变得更加烦琐和低效。
在尔必达成立之前,日电和日立的内存市场占有率合计为17%,合资两年后,这个数字跌到了4%。无奈之下,相对弱势的日立人马基本退出尔必达。这时候,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引发的内存大跌价,造成内存行业再度大洗牌,东芝宣布将内存业务卖给美光,三菱的内存部门也整合进了尔必达。自此,日本内存企业仅剩必尔达一家,尔必达成为日本内存产业最后的希望。
日立退出后,尔必达的人手空缺正好由三菱的技术人员补上。神奇的现象再次出现了。三菱原本在日本的内存厂商中处于末流的位置,这区区10来个技术人员来到尔必达后,居然成了众口交赞的技术骨干!(www.xing528.com)
为什么会这样?原来,三菱在日本的内存行业中属于小厂,小厂无法在技术上与大厂相拼,就只好拼低成本。于是,三菱的员工往往一人多能,从研发到生产什么都懂一些,人少效率高,更清楚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而日电却是另一个极端,将工作分工细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使得日电的技术人员的数量达到日立的3~5倍,与三菱相比就更多了。同样的生产规模,日电的设备数量是三菱的2倍以上。即便是检测工序,日电的检测标准也是三菱的10倍以上。日电生产的内存性能更好、品质更高,但其冗长复杂的工艺流程不可避免地导致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三菱的员工很清楚尔必达的问题所在,那就是在成本控制不力,但他们在尔必达没有话语权。
在20世纪80年代,日电可以凭技术优势无敌于天下。当时的内存多用于大型电脑和电话交换机,这些设备分别要求有25年和23年的质量保证,所以要求内存也要能用25年。IBM和日本电电要求“制造不会出故障的内存”,于是,日本内存厂商以“让我们生产永远不坏的内存”为目标,真的制造出了能够满足IBM和日本电电技术标准要求的内存,获得了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日本企业素有“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的作风。日本退出内存市场之前主打的是64M内存,为了生产这一产品,日本企业需要的掩膜数量是韩国、中国台湾企业的1.5倍,是美光的2倍。每增加一个掩膜,就要多一次光刻,生产成本自然就高。而日电的质量要求即便在其他日本芯片厂商看来也是非常过分的。对于其他内存厂来说,首批加工的芯片往往良品率为零,日电竟然要求10%的良品率才可接受。在量产阶段,其他内存厂的芯片良品率能够达到80%以上就满足了,而日电竟然要求达到100%。要知道,半导体行业与传统行业不同,传统行业的良品率是越高越好,而对半导体行业来说,芯片本身不过是硅和铝,原材料成本很低,主要成本在于加工设备。盲目提高芯片良品率,往往意味着要大量增加设备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成本反而增加得更多。在生产设备的吞吐量上,日电仅为三星电子的一半。也就是说,日电加工完一块晶圆所用的时间,三星能加工完两块晶圆。而日电的良品率再高,也不可能是三星电子的两倍。
后来的事情我们就都知道了。个人电脑时代来临,个人电脑一般用上五年就要淘汰,所以能用二十五年的内存就属于性能过剩,完全没有必要。但日电等日本内存厂商一方面不可能放弃自己已经占了绝对优势的服务器内存市场,另一方面又由于企业基因或经营惯性使然,不肯在个人电脑内存市场放弃对高质量的盲目追求,自然就竞争不过韩国内存企业。日电的失败在于陷入了“创新者的窘境”。
继承了日电基因的尔必达,发展前景可想而知。当听说有人预言内存芯片的价格最低将跌破1美元时,日电出身的尔必达的最后一任社长坂本幸雄的反应是:“什么?内存1美元时代?简直是天方夜谭。”到了2007年,内存的供应大大超过了需求,价格真的跌破了1美元。坂本幸雄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到2009年,内存芯片价格竟跌到0.5美元。从没打算销售廉价内存的尔必达陷入巨额赤字。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日本“工程师红利”的消失。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的人均GDP仅为美国的60%。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到2000年,日本的人均GDP长期超越美国,这也意味着日本的人工成本提升到了不低于美国的程度,这还没考虑美国的“移民红利”。前文说过,日电由于分工精细而使得其拥有的技术人员比其他日本半导体企业要多得多。应该说,日电曾经长期居于日本半导体企业之首,这与它享受到更多的工程师红利有关。就像华为之所以强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它拥有10多万人的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可是,在日本人力成本变得日益高昂之后,人海战术已经变得不合时宜,但日电并没有及时改变。比如2000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日本电子巨头普遍大裁员。其中,日立两年裁掉了19%的员工,日电算是裁员偏少的,仅仅裁掉了15万名员工中的1万人。这是日电的衰退速度远高于其他日本电子巨头的重要原因。尔必达继承了日电的基因,也养了比一般半导体企业更多的技术人员,庞大的人力成本开支也决定了尔必达不可能走低价路线,注定了失败的命运。日本的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力成本远较韩国和中国台湾要高,而且不像美国那样能依靠源源不断的移民来补充人力,这是日本半导体产业整体衰退的一大背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