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生活水平的恢复和提高,不仅仅在于经济因素,同时也受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因素的制约。移民的安置和管理需要政策的指导,而移民政策的制定又和对移民的态度,对移民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后果的判断,甚至与社会思潮和世界环境密切相关。换言之,在移民的政策与措施中体现了某种社会价值和理念——这就是人本主义。所谓人本主义,就是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强调人是移民政策思考逻辑起点的一种社会价值体系。它关注移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根本出发点在于为了人的权利、尊严、需要、成长、发展及人的价值的最终实现。因此,探讨移民的政策、措施及社会价值的耦合关系与发展轨迹,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把握移民的过程和意义。
而人本主义的移民安置理念,在此次塔里木河移民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首先,政府无论是在对接工作上还是安置地建设过程中,都考虑到了移民的意愿,充分保证移民的合法权益。例如:在移民工程实施之初,有部分农牧民不愿离开生活多年的原居住区,对此,轮台县委、县人民政府及草湖乡党委、乡政府及时组织一部分不愿移出的老人,到新居民区参观考察,让他们亲眼目睹已迁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其中,有一位70多岁高龄的老人在参观新居后激动地说:“今天到新居住区参观后,我很有触动,以前我在不同的场合反对搬迁,不愿离开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今天看到新居,我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怀,让我们住上新房,有水有电还有电话,想啥时用电就啥时用电。到县里买东西,只要十来分钟。我们没理由反对(搬迁到这么好的地方),回去了我要给他们(邻居亲友)说快点搬。”具体来说,在选择安置点的过程中,尊重了移民自己的意见,选择交通方便、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就医和子女入学就近、土地容易耕种的地点作为安置点。并且移民可以自行选择户型,可以全程监督建房过程,甚至房屋建成后邀请移民代表参与验收。
其次,一视同仁,保障移民权益。政府对移民极为重视,在移民入住后,凡召开重要会议都会安排移民代表名额,切实保证他们参政议政的权益。移民代表尼牙孜对此赞不绝口:“我们高兴得很,他们(政府)把我们跟别的(当地原有的村)一样对待,平等,我们很有积极性。”此外,在移民落户后,轮台县政府和大道南乡政府还及时组织了专业的医疗卫生人员对所有移民进行了全面的体检,并在移民村卫生站建立了移民健康档案。
第三,人本主义主张从他人利益出发,不论民族、地区、肤色、贫富、贵贱的差异,尊重他人的人格和价值,进行换位思考并且热心的提供帮助。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大道南乡政府在移民初就组织乡干部和各个村的村民骨干成立了移民帮扶小组,对每户移民都落实了一位乡干部或养殖(种植)能手实行结对包户帮扶,解决移民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等到移民生活逐渐适应后,又邀请县(乡)农机局(站)和防疫站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移民开办种养技术、接种防疫的讲座和培训班,传授生产知识和技术,帮助移民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同时,为了尽快让移民开始正常生活,轮台县政府在移民安置地始建之初就开始大力宣传,获得了许多单位和团体的物质支持和帮助。例如,库尔勒市新亿豪公司就向首批移民家庭赠送了全新的暖水瓶、电饭锅、餐桌、椅等日常生活用品。且末县党委向移民家庭中正在念书的学生赠送了书包、笔盒等学习用品。此外,大道南乡其他村的村民也为移民工作付出了很多劳动,当地文化程度最高的移民乌斯满江积极配合当地村办干部,协调移民与周边居民的关系,积极发展生产,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受到各方称赞。穷库恰村的村民褚秀芹听说移民缺乏种植伽师瓜的技术,就主动担当起技术顾问,不但指导移民们挑选种子培育幼苗,而且帮助他们嫁接,还经常传授生产技术和经营方法。为了更好的配合政府,帮助移民生产建设,她还特意在移民村租了一间民房作为咨询室,每周一、周三、周五都会在这里接待在生产中遇到疑难问题的移民。可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引导和调动移民的主观能动性对其社会角色转换具有重要的影响,移民社会角色转换的基本驱动力仍然来自利益整合。这样的例子在大道南乡还有很多。
第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因为移民中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专业技能贫乏,所以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年纪较大的移民都希望后代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对移民子女的教育成为移民安置工作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移民的子女正处于社会化与再社会化进程的初期,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巴州州委、州教育局和轮台县政府对移民子女的教育问题都极为重视,不但兴建了新校舍,而且聘请了多位高级教师,力求为移民子女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而且,学校领导和老师还专门到移民家庭的学生家里进行家访,了解移民子女的基本情况,还对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用,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在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掌握所学知识,任课老师还会利用双休日休息时间为他们补课,从生字到语法,不厌其烦,认真施教,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www.xing528.com)
移民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虽然塔里木河移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移民造成的文化冲突和生产水平的落差,势必导致移民心态的失衡以及其他社会问题,不利于移民工作的稳定和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主要问题有二:
(1)塔里木河移民自身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的长期性。一般而言,人的社会角色转换是受心理预期支配的。由于外迁移民的非自愿性,其社会角色,在某种程度可以说完全是被动的,而且具有水平移动的特征,利益驱动并不明显,与移民改变原有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的心理预期相差很远,因此,对未来社会角色的认同度较低,主观能动性较差。虽然移民对未来生活的预期比较有信心,对政府和安置地扶持措施的信任度较高,对搬迁具有积极的参与心理,对利益的损失表现出一定的容忍态度和牺牲精神,但是人类固有的恋土心态、等待心理、补偿心理及各种情况引起的不满心理与服从国家大局的心理交织矛盾、冲突激烈,由此引起外迁移民对其个人再社会化的认识不清楚,缺乏角色转换的自主意识,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很长一段时间转换不了“我是移民”,是“特殊公民”的身份意识。导致许多移民抱着观望、等待和依赖心理,认为既然是政府要他们搬迁的,安置和解决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自然就是政府的事。调查发现,移民不论生活困难,小孩生病都直接找移民办公室,不找村委会。拉帕安置地有一移民经营客运,但其车不符合要求,但他不管这些,“我是移民,我要找钱吃饭”,照开不误,镇政府为此做了大量工作还是不见效。因此,“移民心态”的存在对其社会角色转换影响很大,“特殊公民意识”及一些消极心态都不利于其社会角色转换。再者,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告诉我们,当一种文化试图进入或者渗透另一种文化时,两种文化就会产生强烈的碰撞,在碰撞中产生的变化或者变迁就是文化融合。人总是生活在一种比较固定的文化传统中,这种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由于长期生活在交通不便的地区,塔河移民的小农意识和自我封闭意识较为严重,思想观念也比较落后,所以移民后,势必会与当地的文化形成冲突,或者说文化震荡。而移民较高的自身文化保护意识和较弱的主动融合当地文化的意识的冲突又使得这种震荡漫长而复杂。有的移民不愿意学习汉语,认为会说维吾尔语就已经足够了,有学汉语的时间和精力不如睡睡觉、串串门;有的一开始对乡里的帮扶小组还产生抵触和不信任的心理,如此等等都成为移民融入当地社会的制约因素。
(2)塔里木河移民的管理工作的长期性。移民搬迁,特别是异地安置搬迁,不仅是物质生活环境的再造过程,更是精神生活环境的再造过程,而且物质生活环境的再造容易实现,而精神生活环境的再造却需要一个漫长甚至是痛苦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移民迁入陌生地,不仅要对这里的物质生活环境进行认同,更要对精神生活环境进行认同。认同物质生活环境所以较快,是因为看到房子比过去新,比过去大,比过去亮堂、干净、坚固;看到土地比过去肥沃、平坦;看到各种生活设施比过去方便,所以容易适应。而认同精神生活环境则不同,既有对原社区人际关系的怀念,又有对新社区内陌生居民的防范,这是造成适应过程比较长的原因之一。之二,移民的日常生活由对原社区人际关系的紧密依赖逐渐转向淡化,而对新社区的人际关系会由陌生、防范到逐步加大依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伴随这个适应、摩擦、再适应的过程,就是移民的心理调适期。在调适期中,移民自身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与附近村落的差异减小甚微,而且,移民的文化素质较低,法制观念淡薄,难免出现不稳定情绪和不理智行为,这在客观上都是可以理解的。在笔者的访问对象中,就有一位名叫艾山江的移民因为言语不和与邻村汉族村民发生斗殴,结果将人打伤,不但影响了移民的声誉,而且影响了社会治安和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所以在移民的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之三,移民自塔河迁出至安置地,世世代代都会在这里繁衍生息,因此,对移民的管理和服务需要持之以恒,以促进移民的社会整合,保证他们能够在这里安居乐业。
此外,移民生产技术水平低、缺乏必要的劳作技能,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支持,直到移民自己完全掌握技术,能够自力更生为止。但是因为受到的文化水平和语言的限制,这也是短期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一旦没有处理好,就会引发移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和敌对心理,产生许多不稳定因素,这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移民自身都是极为不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