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59年,水利电力部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就提出了在飞云江建设水电站的设想。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一工程被耽搁下来。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较早、发展较快,在20世纪80年代曾被称为“温州模式”。但是,温州经济建设存在着最大问题是受到基础设施落后的制约,其中很突出的表现有农业基础薄弱,电力供应缺乏,用水十分紧张等问题。到了90年代初期,水、电已成为严重制约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了使温州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1993年,温州市委、市政府下决心上马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并把它称之为造福温州人民的德政工程和千秋伟业。
在解决了工程建设资金筹措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上,最关键的就是如何搞好由于工程导致的大量的水库移民的安置,这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成败。尽管安置区基本都是工程受益区,但是在1994年底,在温州这么一个市场经济发达的地方,采取以往的那种由政府行政指令强制分配安置任务的做法在当时的温州已经很难贯彻执行。
温州市委、市政府希望在环境容量允许的前提下在经济发达的县市区多安置移民,在经济欠发达的县则少安置移民。但是,这一基于自身经济能力分配移民的想法却很难推行,遇到很大的阻力。
首先,地方政府虽然希望工程早日上马,解决本地区日益严峻的缺水、缺电问题,为经济增长增强后劲。但当涉及到具体移民安置任务时,又生怕复杂的移民问题成为其各级政府的负担,有些地区甚至建议还是以库区后靠为主安置移民。(www.xing528.com)
其次,虽然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繁荣、社会发达,但是人口稠密,单纯的根据经济繁荣程度指令性地分配移民安置任务既不公正也不科学。
因为水库涉淹的泰顺县和文成县原均属国家级贫困县,为了使水库移民工作和扶贫攻坚紧密结合的方针能够落到实处,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如下的安置原则:受益区安置为主,涉淹区本县安置为辅,谁受益谁负担;以生产安置为基础,农、工、贸相结合,力争移民在安置后能在短期内达到或超过搬迁前的生活水平;从实际出发,兼顾安置区建设中、远期规划,为发展留有余地。同时,为了使各县(市、区)的安置任务尽可能合理,温州市委、市政府又提出按“千分制”评分分摊各县(市、区)移民安置任务的原则,易为安置区各级政府和当地群众所接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