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验布朗山之味:与曼糯邂逅

体验布朗山之味:与曼糯邂逅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曼糯寨全景普洱茶最值得玩味的,是它变化无穷的韵味。我们从景洪出发,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才进入浓密葱郁的布朗山的地界。它的全称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乡,是我国唯一的布朗族民族乡,生活在其中的布朗族人,是云南省9个“直过民族”之一。在当今的普洱茶市场里,布朗山的一些名寨,在价格上一直处于市场金字塔的顶端。曼糯寨子的古茶园,分布在村子周围,主要在村子南面的山坡上。

体验布朗山之味:与曼糯邂逅

曼糯寨全景

普洱茶最值得玩味的,是它变化无穷的韵味。这韵味与它的地理生态息息相关。要说起来,名山名寨的世界里,除了易武茶山的甜柔、勐宋茶山的均衡以外,最有代表性的风格,就是布朗山的浓强与刚猛了。

我们从景洪出发,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才进入浓密葱郁的布朗山的地界。一路上反复蜿蜒的盘山山路,很容易让人晕车。但即使是这样的路况,相比十几年前已经是好得太多了。在2006年以前,曼糯、曼新竜、老曼峨、老班章、新班章等如今这些赫赫有名的茶山村寨之间,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泥路。倘若正赶上云南每年8月、9月的雨季进山,你会经历一场极限体验——山里没有大路,唯一的山路也特别滑,而且旁边就是悬崖峭壁,人们开车进山要极其小心,否则极易酿成事故。

春天的茶芽

何以如此?因为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布朗山都是深山老林。它位于勐海县东南部,东与景洪市大勐龙镇交界,南和西均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70.1公里,西北与打洛镇毗邻,北与东北方向的连勐混镇。它的全称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乡,是我国唯一的布朗族民族乡,生活在其中的布朗族人,是云南省9个“直过民族”之一。也就是说,他们并未经历中国数千年来复杂的历史阶段演变,而是一步从原始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相伴而来的,就是这里村寨山民的教育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贫困面广且贫困度深——布朗山地区在各个方面都非常落后。

然而,这样的地方却拥有优越的古茶树资源。方圆1000多平方公里的布朗山,是西双版纳古茶园保留得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布朗族人是百濮[2]后裔。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国内有学者曾考证,布朗山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人类消耗的第一片茶叶,就是当地居民的祖先摘下来的。

布朗山的自然条件也适宜茶叶的生长:这里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受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气流影响,冬春季节受来自印度半岛的干暖西风气流控制,加之北部有哀牢山无量山的屏障作用,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这里的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平均海拔达1216米,年均降雨量1374毫米,年均气温18~21℃,可以说为云南大叶种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摇篮。

布朗山拥有栽培型古茶园9505亩,主要分布在班章、勐昂和吉良。在当今的普洱茶市场里,布朗山的一些名寨,在价格上一直处于市场金字塔的顶端。江湖传言这里是“土豪出没之地”,村寨里不少茶农家都是翻盖一新的院落,院里停的都是几十上百万的越野车,生活的富足一览无余。

老包把揉捻好的茶叶再次抖松

然而在贫穷落后的时代里,布朗山的村民们用上等的古树茶,只能换回粮食、盐巴和农具等生活必需品。人们穷得叮当响,住的是茅草屋,文化教育更是无从谈起。说到当年的情景,坐在我们对面的包崇吉,缓缓打开记忆的话匣:“我是汉族人,祖籍宣威,原本是景洪市东风农场的职工,职业是大货车驾驶员。我记得1996年由于缅甸的锰矿开采兴旺,我就跟着车队从东风农场来到布朗山,专门从缅甸往景洪这边拉矿石。因为布朗乡紧邻缅甸,是一个边境乡,这是我出入国门的一条必经之路。我就在这条路上初识了我的妻子,她是曼糯寨子里的布朗族人,我便到这里落地生根,组建了我的家庭。”

茶叶抖松后匀摊在簸箕上

为了爱情,老包结束了自己的驾驶员生涯,留在了当时还很落后的少数民族农村,他全心全意想找到一条更长远也更稳定的发家之路。靠山吃山,老包从2006年开始做茶。他解释自己朴素的动机是:“当年改制前的国营勐海茶厂,在勐海的每个乡都有一个收购点,那时候叫公社,我们就是把毛茶交到布朗山公社,拿到按2元钱1公斤结算的毛茶收购款。”2007年,一波突如其来的普洱茶行情让他惊呆了:“寨子里茶叶的价格突然飙升,干毛茶卖到了500元钱1公斤,要知道在2006年之前都是2元钱1公斤的价格。所以曼糯的村民突然间每家靠卖茶叶就多了几万元钱的收入,像做梦一样。而当时这里的人多数连布朗山的山门都没有迈出去过,想都不敢想有这么多钱摆在眼前,人们就都有点懵,不知道如何才能花掉这样一笔巨款。”

根据老包的回忆,布朗乡现在的公路,是到2009年才开始修的,所以这之前对市场的极度不敏感和信息的极度闭塞,让人们在马上到来的普洱茶风暴里又吃足了苦头。到了2007年5月底,茶叶行情一下子跌到了冰点,突然间就没有人再收毛茶了。老包多年来靠拉矿攒下的三十几万元积蓄,因为全部高价收购了茶叶,所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他也体会到了倾家荡产的心痛。但他依然看好茶叶未来的市场,也决心沉下心来,好好做茶。于是他跟弟弟借了几万元钱,重新开始自己的茶事业。而老包不知道的是,这场普洱茶的风暴影响的远不止像他这样身在山头的茶农。对那些真金白银砸了巨资的茶商和茶厂老板而言,这更是一次事业上的生死考验。

2008年9月,斗记普洱茶创始人陈海标进入了曼糯古寨。雨季里,他的车轮在泥泞的山路上不断打滑,几度遇险,费尽周折才来到了古茶园边的寨子。他肩头的压力,要比老包大上数十倍。但他已破釜沉舟,一意寻找优质的古茶园大树茶,为自己的精品普洱茶之途奠定牢固的基础。(www.xing528.com)

2008年和2009年这两年,是布朗山茶叶的低谷期,毛茶价格直到2010年才开始逐渐恢复,从两三百、五六百元钱1公斤逐渐攀升,一直到今天成为普洱茶市场高扬的一面旗帜。从低谷中挺过来的老包,在2012年修起了新的初制所,成为斗记普洱茶布朗山曼糯初制所的负责人。他家的新房也在2014年建造完毕,是如今寨子里最漂亮的农家小楼之一。

寨子南边山坡上的古茶树

说起茶园的情况,老包说带我们去走一走。曼糯寨子的古茶园,分布在村子周围,主要在村子南面的山坡上。森林中的古茶园,其他林木极少,古茶树都稀疏地生长在山坡草地上。它们的高度多在2米以上,半径有10多厘米。我在这些古茶树的背后,看到了村里正在重修的佛寺。

老包一边走一边向我介绍道:“整个曼糯寨子连大中小树现在有1万多亩茶园,全年下来产量在100多吨。寨子里有200多户人家,平均1户人家能有四五十亩茶园,像我家就有120亩。连续干旱两年后,2021年2月,终于连下了几天及时雨,我预计今年的普洱头春茶丰产又优质,而我这里估计在3月18日到3月底之间最为丰产。对了,你看那边,我们斗记普洱茶在寨子里有一些重点挂牌的古树单株,它们发芽比较晚,到时候会用来制作古树单株系列产品。”

老包紧接着提到了一个困扰他的问题——招季节工难。“疫情的原因,如今缅甸和老挝的采茶工人过不来,造成本地很大的临时用工缺口,而省内其他地区来的采茶工早已被其他山头寨子哄抢完。你看我们曼糯给工人的工钱是每人120元一天,老曼峨就给到150元,老班章还喊价200元。相比之下,他们更不在意价格高,因为他们的山头茶价格特别高。但这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晚上8点一过,老包的初制所里亮起了灯。他从下午就开始在这里处理当天收回来的鲜叶。时值3月中旬,茶叶尚未大量开采,所以当天他只用了7个工人,采回了几十公斤的鲜叶。当晚手工杀青的工作,则交由他的儿子包玉龙(布朗族名岩温儿)来完成。

作为寨子里屈指可数的大学生,21岁的小包干起体力活来却毫不含糊。他认真执行着父亲的指示和斗记普洱茶的生产规范。老包在边上看着锅温,同时紧盯着儿子的每一个动作,然后提出要求。他指着初制所的杀青锅和杀青机告诉我:“这些年,外地的茶企像斗记来了以后,这里的工艺水平提升很快。早年间曼糯寨子制茶的卫生条件和制茶技术特别差,炒茶也没有专用的锅,村民炒完菜了就炒茶那是常有的事,所以农民做茶的质量把控根本无从谈起。有人说当年的山头茶是烟味茶,其实反映的就是初制工艺欠缺的问题。现在可不一样了,像我们初制所用的这些杀青设备,都是斗记公司经过工艺试验后定制的,做出来的茶叶品质比手工铁锅杀青更稳定。”

当天的手工杀青由小包完成,老包在一旁监督指导

在介绍曼糯茶时,老包说它的特征是条索紧结较黑亮、汤色金黄明亮,同时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较强,具有布朗山区域浓强的风格特征。我们坐下来冲泡前一天制作的毛茶,总体的感受是汤感饱满厚实,滋味浓强鲜爽,入口苦重但回甘迅速,口感介于布朗山的两大标杆老班章茶和老曼峨茶之间(苦味比老曼峨茶轻一点,比老班章茶重一点),茶香纯正,杯底留香持久,生津绵长。

可想而知,这样浓酽风格的名山名寨茶,正是老茶鬼们的心头好,若假以时日,转化后的口感会更迷人。这也就难怪布朗山片区的普洱茶会拥有超强的人气基础,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价位了。从消费者角度看,正是这种与易武形成鲜明对比的浓烈与霸气,促成了“易武为后,布朗为王”的江湖地位。

富裕起来的村民盖的新楼房

夜渐渐深浓。茶香四溢的山村里,狗吠也渐渐停止,属于茶的故事却还在不断发生。人生的江湖,也如一道又一道的茶汤,高低起伏,起承转合,精彩纷呈。所以说,茶如人生,人生如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