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臭氧层破坏及防治对策

臭氧层破坏及防治对策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臭氧层被破坏臭氧是地球大气中的微量气体,它的形成原因是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图5.82006年9月测定的南极上空已知最大的臭氧层空洞臭氧层被破坏的原理臭氧层被破坏的原理如图5.9所示。图5.9臭氧被破坏的原理平流层中臭氧的总量取决于上述光化学的过程。一个氯原子大约能和十万个臭氧分子作用,如果乘以每年人类向大气释放的氟利昂的量,可以想象其对臭氧层的破坏有多严重。

臭氧层破坏及防治对策

臭氧层(Ozone Layer)是大气层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 km的高处。若把臭氧层的臭氧校订到标准情况,则其厚度平均仅为3 mm左右。臭氧含量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不同。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裨益。

(1)臭氧层的作用

生活中,臭氧有净化、灭菌、保鲜、美容、除臭等众多功能,对人类生活有很大帮助。而大气中的臭氧层对人类非常重要,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作用:

①保护作用。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波长小于300 nm的紫外光,仅让长波紫外光UV-A和少量中波紫外光UV-B辐射到地面,长波紫外光对生物体的伤害比中波、短波紫外光小得多。也就是说,臭氧层犹如防护服,保护人类、动植物免受短波紫外线的伤害,保护地球生物得以生存繁衍

②加热作用。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使大气温度升高,使大气温度在高度为50 km左右有个峰值,地表15~50 km有个升温层。正因为有了臭氧,才有了平流层的存在。由于臭氧的高度分布,大气温度分布对大气循环有重要影响。

③温室气体的作用。臭氧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在平流层底部和对流层上部,即使这一高度气温很低,臭氧的作用也非常重要。若这一高度臭氧减少,会使地面气温下降。

(2)臭氧层被破坏

臭氧是地球大气中的微量气体,它的形成原因是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90%以上的臭氧存在于平流层。它吸收对DNA有害的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以屏蔽地球表面生物不受紫外线侵害。不过,随着人类活动,特别是氟氯碳化物(CFCs)等人造化学物质被大量使用,很容易破坏臭氧层,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臭氧在南北两极上空的下降幅度最大。在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稀薄区,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臭氧空洞”(见图5.7)。

图5.7 在不禁止生产氟利昂的情况下,NASA对臭氧层被消耗的预测

最早正式公布南极臭氧层破洞的是英国南极勘测局的科学家在1985年5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他们观测的破洞比以前估计的要大得多,在科学界引起了震惊。与此同时,卫星测量也显示出同样的结果。后来,英国的卫星“雨云7号”探测出该空洞的面积和美国的面积一般大。在北极和欧洲上空,科学家们也发现了臭氧层受到侵蚀的现象,形成了臭氧稀薄区域。

1985年,英国科学家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春天南极上空有近95%的臭氧被破坏,臭氧浓度减少约30%。从地面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就像形成一个“洞”,直径可达上千千米,命名为“臭氧洞”。卫星观测结果显示,此洞的面积有时比美国的国土面积还大。1998年“臭氧洞”的面积比1997年约增大15%,大约是3个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

随着《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严格执行,破坏臭氧层的气体释放趋势得到缓解。联合国环境署从1981年开始关于臭氧层的科学评价报告,主要依据卫星观测结果,2007年的报告显示,臭氧层破洞正在逐步萎缩(见图5.8)。2008年,氯原子等值气体(EECI,相当氯+45~60倍的溴)已经下降了10%;2015年,南极臭氧层破洞已明显减少,破洞全部恢复恐怕要到2050年才能实现,预计到2024年才可能测定出臭氧层的恢复情况,到2060—2075年才有可能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

图5.8 2006年9月测定的南极上空已知最大的臭氧层空洞

(3)臭氧层被破坏的原理

臭氧层被破坏的原理如图5.9所示。臭氧层中有3种氧的同素异形体参与循环:氧原子(O)、氧气分子(O2)和臭氧(O3),氧气分子在吸收波长小于240 nm的紫外线后,被光解成两个氧原子,每个氧原子会和氧气分子重新组合成臭氧分子。臭氧分子会吸收波长为200~310 nm的紫外线,会分解为一个氧气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最终氧原子和臭氧分子结合形成两个氧气分子。

图5.9 臭氧被破坏的原理

(www.xing528.com)

平流层中臭氧的总量取决于上述光化学的过程。臭氧会被一些游离基催化形成氧气而消失,主要的游离基有羟自由基(·OH)、一氧化氮游离基(NO·)、氯原子(Cl·)和溴原子(Br·)。这些游离基有自然生成的,也有人为造成的,其中,氢氧基和一氧化氮主要是自然产生的,而氯原子和溴原子则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主要是一些人造物质,如氟氯烃和氟利昂。这些人造物质比较稳定,释放到大气中后,不会分解,而到平流层后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则会分解,成为游离状态。

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ν为电磁波的频率。游离氯和溴原子通过催化作用,会消耗臭氧。一个氯原子会和一个臭氧分子作用,夺去其一个氧原子,形成ClO,使其还原为氧气分子,而ClO会进一步和另外一个臭氧分子作用,产生两个氧气分子并还原成氯原子,然后继续和臭氧作用。

这种链式催化作用导致臭氧的进一步被消耗,直到氯原子重新回到对流层,形成其他化合物而被固定,如形成氯化氢或氮氯化合物等,这一过程大约持续两年时间。溴原子对臭氧的消耗甚至比氯原子更严重,好在溴原子的量比较少。其他卤素原子,如氟和碘也有类似的效应,不过氟原子比较活跃,很快就能和水以及甲烷作用形成不易分解的氢氟酸,碘原子甚至在低层大气中就被有机分子俘获,这两种元素对臭氧的消耗没有重要的作用。一个氯原子大约能和十万个臭氧分子作用,如果乘以每年人类向大气释放的氟利昂的量,可以想象其对臭氧层的破坏有多严重。

(4)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

臭氧层被破坏或地球失去臭氧层,会造成严重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①臭氧层的破坏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紫外线能促进合成维生素D,对骨组织的生长、保护均起有益作用。但紫外线(200~400 nm)中的紫外线B(即UV-B,280~320 nm)的过量照射会诱发皮肤癌白内障、免疫系统疾病等。据估计,平流层的O3减少1%(即UV-B增加2%),皮肤癌的发病率会增加4%~6%,将会造成全球年死于皮肤癌的人数增加5 000人。在长期受太阳照射地区,50%以上的浅色皮肤人群的皮肤病是阳光诱发的,且肤色浅的人比其他人群更易患阳光诱发的皮肤癌。此外,紫外线还会导致皮肤的过早老化。

②臭氧的破坏会对植物产生影响。最近,科学家开展了对200多种植物增加紫外线照射的实验,结果显示,秧苗比有营养机能组织(如叶片)对紫外线更敏感,试验所用90%的植物是农作物,有2/3的植物对紫外线表现出敏感性,其中,大豆、豌豆等豆类,南瓜丝瓜瓜类,西红柿、白菜等对紫外线特别敏感,而花生、小麦等作物具有较好的抵御能力。一般情况下,紫外辐射会导致植物的叶片变小,减少阳光捕获,减小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会造成生成率下降。紫外辐射会使作物更易受杂草、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降低。同时,UV-B还会改变某些植物的再生能力和产物质量,这种变化的长期生物学意义(尤其是遗传基因的变化)是相当深远的。

③臭氧的破坏对水生系统产生影响。UV-B的增加,对水生系统产生潜在危险。大多水生植物贴近水面生长,这些小型浮游植物处于海洋生态食物链最底部,其光合作用最易被削弱(约60%)。增强的UV-B还可消灭水中微生物,杀死幼鱼、小虾和蟹,从而引起淡水生态系统的变化,并因此减弱水体的自然净化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在O3量减少9%的情况下,约有8%的幼鱼死亡。

虽然表面上臭氧的破坏和温室效应没有直接关联,但有间接关系。温室效应主要是由温室气体产生的,如二氧化碳、甲烷。它们在太阳照射时,阳光可以穿透并照射进来,同时它们也吸收热量。在太阳无法照射到的时候,它们又释放热量,阻止地球的热量散发到太空中。

除了上述危害外,臭氧破坏所带来的其他危害仍在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中。地球生态系统是个环环相扣的整体,任何子系统的变化和破坏都会引发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广泛地来讲,若臭氧层全部被破坏,太阳紫外线将会杀死所有地球生命,人类也面临“灭顶之灾”,地球将成为没有任何生命的不毛之地。

(5)人类的对策

由以上分析可知,是人类自己的活动使人类陷入尴尬境地。正是人类为满足眼前的一时物质需求,不惜破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产了诸如氟利昂、哈龙之类的有害物质,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自发行动起来,为自身健康,为子孙后代不遗余力地努力着。

犹如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女娲补天”,人类已经开始了全球联动的“补天”行动。为了保护臭氧层免遭破坏,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欧洲的维也纳、北美洲的蒙特利尔,到亚洲的北京,为了一个坚定的目标——恢复臭氧层的原貌而共同努力,国际上保护臭氧层的行动已持续了30余年。

①建立国际间和各国的臭氧层保护法律约束机制,控制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国际上先后通过了《关于臭氧层保护计划》《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根据公约“共担责任但又有区别”的原则,联合国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明确了消耗臭氧层使用的时间限制,并建立了意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履约的多边基金。由此,破坏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消费逐年减少,臭氧空洞正在得到有效控制。我国于1991年6月签署了《议定书》的伦敦修正案,目前《议定书》的缔约方已达168个。1994年第52次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我国正在为实现《议定书》规定的指标而努力,制定并实施了20余项有关保护臭氧层的政策。这对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浓度及保护臭氧层具有重要意义。

②加强氟利昂代用品的研究开发力度。氟利昂替代品的开发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目前主要包括含氢的氟利昂,其在到达臭氧层之前的对流圈被分解。或者用不含氯的氟利昂,如F32、F215、F134a和F143等,即使它们到达臭氧层也不会产生破坏作用。有的替代品则是不含F和Cl的有机物,如精制的石油气和二甲醚、烷烃、氮气、二氧化碳等。此外,回收和分解氟利昂的研究工作也正在进行。在我国,无氟冰箱、无氟空调正在走进千家万户,人们正以自己的行动推动人类社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

③提高对保护臭氧层的认识,牢固树立环境意识。尽管人类企图寻找另一个与地球相近、可供人类生存的星球,但不得不承认地球仍然是人类的唯一家园,人离开地球将无法生存。人类必须善待地球、善待自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强调发展的速度与数量。相反,应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强调资源的持续利用,认识臭氧层的作用,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共同维护地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