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塑料外壳断路器的厂家、型号和应用范围全解析

塑料外壳断路器的厂家、型号和应用范围全解析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塑壳式断路器的生产厂家和型号规格很多,应用范围也各不相同。在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电路中,塑壳式断路器通常用作电动机的后备保护,一般并不用作电动机起动的主开关。图2-5 DZ20系列塑壳式断路器型号及其含义DZ20系列塑壳式断路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10。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塑壳式断路器品牌很多,型号规格繁杂。NM1系列塑壳式断路器的脱扣器方式及附件代号见表2-11。NM1系列塑壳式断路器的外部附件。

塑料外壳断路器的厂家、型号和应用范围全解析

塑料外壳式(简称为塑壳式)断路器是断路器家族中有别于万能式断路器的另一类低压电器。它具有体积较小、安全防护等级较高,甚至可以不依赖开关柜独立安装等优点。在配电网络中,用来分配电能和保护线路及电源设备免受过载、短路、欠电压等故障的损坏,同时也能作为电动机的不频繁起动及过载、短路、欠电压保护。

塑壳式断路器的生产厂家和型号规格很多,应用范围也各不相同。在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电路中,塑壳式断路器通常用作电动机的后备保护,一般并不用作电动机起动的主开关。

1.DZ20系列塑壳式断路器

DZ20系列塑壳式断路器主要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流为16~1250A、额定绝缘电压为660V、额定工作电压为380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中,作为分配电能和线路及电源设备的过载、短路和欠电压的保护,其中Y型额定电流至400A和J、G型额定电流至225A的断路器也可作为保护电动机用。在正常情况下,断路器可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或电动机的不频繁起动之用。

本系列派生的透明塑壳式断路器,盖子采用新型透明耐高温、高强度聚酯碳酸酯材料制作而成,可直观判断触头的通断状态,应用更加方便。

该系列断路器的型号及其含义如图2-5所示。

978-7-111-42148-1-Chapter02-18.jpg

图2-5 DZ20系列塑壳式断路器型号及其含义

DZ20系列塑壳式断路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10。

断路器的内部附件和外部附件可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内部附件可有分励脱扣器、欠电压脱扣器、辅助触头和报警触头。

分励脱扣器的额定控制电源为交流50Hz,220V、380V,或直流24V,在70%~110%的额定控制电源电压下断路器能可靠断开。

表2-10 DZ20系列塑壳式断路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978-7-111-42148-1-Chapter02-19.jpg

当电压下降甚至缓慢下降到额定电压的35%~70%的范围内,欠电压脱扣器应动作;在低于脱扣器额定电压的35%时,欠电压脱扣器应能防止断路器闭合;在电源电压不小于85%时,欠电压脱扣器应能保证断路器可靠闭合。欠电压脱扣器的额定值为交流50Hz、220V、380V。装有欠电压脱扣器的断路器,只有在脱扣器通以额定电压的情况下,断路器才能进行再扣及合闸操作。

断路器的辅助触头额定工作电压为380V,工作电流可达交流3A。

报警触头在断路器正常分合闸时不动作,只有在自由脱扣或故障跳闸后触头才改变原始位置。

断路器的外部附件有电磁铁或电动机操作机构。带电动操作机构的断路器脱扣跳闸后,电动操作机构必须使断路器再扣,然后才能合闸。

2.NM1系列塑壳式断路器

NM1系列塑壳式断路器是正泰集团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开发的新型断路器,适用于交流50Hz/60Hz、额定绝缘电压至800V、额定工作电压至690V、额定电流至1250A的配电网络中,用来分配电能和保护线路及电源设备免受过载、短路、欠电压等故障的损害。同时也能作为电动机的不频繁起动及过载、短路、欠电压保护。断路器按其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的高低,分为S型(标准型)、H型(较高型)、R型(限流型)三类。它具有体积小、分断能力高、飞弧短等特点。

(1)NM1系列塑壳式断路器的型号组成。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塑壳式断路器品牌很多,型号规格繁杂。国内大公司产品的型号中往往带有企业代号,而国外品牌更带有自身的企业特色,有的企业品牌型号甚至具有相应的知识产权,如施耐德公司NS系列、西门子公司3VL系列、ABB公司Tmax系列、GE公司Record plus系列、默勒公司NZM系列、凯马公司G系列、三菱公司WS系列等塑壳式断路器。这些产品除了具备高性能、电子化、智能化、模块化、组合化、小型化特征外,还增加了可通信、高可靠性、维护性能好、符合环保要求等特征。特别是新一代产品能与现场总线系统连接,实现系统网络化,使低压电器产品功能发生了质的飞跃。

NM1系列塑壳式断路器的型号是正泰公司按照JB/T 2930—2007的规定制定的,与本章第一节介绍的“低压电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略有差异。NM1系列塑壳式断路器的型号及其含义如图2-6所示。

(2)NM1系列塑壳式断路器的内部附件。断路器的内部附件和外部附件根据用户需要安装。

内部附件分励脱扣器,其额定控制电源电压为交流50Hz,230V,400V;直流110V、220V、24V。在70%~110%的额定控制电源电压下操作分励脱扣器,断路器应能可靠断开。

978-7-111-42148-1-Chapter02-20.jpg

图2-6 NM1系列塑壳式断路器的型号及其含义

注:四极断路器的中性电极(N)的型式分为四种:

A型:N极不安装过电流脱扣元件,且N极始终接通,不与其他三极一起合分。

B型:N极不安装过电流脱扣元件,且N极与其他三极一起合分(N极先合后分)。

C型:N极安装过电流脱扣元件,且N极与其他三极一起合分(N极先合后分)。

D型:N极安装过电流脱扣元件,且N极始终接通,不与其他三极一起合分。(www.xing528.com)

欠电压脱扣器:当电压下降甚至缓慢下降到额定电压的35%~70%范围内,欠电压脱扣器应动作;在低于脱扣器额定电压的35%时,欠电压脱扣器应能防止断路器闭合;在电源电压等于或大于额定电压的85%时,欠电压脱扣器应能保证断路器可靠闭合。欠电压脱扣器的额定值:交流50Hz、230V、400V,直流110V、220V。装有欠电压脱扣器的断路器,只有在脱扣器通以额定电压的情况下,断路器才能再扣及合闸。

辅助触头:断路器的辅助触头分为两组,每组辅助触头电气上不分开。辅助触头的额定工作电压可达交流380V、电流可达3A。

报警触头:断路器在正常合分闸时报警触头不动作,只有在自由脱扣或故障跳闸后才改变原始位置。

NM1系列塑壳式断路器的脱扣器方式及附件代号见表2-11。

(3)NM1系列塑壳式断路器的外部附件。NM1系列断路器的外部附件可有电动操作机构、手动操作机构和两台断路器的机械联锁机构等,其中电动操作机构的类别见表2-12。

表2-11 NM1系列塑壳式断路器的脱扣器方式及附件代号

978-7-111-42148-1-Chapter02-21.jpg

表2-12 NM1系列塑壳式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

978-7-111-42148-1-Chapter02-22.jpg

注:带电动操作机构的断路器脱扣跳闸后,必须使断路器再扣,然后才能合闸。

3.TGM1L系列塑壳式漏电断路器

TGM1L系列漏电断路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主要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绝缘电压为800V、额定工作电压为400V、额定电流为630A及以下的电路中,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提供间接接触保护,也可以用来防止电动机等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产生接地故障电流而引起的火灾危险,并可用来对电路的过载、短路和欠电压进行保护,也可作为电路的不频繁转换之用。它具有体积小、分断能力高、飞弧距离短、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及分断时间可调等优点,同时具有漏电报警不脱扣或漏电报警脱扣功能。

(1)TGM1L系列漏电断路器的型号组成。TGM1L系列漏电断路器的型号及其含义如图2-7所示。

978-7-111-42148-1-Chapter02-23.jpg

图2-7 TGM1L系列漏电断路器的型号及其含义

TGM1L系列漏电断路器的脱扣器方式及附件代号见表2-13。

表2-13 TGM1L系列漏电断路器的脱扣器方式及附件代号

978-7-111-42148-1-Chapter02-24.jpg

(2)结构与工作原理。TGM1L系列漏电断路器主要由操作机构、过电流脱扣器、触头、灭弧室、零序电流互感器、电子组件板、漏电脱扣器、试验装置等组成,安装在一个塑料外壳内。当被保护电路中有漏电或人为触电,且剩余电流达到整定值时,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就输出一个信号,经电子组件板放大,使漏电脱扣器动作切断电源,起到漏电保护或触电保护作用。

(3)主要技术参数。TGM1L系列漏电断路器的基本规格和技术参数见表2-14。

表2-14 TGM1L系列漏电断路器的基本规格和技术参数

978-7-111-42148-1-Chapter02-25.jpg

用作短路保护的瞬时脱扣器整定电流值为10In,具有±20%的准确度。

电动操作机构,应在额定控制电源电压的85%~110%的任意电压值时,均能保证断路器可靠动作。

分励脱扣器,应在额定控制电源电压的70%~110%的任意电压值时,操作分励脱扣器均能使断路器可靠动作。

欠电压脱扣器,当电源电压在额定控制电源电压的35%~70%时,欠电压脱扣器应动作。当低于额定电压的35%时,欠电压脱扣器应能防止断路器闭合;当电源电压等于或大于额定电压的85%,且欠电压线圈在断路器合闸前已经接有该电压时,断路器应能可靠合闸。

TGM1L系列漏电断路器的机械和电气寿命见表2-15。

表2-15 TGM1L系列漏电断路器的机械和电气寿命

978-7-111-42148-1-Chapter02-26.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