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洲”,这是小说家对于江湖的描述。而在普洱茶的江湖里,从贡茶开始为世人所知的古六大茶山,正是这剑气纵横中的名门。它们自古代中国始,在王朝的兴衰和人类命运的更迭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孔明种茶的传说、改土归流的沉浮、茶马古道的铃音……都为这片热土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攸乐山,我的注意力是被春日里的茶香所唤醒的。之后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长得不高,但行动风风火火的中年汉子出现了。他伸手打起了招呼:“你好,我是洪涛,洪水的洪,波涛的涛。”声音抑扬顿挫,带着质朴的认真。这就是传说中的攸乐涛哥了。他的职业身份,是斗记普洱茶攸乐山初制所所长。
洪涛讲述,他的家族从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开始,就已经在攸乐山生活了。根据一份管理部门的数据论证,攸乐山古茶园有800~1200年的历史,这正好回溯到五代十国和北宋初年。作为土生土长的基诺族人,他们世代种茶、制茶,是一个以茶叶为生的民族。洪涛所在的村寨叫亚诺,1979年之前则叫龙帕,是整个攸乐山的核心古茶园所在地。茶园位于村寨东南部的楼斗山原始森林里,那是一片崇山峻岭,主峰海拔1691.6米,也是攸乐山的最高峰。
亚诺从有历史记载到现在,都是攸乐山47个自然村中茶园最多的地方。这里有古茶园2000余亩,古茶树40000多株,是名副其实的攸乐山古茶第一村。亚诺寨子的土壤为间杂风化沙石的酸性红壤土。茶园海拔为1200~1680米,大部分古茶树的基围为50~120厘米,树高多为1.5~3米。在这片攸乐山最大的原生态混生茶园里,到处是抬头望不到顶的古木,茶园茶树混生在其他古木树群中,具有无可比拟的生态优势。
西双版纳最美的原始雨林之路,通往攸乐古茶山
基诺族是世居于攸乐山的民族,也是国务院确认的我国第56个单一民族。基诺族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从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他们使用的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但没有文字。在漫长的历史阶段里,这个生活在西南边陲的民族,多以刻木、刻竹等方式来记数记事,以刀耕火种、采集渔猎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基诺族总人口数为23000多人,除了攸乐山以外,他们还散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勐旺、勐养、勐罕,以及勐腊县的勐仑、象明等地。
洪涛
洪涛的基诺族本名叫阿车扎,后来上小学时,老师为他起了更好记的汉名,自此后全家人也就跟着他改姓为洪。生性幽默的洪涛说到这里,摆了一摆手,咳了两声:“不晓得跟名字有没有关系,反正这个山里老是会发洪水,你看光我的亲戚家这个鱼塘就修了三次,每次修都要花上五六万块钱呢。”
洪涛说的鱼塘,是云南茶山的另一道景观——很多少数民族都会在自家的茶地里陡峭的山窝处,堵挖一个鱼塘,鱼塘里养殖的鱼既可以作为全家人的口粮,也可以拿出去卖。生态优越的古茶山,所产的鲜鱼、蜂蜜、山货等等,都是城里的抢手货,也是山里人除茶叶外的收入来源。
在2020年严峻的全球疫情期间,当城市的人们“宅家”兴叹时,山里的茶农却活得悠然自得,因为靠山吃山、自给自足,他们在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里,挖山药、割蜂巢蜜、采野果、抓鱼……兴致来了,一家人自己动手烤鱼、烤肉、烤玉米……不靠手机、不靠电视,山里人过着千百年来传承不变的有滋有味的生活。这样的场景,正像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的动人描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对桃花源的向往与追求,一直根植于中国人精神的最深处。古六大茶山的故事,其实是一部浩瀚跌宕的传奇。根据清代《云南通志》的记载,攸乐古茶山最兴旺时,茶园覆盖着整个攸乐山,历史上茶叶最高产量达2000担以上,位居古六大茶山之首。这里地处无量山脉的山区地带,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海拔为575~1691米,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是云南大叶种茶的中心产地,同时,它又是古六大茶山中唯一不在勐腊县境内的茶山。
茶在基诺语中被称为“啦博”。“啦”是依靠,“博”是芽叶,其意就是赖以生存的芽叶。基诺族人跟云南很多的少数民族一样,奉孔明为茶神。据说基诺族的祖先曾随孔明南征,因途中贪睡而被“丢落”,进而以“丢落”附会为“攸乐”,这就是“攸乐”山名的来源。这些人虽不再被孔明收留,但为他们的生存计,孔明赐他们以茶种,让他们好好种茶,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下去。这是一个美好的传说,虽不可考,却说明攸乐山的茶叶像基诺民族的发展历史一样久远。
亚诺寨子的大门
历史上的攸乐山其实并不制作紧压茶。清代从贡茶开始繁荣兴旺的二百年古六山茶史里,攸乐山没有出现过像易武那样的茶庄、茶号,基诺族人也不做七子饼茶,而是主要提供大叶种晒青毛茶给倚邦、易武、景洪等地的茶庄去加工。英国传教士、旅行家克拉克著于1886年的地理记录《贵州省和云南省》一书中,曾详细记载东印度公司在大吉岭和加尔各答均设立中国茶叶代办处,管理倚邦和攸乐产的茶。这也说明攸乐山的茶最迟至清道光年间,已销到印度和欧洲。
清雍正元年(1723年),满族镶蓝旗人鄂尔泰任云贵广西总督,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土归流”政策,并在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正式设立普洱府。普洱府将边疆地区的茶盐贸易掌握在手中,从而牢牢扼住了此地众多民族的生活命脉。为了保障攸乐山的贡茶不外流,更为了方便征收茶叶税捐、打击当地原来的土司政权,普洱府以制止“夷民滋事”为名,在攸乐山的茨通老寨,设置了管理古六大茶山的攸乐同知府,并派五百兵丁驻防。(www.xing528.com)
在《云南通志》里,攸乐同知府管辖的地域是“东至南掌国(老挝)界七百五十五里,西至孟连界六百里,南至车里(景洪)界九十五里,北至思茅界四百四十二里”,差不多是今天一个自治州的大小。起初清政府计划以攸乐山为中心,对六大茶山地区进行深度的开发拓展。但过多的苛捐杂税和盘剥压榨,使得少数民族忍无可忍,攸乐山一带连年发生起义。原来管理此地的傣族土司,也起来抵制和反抗清政府。在连年纷争之后,到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清政府才不得不将攸乐同知府移到了思茅。
茶山起义使得人口本来不多的基诺族人伤亡惨重。但谈及这段沉重的历史,生性乐观的洪涛说:“没有过去,就不懂得今天的美好。就像我们小时候,家里特别穷,住的是茅草房,吃不饱也穿不暖,大山外面是什么世界,从来都想象不到。”在当时经济不发达的云南,居住在原始森林里的基诺族人,生活原始而窘迫。
攸乐大树茶
但基诺族人有世代做茶的手艺,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实行计划经济的时期里,村民们在家做茶,再把茶叶卖给国营的外贸公司。“我记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茶叶的价格才五六毛钱一公斤。印象里茶叶是分十个等级,从特级茶到九级茶,就算是特级茶,也不过一块多钱一公斤。”
1989年,21岁的洪涛高中毕业,山村困苦,他觉得干农活一辈子都难以脱贫,就买了辆农用客运车,办了营运证,在农村跑起了客运。客运路线是从攸乐山的老家到景洪市区。足足跑了七年后,他又开了个路边加水站,为大货车提供加水服务。也正是在加水站,洪涛得以和来自天南海北的客人交流信息。头脑灵活的他,意识到对自己来说只是生活必需品的茶叶,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外地客人关注的对象。他决定回到茶山创业。
2003年开始,洪涛带着家人全身心投入到了茶叶里。2005年时,他见到了从广州来的陈海标。这个戴着一副眼镜、高瘦斯文、语速平缓的南方人,非常认真地审视山上的一切,对洪涛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务实又专业,简明扼要,又无所不包,洪涛心里不禁暗暗佩服。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沟通,两人决定合作做茶。
“我跟标哥是从2005年开始办初制所的,原址不在这个地方。2012年,我们建好新厂房搬过来。我记得很清楚,厂房是在那一年的4月17日正式投入生产的。”洪涛接着介绍。现在来山上的人,除了茶商和茶叶的发烧友,普通游客也多起来了。游客们对基诺族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也会尝试这里的普洱茶并带回家。他不无憧憬地说:“基诺族这几年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了,可能再过五年,你们再看到的,就是一个更开化、更富裕的基诺村寨。”
掩映在绿荫丛中的斗记攸乐山初制所
在洪涛负责的斗记普洱茶攸乐初制所,春茶季一天要做一吨左右的鲜叶,多的时候有两三吨。由于斗记对茶叶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所以洪涛在春茶生产的那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他得一门心思地扑在茶山和初制所里,严控每一道质量关。由于斗记对原料的要求,是只采海拔1200~1680米区域的茶叶,他就要让工人从自己的寨子出发去采茶,而最遥远处有十几公里路程,必须准备干粮。云南少数民族的农忙特色午饭,是用芭蕉叶包着干饭上山,中午就着自家的酱腌菜解决一顿。
“春茶价格现在按树龄区别很大,攸乐山古树茶高的能达到5000元每公斤,所以祖祖辈辈以茶为生的基诺族人,现在是赶上了好时候。”从1994年起当过二十年村支书的洪涛告诉我,2019年上半年时,云南省政府已经宣布基诺族这个“直过民族”实现了整体脱贫,从前的原始社会,成了今天的小康茶村。因为家家户户都有古茶园,所以村里的137户人家,几乎每家都盖了新房子,买了越野车。
宽敞洁净的初制所大院
饭后,洪涛坐下来开始泡茶,带我们领略攸乐茶的口感。蒸腾的茶香在室内升起,像这古茶山的气韵一样悠长。喝上一口,发现它的香型、口感与易武山一脉的风格相似,但舌面收敛感略强于易武茶,回甘极好,水柔而香扬。总体说来,这是一款苦涩与甜柔比例相对均衡的茶,适口度高,能被绝大多数的茶友所喜爱。这也就难怪从2005年以后,攸乐大树茶就以它系出名门的身份,得到普洱茶江湖中人的一致认可了。
人在攸乐山,不知不觉已然忘了时间的流逝。沉浸在一泡由千万年茶树精华而凝成的山野芳韵里,我低低吟诵:“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