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月17日凌晨2时40分,100多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突然向伊拉克防空阵地和雷达基地呼啸而来,停泊在海湾地区的美国军舰首先发难。伊军还未做出反应,从沙特、巴林和美国航空母舰起飞的数百架飞机已经降临,对伊拉克的重要军事目标轮番轰炸。突袭火力持续两小时后,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郑重宣布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阵伊拉克的海湾战争正式打响。
经受过八年两伊战争洗礼的伊拉克几十万大军严阵以待,可是他们连一个敌人都没有看到。从1月17日到2月24日,多国部队对伊军实施了38天不间断的高强度空中火力打击,毫无制空权的伊军只能消极防守、被动挨打。萨达姆引以为豪的坦克装甲部队灰飞烟灭,伊军重装备损失近半,士气完全丧尽。等到多国部队发进地面进攻的时候,伊军一触即溃,毫无还手之力。地面战役仅仅历时100个小时,伊拉克即宣布接受停火。战争以一边倒的结果告终,伊军伤亡人数大约10万人;多国部队亡140人,伤458人[1]。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辉煌战绩震惊了全世界。当时正处在冷战的最后时刻,很多国家的作战思维还停留在二战的阶段,以为只要凭借钢铁洪流和人海战术就能赢得战争。制空权的概念其实早已有之,但是在海湾战争之前,还没有哪场陆地战争是仅靠制空权来打赢的。海湾战争的不同在于,它讲究的不再是过去的“地毯式轰炸”,而是“精确定点轰炸”。例如,对伊拉克参谋部的空袭,炸弹精准地从烟囱里钻了进去;对飞机库的轰炸,是先炸开大门,再把导弹送到飞机库里。在芯片技术的支持下,美军对伊拉克军队的轰炸效率大大提高,以至于仅凭空军就能奠定一场陆战的胜利。
海湾战争实质上是一场以芯片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战争,精度和速度取代数量成为制胜的关键。由于芯片和计算机已普遍应用于各种新式且先进的武器系统中,如预警机、电子干扰机、反雷达机等电子战飞机,巡航导弹、舰对舰导弹、地对空导弹等制导武器,还有这些武器背后的多颗军用卫星和强大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等,所以这场战争被欧美媒体认为是“硅对钢的胜利”。高科技武器在海湾战争中的大量使用,使现代战争的作战思想、作战方法以及作战组织等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变化。海湾战争引发了一场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的世界范围的军事革命。
在海湾战争结束不久,1991年3月22日,美国参议院国际贸易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就《美日半导体协议》的执行情况举行听证会。五年前签订的这一协议即将于这一年7月到期,美国和日本需要就如何续签进行新一轮的谈判。
美国认为,该协议执行五年后,其在芯片市场状况更糟糕了,日本仍然是美国芯片产业的最大威胁。美国在世界芯片市场上的份额继续以每年两个百分点的速度萎缩,至1989年只剩下35%,而日本则占到了52%。美国坚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日本芯片市场的封闭。当时日本电器产品行销全世界,就像今天的中国一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市场。美国在欧洲芯片市场的份额高达42%,在日本却只有12%。美国认为正是日本企业在国内市场获得的丰厚利润支持了它们在其他市场上的低价倾销。
IBM和惠普等美国内存大买家却对美国政府提出抗议,认为1986年《美日半导体协议》抬高了内存的进口价格,结果让美国消费者花更多的钱才能买到拥有主流内存的电脑。于是,美国不再对进口的外国内存产品进行最低价格限制,但要求日本也要进行同等的市场开放。1991年6月,美国和日本政府签订了五年期的新半导体协议,鼓励日本市场购买美国半导体,要求在1992年年底前让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半导体产品在日本市场占有不低于20%的市场份额。
在海湾战争中参战的高技术武器大量使用日本的电子技术,采用由日本生产的芯片。美国原本就担心在尖端武器上依赖日本的芯片会威胁国家的安全,此时在日本居然还出版了一本由日本著名右翼保守政治人物石原慎太郎和盛田昭夫合著的《日本可以说“不”》。石原慎太郎在书中吹嘘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对日本芯片的依赖:“不使用日本的半导体,导弹精度就无法得到保障。”“如果没有日本的芯片,美国就打不赢这场战争。”该书认为,日本当时的高科技水平已经领先美国五年以上。“不管美苏如何继续扩充军备,只要日本说一声停止出售尖端部件,他们就会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假若日本把半导体卖给苏联而不卖给美国,美苏军事力量对比就会一下子失去平衡。”他们俩认为,日本人应该大胆向美国说“不”。盛田昭夫在书中的言论相对温和,主要是论述美国对外贸易立场的不平等性和偏见。(www.xing528.com)
美国的芯片真的落后于日本吗?或许真如石原慎太郎在该书中所言,美国的高科技武器在大量使用日本产的芯片。但数量不等于质量,所有芯片中最核心的微处理器,一直牢牢掌握在英特尔等美国公司手中。
更可笑的是,日本大胆说“不”,不仅没有让日本人的腰杆硬起来,反而警醒了美国。美国国防部科学委员会在一份关于电子工程的报告上指出:“美国的半导体产业正逐渐丧失大量商业化生产的优势。半导体技术的优势不但直接影响制造业的优势,而且在时时刻刻地向外国转移。美国的国防不久就要从海外获得最新技术。这对美国来说,是绝对难以接受的事实。”1990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保持其战略优势的22项关键技术中,“集成电路及其制造工艺技术”名列榜首。1993年,美国政府发布了“国家出口战略”,半导体、计算机、通信等6大产业被列为国家重点出口产业,减少政府对技术领先产业的出口管制,提供贸易融资、贸易咨询服务等措施,以扩大美国企业的产品出口,强化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美日贸易战永久性地改变了美国对半导体产业自由放任的政策,从此对保护本国的半导体产业采取警惕态度。直至2017年,一份由白宫发布的报告仍然指出:“前沿半导体技术对于国防和军方的强大而言,至关重要。”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美日半导体战争结束后,日本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直接支援逐渐减少,美国政府却在驱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积极的角色。
日本对美国说“不”的话音刚落,日本芯片产业就盛极而衰,开始一路下坡,美国的芯片产业则再度崛起。日本自以为美国离不开日本的芯片供应,而事实却是日本高度依赖美国企业,特别是英特尔供应的处理器芯片。
1992年,英特尔销售额为58亿美元,实现了对日本芯片企业的反超,登上全球最大半导体企业的宝座(Dataquest数据),从此一坐就是二十五年。最让竞争对手恐惧的地方在于,英特尔长年坚持10%以上的研发投入,坚定不移地按照两年一代的节奏追随摩尔定律前进。行业处在衰退周期时,英特尔仍然在大笔投入,这样在行业恢复繁荣时英特尔就能跑得更快。摩尔定律被证明依旧是信息产业的一种强大而有效的竞争策略:如果快于摩尔定律,可能会因为产品过于超前而失败;如果慢于摩尔定律,你会面临一大堆的竞争对手;只要与摩尔定律保持同一速度,企业就能天下无敌。在格鲁夫担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的十年时间里(1987—1996年),英特尔残酷无情地将所有竞争对手赶尽杀绝,其销售额从19亿美元增长到208亿美元,利润从1亿美元增加到52亿美元,市值从10亿美元上升到1500亿美元,投资者每年的回报率平均达到44%。如果没有格鲁夫,英特尔很可能仅仅是家二流的半导体企业,甚至可能早已倒闭,是格鲁夫一手将英特尔打造成为超级巨人。
以英特尔领军的美国半导体产业自1992年起在全球所占的份额重回世界第一,从此一直以占据全球一半左右的体量保持着全球绝对领先地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国,自然也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美国应用材料公司亦从1992年开始直到现在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