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关学术资源探索:1.2.4的优质内容推荐

相关学术资源探索:1.2.4的优质内容推荐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AFLW人脸数据库包括约2.5万张人脸图片,其中59%为女性,41%为男性,大部分图片是彩色,只有少部分是灰度图片。一年一度的CVPR被公认为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国际最高级别会议。ICPR是模式识别领域最具权威的国际会议,每两年举办一届。2004年举办的第17届模式识别国际会议组织了人脸认证竞赛,是国际上公认的客观评价人脸识别最新技术研究状况的竞赛。

相关学术资源探索:1.2.4的优质内容推荐

人脸研究需要用到大量的人脸图像,人脸数据库人脸识别算法研究、开发、评测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人脸数据库有:

1)MIT人脸数据库:由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建,包含16位志愿者的2592张不同姿态、光照和大小的面部图像。

2)CMU PIE人脸数据库: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创建,PIE就是Pose(姿态)、Illumi-nation(光照)和Expression(表情)的缩写,包括来自68个志愿者的41368张面部图像,其中包括了每个人的13种姿态条件、43种光照条件和4种表情下的照片,这些姿态和光照变化图像也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采集的。现有的多姿态人脸识别的文献基本上都是在CMU PIE人脸数据库上测试的。

3)Yale人脸数据库:由耶鲁大学计算视觉与控制中心创建,包括15位志愿者的165张图片,包含光照、表情和姿态的变化。此外,耶鲁大学还创建了用于光照和姿态问题的建模与分析的人脸数据库,包括了10人的5850幅多姿态、多光照的图像。其中的姿态和光照变化的图像都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采集的,主要由于采集人数较少,该人脸数据库的进一步应用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其网址为http://cvc.yale.edu/projects/yalefaces/yalefaces.html。

4)FERET人脸数据库:由美国国防部的FERET项目创建的,包含14051张多姿态、光照的灰度人脸图像,是人脸识别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人脸数据库之一,其中的多数人是西方人,每个人所包含的人脸图像的变化比较单一。

5)AR人脸数据库:由西班牙巴塞罗那计算机视觉中心建立,包含116人的3288幅图像。采集环境中的摄像机参数、光照环境、摄像机距离等都是严格控制的。其网址为http://rv11.ecn.purdue.edu/v1/ARdatabase/ARdatabase.html。

6)ORL人脸数据库:由剑桥大学AT&T实验室创建,包含40人的400张面部图像,部分志愿者的图像包括了姿态、表情和面部饰物的变化。该人脸数据库在人脸识别研究的早期经常被人们采用,但由于变化模式较少,多数系统的识别率均可以达到90%以上,因此进一步利用的价值已经不大。其网址为http://www.uk.research.att.con/facedatabase.html。

7)AFLW人脸数据库:由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计算机图形与视觉研究所创建,是一个在自然光条件下拍摄的不同姿态、视角、种族、年龄、性别的大规模人脸数据库。AFLW人脸数据库包括约2.5万张人脸图片,其中59%为女性,41%为男性,大部分图片是彩色,只有少部分是灰度图片。数据库中每个人脸上都标注了21个特征点,共计约38万个特征点。该数据库适用于人脸识别、人脸检测、人脸对齐等方面的研究。其网址为https://lrs.icg.tugraz.at/research/aflw。

8)MORPH人脸数据库: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威尔明顿分校创建,数据库里包含了12938人16~77岁共52099张人脸图片,每个人拥有若干张人脸图片。图片类型为彩色,分辨率为120×126像素,主要可用于人脸迁移的研究。其网址为https://ebill.uncw.edu/C20231_ustores/web/store_main.jsp?STOREID=4。

9)PF01人脸数据库:由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创建,包含103人的1751张不同光照、姿态和表情的面部图像,志愿者以韩国人为主。

10)XM2VTS人脸数据库:由英国萨里大学创建,包含了295人在4个不同时间段的图像和语音视频片断。在每个时间段,每人被记录了2个头部旋转的视频片断和6个语音视频片断。

11)BANCA人脸数据库:该人脸数据库是欧洲BANCA计划的一部分,包含了208人、每人12幅不同时间段的面部图像。

12)CAS-PEAL中国人脸图像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银晨科技面像识别联合实验室负责建立,共采集并整理了1040位志愿者的99450幅人脸图片。CAS-PEAL人脸图像数据库中的所有图片分为姿态变化、表情变化、饰物变化、光照变化、背景变化、距离变化、时间跨度变化等7种变化模式子库,这7种变化模式中又以姿态(Pose)变化、表情(Expression)变化、饰物(Accessory)变化和光照(Lighting)变化4种为主(故简称为PEAL)。各个变化模式子库均可以与姿态变化子库进行组合,以满足研究工作中的不同需求。

国际上,关于人脸或表情识别方面的国际会议有很多,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

1)CVPR: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一年一度的CVPR被公认为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国际最高级别会议。

2)FGR:人脸与姿态自动识别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utomatic Face and Gesture Recognition),1995年在瑞士的苏黎士举办第一届人脸与姿态自动识别国际研讨会(IWAFGR),1996年在美国举办了第二届,改为IEEE的人脸与姿态自动识别国际会议(FG或FGR),之后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举办了七届,内容越来越丰富而深入,影响越来越广泛。

3)ICPR:模式识别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ttern Recognition)。ICPR是模式识别领域最具权威的国际会议,每两年举办一届。2004年举办的第17届模式识别国际会议组织了人脸认证竞赛,是国际上公认的客观评价人脸识别最新技术研究状况的竞赛。

4)ICCV:IEEE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国际最高级别会议。

5)SIGGRAPH:计算机图形和交互技术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graphics and interactive techniques)。

6)ECCV:欧洲计算机视觉会议(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7)ICMI:多模式接口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odal Interfaces)。

8)ACCV:亚洲计算机视觉会议(Asi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9)VISAPP:计算机视觉理论与应用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10)ACII:情感计算及智能交互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ffective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Interaction),每两年举办一届。

11)ICBA:国际生物特征识别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每两年举办一届。

此外,还有许多IEEE的研讨会,比如IEEE Workshop on Face Processing in Video、IEEE Workshop on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 Vision、IEEE Workshop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Recognition for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IEEE Workshop on Real-Time Vision for HCI等。(www.xing528.com)

随着国内相关研究的开展,我国也成功举办了一些国内会议,如人体生物特征识别进展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国生物识别学术会议,从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

目前国际上开展相关研究的组织有:

MIT媒体实验室:http://www.media.mit.edu/research。

MIT人工智能实验室:http://www.csail.mit.edu/index.php。

CMU机器人研究所:http://www.ri.cmu.edu/。

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http://www.dfki.de/web。

此外,美国马里兰大学、佐治亚工学院,欧洲的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ATR研究所等,都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国际上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有:

William T.Freeman Professor

MIT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他的网址是http://www.ai.mit.edu/people/wtf/。

Thomas S.Huang(黄煦涛)教授

1963年在MIT获得科学博士学位以后,先后在美国MIT、Purdue和UIUC(美国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从事教学与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和人机交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Beckman研究院图像实验室主任。他的网址是http://www.beckman.uiuc.edu/profiles/faculty/t-huang1.html。

Alex Pentland(Sandy)

目前工作于MIT媒体实验室。他的网址是http://web.media.mit.edu/~sandy/。

Takeo Kanade

工作于CMU机器人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移动机器人等。他的网址是www.ri.cmu.edu/people/kanade—takeo.html。

Ying-Li Tian

工作于IBM计算机视觉研究小组,研究领域为人类视觉和表情识别。他的网址是http://www.research.ibm.com/ecvg/people/yingli.html或http://www-2.cs.cmu.edu/~yl-tian/。

Jeffrey Cohn

匹兹堡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同时是CMU机器人研究所的兼职教授。他主要基于多学科结合来开展自动分析表情方法的研究,是CMU机器人研究所人脸小组的成员。他的网址是http://www.pitt.edu/~jeffcohn/。

Kenji Mase

名古屋大学的信息技术中心的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机交互智能体、玩具的交互界面、可穿戴/移动/普适计算等。他的网址是http://mase.itc.nagoya-u.ac.jp/~mase/。

汤晓鸥教授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主任、教授。汤晓鸥教授1996年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97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2001年创办多媒体实验室。2004年,汤晓鸥领导的计算机视觉研究组开发了一个名为DeepID的深度学习模型,在LFW数据库上获得了99.15%的识别率,这也是有史以来首次超过99%的LFW识别率。他的网址是http://mmlab.ie.cuhk.edu.hk/。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