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岩塞爆破设计优化方案

岩塞爆破设计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克服岩塞爆破的水压及淤泥荷载影响,顺利爆通岩塞,应修正炸药单耗和爆破作用指数。表5-6镜泊湖岩塞爆破炸药单耗选择表国内几个水下岩塞爆破工程的设计单位耗药量、炸药总量、爆破方量及实际单位耗药量,其指标情况见表5-7。洞室爆破时,除集中药包外,为保证岩塞成型良好,减少爆破对围岩振动破坏,需在岩塞体周边进行预裂爆破。岩塞爆破的药包间距常以间距系数表示。洞室岩塞爆破的总药量可按

岩塞爆破设计优化方案

(1)炸药单耗和爆破作用指数。

1)单位耗药量计算。影响岩石单位耗药量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岩石强度、容重、岩性及爆破方法等。工程中选择单位耗药量常用的经验方法有下面几种。

根据岩石的容重按经验式(5-8)计算:

式中 K——单位耗药量,kg/m3

   γ——岩石容重,kg/m3

根据岩石级别参照经验式(5-9)计算:

式中 N——岩石级别(按16级分级)。

也可在类似的岩体中进行标准抛掷爆破漏斗试验确定。

根据岩石抗压强度,确定岩石级别的单位耗药量K值(见表5-5)。

表5-5 单位耗药量K值 单位:kg/m3

2)爆破作用指数n。爆破作用指数是爆破设计的主要参数之一,它不仅关系到爆破范围的大小、抛掷方量的多少,而且对抛掷距离的远近以及爆破漏斗的可见深度等都有影响。水下岩塞爆破在特殊条件下,对于中部集中药包n值的选择,可以按岩塞地表坡度和进口地表开口尺寸的要求而确定;而下部只要满足加强松动爆破,即n>0.75即可;对于周边扩大集中药包,主要应根据药包的作用性质按n=0.75~1.0来选择。

3)计算修正。为了克服岩塞爆破的水压及淤泥荷载影响,顺利爆通岩塞,应修正炸药单耗和爆破作用指数。

炸药单耗和爆破作用指数可采用以下经验公式进行修正计算。

水利系统常按式(5-10)计算修正:

式中 q水——水下爆破的炸药单耗,kg/m3

   q——相同介质的陆地爆破炸药单耗,kg/m3

   H——水深,m;

   H介质——岩塞上方覆盖层厚度,m;

   H台阶——钻孔爆破的台阶高度,m。

瑞典的单耗修正按式(5-11)计算,计算式和国内水利系统使用公式相近。

式中 q1——基本装药量,一般是陆地台阶爆破的2倍;对水下爆破,再增加10%;

   q2——爆区上方水压增加量,q2=0.01h2,h2为水深;

   q3——爆区上方覆盖层增量,q3=0.02h3,h3为覆盖层厚度;

   q4——岩石膨胀增量,q4=0.02h4,h4为台阶高度。

爆破作用指数单耗修正法按式(5-12)~式(5-14)计算:

式中 W——最小抵抗线长度,m;

   H——水深,m;

   H——覆盖层厚度,m;

   q——陆地岩石单位炸药消耗量,kg/m3

   f(n)——爆破作用指数函数

为克服水及淤泥荷载影响,可通过上述各公式计算,并经过综合分析比较,选用修正爆破作用指数法进行药量计算。

镜泊湖岩塞爆破的炸药单耗q值,按表5-6所示进行了多种方法的计算比较,确定选用2号岩石炸药,单耗1.8kg/m3

表5-6 镜泊湖岩塞爆破炸药单耗选择表

国内几个水下岩塞爆破工程的设计单位耗药量、炸药总量、爆破方量及实际单位耗药量,其指标情况见表5-7。

表5-7 部分岩塞爆破工程耗药量指标情况表

(2)洞室岩塞爆破参数。

1)洞室药包布置方式。在岩塞爆破中,岩塞直径和厚度大于8.0m时,可考虑采用两层或者三层药室的小型洞室爆破方案。由于小型药室施工特别困难,岩塞在中等直径、厚度较小时,可用单层药室。洞室药包布置见图5-2。洞室爆破时,除集中药包外,为保证岩塞成型良好,减少爆破对围岩振动破坏,需在岩塞体周边进行预裂爆破。

图5-2 洞室药包布置示意图

2)洞室爆破药量计算。根据选择的药包布置形式,逐个计算药包的用药量,药包药量可按式(5-15)计算:

式中 Q——标准炸药用量,kg;

   k——标准抛掷爆破单位耗药量,kg/m3

   W——最小抵抗线长度,m;

   f(n)——爆破作用指数函数,f(n)=0.4+0.6n3

   n——爆破作用指数。

对上部药包n值,应考虑水压影响、岩塞的地形条件和爆破漏斗开口尺寸要求等选取,n值一般取1.5~1.8;对下部药包,只需满足岩塞底部开口尺寸,n值一般取0.75~0.85;周边药包可根据不同作用性质,n值取0.85~1.0。

用式(5-15)计算出的药量没有考虑水荷载影响,有些工程将上部药包的炸药量再增加20%~30%,以考虑水荷载对爆破的影响。

3)爆破压缩圈半径R1按式(5-16)计算:

式中 R1——爆破压缩圈半径,m;

   Q——炸药用量,t;

   Δ——炸药密度,t/m3;袋装铵梯炸药为0.80,袋装散装炸药为0.85,散装炸药为0.90;

   μ——压缩系数,可参照表5-8取值。

表5-8 压缩系数μ值表

4)斜坡地形爆破漏斗的上、下破裂半径R′、R,分别按式(5-17)与式(5-18)计算:

上破裂半径R′(m):

下破裂半径R(m):

式中 W——最小抵抗线长度,m;

   β——根据地形坡度和土岩性质而定的破坏系数,可按表5-9选择。

表5-9 破坏系数β值表

5)药包间距。岩塞爆破的药包间距常以间距系数表示。在水下岩塞爆破时,为确保爆通和考虑下部岩石的夹制作用,在药包间采用较小的间距系数,药包间距a(m)可按式(5-19)计算:

式中 a——药包间距,m;

   Wcp——相邻药包的平均最小抵抗线长度,m;

   f(ncp)——相邻药包的平均爆破指数函数。(www.xing528.com)

6)中部集中药包位置。中部集中药包以上的自由面有水覆盖,以下为已经开挖的临空面,而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岩石强度、节理裂隙及地质构造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要准确计算其位置较困难。以药包上下两个最小抵抗及爆破参数分别计算药量,并使之平衡为原则,计算两个抵抗线的比值并以此来近似地确定其中部药包位置。中部药包按式(5-20)计算:

式中 W1、W2——药包上、下最小抵抗线长度,m;

   n1、n2——药包上、下的爆破作用指数;

   f(n1)、f(n2)——药包上、下的爆破指数函数;

   K1、K2——药包上、下的岩石单位耗药量,kg/m3

施工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确定W2/W1,可在1.1~1.3范围内选取。

7)预留保护层厚度ρ。岩塞爆破时为了减小集中药包对岩塞周边围岩的破坏影响,应在岩塞周边采用预裂措施,药包与岩塞预裂边线间留有一定的保护层厚度,此厚度可按式(5-21)计算:

式中 ρ——保护层厚度,m;

   R1——药包压缩圈半径,m

   B——药室宽度,m。

8)岩塞爆破总药量。洞室岩塞爆破的总药量可按式(5-22)计算:

式中 Q——岩塞爆破总药量,kg;

   ∑Qi——各集中药包总药量,kg;

   Qr——预裂爆破用药量,kg。

(3)排孔岩塞爆破参数。在岩塞直径为2~6m的小断面岩塞爆破中,由于受到断面的限制,难以在岩塞中开挖药室。因此,以大孔径柱状排孔掏槽药包代替中部集中药包。为了使排孔起到集中药包的作用,常采用药包的直径和长度的比值为1∶6左右的短粗柱状药包,以获得与集中药包相同的爆破效果。由于钻孔直径有限,所以只能采用多个大孔径群孔药包来替代揭顶掏槽药包,群孔揭顶掏槽药包可用洞室爆破的公式进行计算。排孔岩塞爆破炮孔布置见图5-3,主要有揭顶掏槽孔、扩大孔(岩塞直径较大时布置内外二圈)、周边预裂孔等爆破孔,以及中心空孔等。

为了使岩塞体充分破碎,避免爆破时产生过多的大块径岩石,应控制排孔爆破系数η,η系主爆孔总孔深与岩塞体体积之比,宜取0.5~0.65,需布置足够的钻孔才能确保排孔岩塞爆破的质和量。

图5-3 排孔岩塞爆破炮孔布置示意图(单位:cm)

L—炮孔长度;T—堵塞长度;1~78—编号

1)揭顶掏槽药包计算。排孔揭顶掏槽药包的药量可按式(5-15)计算;爆破漏斗上、下破裂半径R′、R,按式(5-17)与式(5-18)计算。

排孔深度:排孔深度取决于岩塞体的厚度、排孔直径与地质条件,孔底距岩面要留一定厚度,确保造孔时不产生涌水,保证爆破后不留岩埂。部分工程排孔爆破岩塞孔孔径及孔底距岩面距离见表5-10。

表5-10 部分工程排孔爆破岩塞孔孔径及孔底距岩面距离表

2)扩大钻孔药包计算。每个扩大排孔药量可按式(5-23)计算:

上三式中 q——每孔装药量,kg;

     K——炸药单耗,kg/m3

     W——扩大孔最小抵抗线长度,m,第一排W取最大值,第二、第三排W取平均值;

     a——钻孔间距,m;

     l——每孔装药长度,m,可根据岩塞下部漏斗深度决定;

     L——钻孔深度,m。

根据计算出的单孔药量,计算药包直径,每米装药量和药包直径关系,按式(5-26)计算。

式中 q′——装药量,kg/m;

   d——药包直径,m;

   Δ——装药密度,kg/m3

由不同药包直径、装药密度按式(5-27)计算出炮孔装药量见表5-11。此表也可作为选择钻孔直径时的参考。

表5-11 炮孔装药量(q′)表 单位:kg/m

3)周边预裂爆破。岩塞爆破的预裂孔直径应经比较而选定,小直径的预裂孔,孔距较密爆破成型效果较好;大直径的预裂孔,预裂缝较宽,减震效果较好。岩塞爆破中根据岩塞直径选择预裂孔,一般常用预裂孔为φ40~60mm,也有采用φ70mm的预裂孔。预裂孔线装药量为270~300g/m,不偶合系数为2~5。孔距选用30~45cm,孔距与孔径之比为8~11。预裂孔直径小,钻孔孔底到岩塞体表面的距离可以小一些,孔深应比主爆孔超前,加深0.3~0.5m。

预裂孔的药量计算:有关预裂孔的药量计算公式较多,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可参照本书预裂爆破装药量计算选择,也可参考《水工建筑物地下工程开挖施工技术规范》(DL/T5099—2011)中的预裂孔线装药密度按式(5-27)进行估算:

式中 ΔL——线装药密度,kg/m;

   R——岩石极限抗压强度,MPa;

   a——预裂孔孔距,m。

预裂孔爆破参数见表5-12。

表5-12 预裂孔爆破参数表

预裂孔装药结构:为了防止预裂孔表面岩体形成爆破漏斗,在预裂孔的孔口留一段不装药段,不装药段长度可取预裂孔深的1/10作为堵塞段。在不装药段的下部一定孔深作为减弱装药段,其线装药密度可减少。中部为正常装药段,孔底约1~1.5m处的线装药密度应比孔中间的线装药密度增加1~5倍。当预裂孔为向上倾斜孔时,为保证装药质量,加快装药速度,可以采用PVC塑料管连同炸药、导爆索、雷管一起加工好装在管内,并采取防水措施后,到现场按孔位编号将加工好的药管装入孔内。

(4)洞室与排孔爆破参数。采用洞室集中药包及排孔爆破相结合的方案时,集中药包的作用是将岩塞上部爆通,形成较完整的爆破漏斗,然后,采用扩大排孔将集中药包爆通后的岩塞周边剩余部分岩体爆除。其中洞室设计及药室计算可参考洞室岩塞爆破相关要求及公式确定。扩大排孔每孔装药量按式(5-23)计算。岩塞集中药包(药室)与排孔爆破见图5-4。扩大孔的钻孔直径可参考表5-10确定。

(5)起爆时间间隔的选择。岩塞爆破距水工建筑物较近,特别是大坝和洞内混凝土衬砌结构,以及闸门等结构,紧挨着岩塞附近。为减轻爆破振动影响,设计中要注意药包布置,合理选择爆破参数,以尽量减少炸药用量。应采用毫秒延时爆破技术,以减少单段起爆药量,削弱岩塞爆破时的地震强度。合理的时间间隔不仅可以起减振作用,还可以提高炸药的能量利用率,有效地破碎岩石。

1)理论间隔时间计算。按流体力学爆破理论,推导的形成爆破漏斗,在破裂线R方向的时间可按式(5-28)近似计算:

图5-4 岩塞洞室集中药包与排孔爆破图

式中 t1——形成爆破漏斗的时间,s;

   W——最小抵抗线长度,m;

   n——爆破作用指数。

在W抵抗线方向的时间可按式(5-29)近似计算:

式中 t——在抵抗方向岩石开始移动的时间,s。

2)按经验式(5-30)估算:

式中 t——间隔时间,ms;

   k——抵抗线移动所需要的时间,ms/m,坚硬岩石k=3,松散岩石k=6;

   W——抵抗线长度,m。

按以上各公式计算后,结合毫秒雷管规格,可选择较合理的毫秒时间间隔。如丰满水电站岩塞爆破,爆源与重点建筑物的距离S=280m,最小抵抗线W=8.1m,按式(5-29)和式(5-30)计算的时间分别为30.0ms和24.3ms,其时间间隔选为25.0ms。

(6)岩塞体前淤泥层处理。

1)淤泥孔布置。在岩塞爆破时为确保一次成功爆通,爆破时应对岩塞体前的淤泥覆盖层采取扰动措施,可利用地质钻机在淤泥层中钻爆破孔,爆破孔应在岩塞体进水口轴线上方和左、右两侧布置。应根据淤泥厚度、扰动范围和淤泥性质布置钻孔,钻孔直径宜为100~120mm,钻孔间距宜为1.5~2.0m,排距宜为1.0~1.5m,梅花形布孔,孔内间隔装药,分段起爆淤泥爆破孔线装药密度可约为5kg/m。

2)淤泥爆破装药量计算。淤泥爆破线装药量采用爆破成井控制爆破,按式(5-31)计算:

式中 Qt——线装药密度,kg/m;

   b——介质压缩系数,当采用2号岩石炸药时,取b=1.3~3.7,并结合现场试验确定,当淤积物为黄土类砂黏土、湿土时b=1.5;

   D——爆扩成井的井直径,m;扩井的井直径D在计算时可初选一个值代入计算式中,进行计算比较。

3)淤泥孔装药与起爆方式。在深水厚淤泥岩塞爆破中,淤泥扰动爆破成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如刘家峡水电站对深达27m的淤泥进行的扰动爆破,共布置了12个孔。淤泥装药爆破时,可采用水封堵。当岩塞爆破时,淤泥扰动炮孔应与岩塞在同一时段爆破,使岩塞口附近淤泥被扰动,当岩塞爆通后,被扰动后的淤泥在水力冲刷下,随着涌水将淤积泥沙排走。厚淤泥爆破为使爆破达到扰动效果,也可采用间隔装药,每段中间用1.0m的砂进行隔离,最下段药包和岩塞一起爆,上部药包滞后10~15ms起爆,以起到扰动中部、上部淤泥作用,使排淤效果更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