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BPSK还是QPSK,其调制信号都可以表示为
式中,g(t)为信号包络波形,理论上为矩形波,幅度为1;Ts为码元时间宽度;ωc为载波角频率;ϕn为第n个码元对应的相位,对于BPSK有两种取值,对于QPSK有4种取值。
这样的调制信号也可以表示为正交形式,即
式中,an=cosϕn;bn=sinϕn;;
。
数字相位调制信号的功率谱如图4-1所示,图中给出了信息速率相同时,2PSK和4PSK信号的单边功率谱。可以看出,4PSK的功率谱主瓣窄,因此频带利用率较高。
QPSK的每个码元含有2比特的信息,用a、b代表这两个比特,则共有4种组合,即00、01、10和11。它们和相位ϕn之间的关系通常都按格雷(Gray)码的规律变化,如表4-1所示。表中给出了两种编码方式,其矢量图如图4-2所示。
图4-1 数字相位调制信号功率谱
表4-1 QPSK编码规则
图4-2 QPSK信号矢量图(www.xing528.com)
a)BSPK b)QPSK
对于BPSK,可以看成是QPSK的简化,即每个码元含有1比特信息,在表4-1中,ab仅采用其中的两种组合,即00和11。
由于BPSK是QPSK的简化,所以调制器可以使用同一种方案来实现。调制器的方框图如图4-3所示。图中,输入的串行二进制信息序列经过串-并转换,分成两路速率减半的序列,再由脉冲发生器产生双极性二电平脉冲信号I(t)和Q(t),映射规则为“1”→“+1”,“0”→“-1”。然后对cosωct和sinωct进行调制,相加后便得到如图4-2所示的BPSK或QPSK信号。不过,对于BPSK信号要注意一点,其串—并转换前后的速率不发生变化。
图4-3 QPSK信号产生方法
上述的调制方案被称为绝对相移键控,为了提高系统性能,一般解调时会采用相干解调。但是相干解调在载波恢复的时候会出现相位模糊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会使用差分相移键控,即用前后码元的相位差来表示数字信息。
四进制DPSK通常记为QDPSK。参考图4-4所示的DQPSK信号编码的规则,可以写出DQPSK信号编码规则,如表4-2所示。表中∆ϕn是相对于前一相邻码元初相的相位变化。当然,对于DBPSK,只需使用两种载波变化就可以了,即0°和180°。
表4-2 DQPSK信号载波相位编码逻辑关系
图4-4 DQPSK信号矢量图
a)∆ϕ=0° b)∆ϕ=90° c)∆ϕ=180° d)∆ϕ=-9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