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书籍装帧的历史与演变

书籍装帧的历史与演变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书籍产生的前提必须有文字。古人将一大张纸对折,一半粘在第一页,另一半从书的右侧包到背面,与最后一页相接连,使之成为前后相连的一个整体。

书籍装帧的历史与演变

一、中国书籍装帧的历史

1.最初的探索

文字是附着于载体的,文字与承载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往往称之为“书”。那么,回溯汉字发展的脚步,我们可以看到书籍形成的痕迹。距今五六千年历史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简单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最原始的文字,也是中国书籍发展史上人类迈出的第一步。

公元前11世纪至16世纪的商代,统治者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并将文字视为神的文字,在遇到祭祀、征战、田猎、疾病等无法预知的事情时,先人就用笔将文字书写于龟甲或兽骨之上,并用刀锲刻,而后煅烧,通过占卜来寻求来自上天的启示,这就是甲骨文的由来,人们往往还称其为“骨头书”。

图1.1 甲骨文1

图1.2 甲骨文2

甲骨文字的排列,直行由上到下,横行则从右至左或从左到右,已颇具篇章布局之美(见图1.1、图1.2)。甲骨卜辞的摆放似乎也有一定的顺序,其中甲骨文“册”字的含义似乎就是甲骨刻上文字后,串联在一起的称呼。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说:“许多龟板穿成册子。”这样穿成的册子便称“龟册”。“典”和“册”的象形,形象地表明了那时的装帧形态。那么,在甲骨上穿孔,再用绳子或皮带把甲骨一片一片缀编起来,是需要技术并具有一定审美水平的。

青铜器至西周已发展至鼎盛时期,用于记事的铭文常常被铭刻在器物的内壁和器盖的背面。这些关于战争、条例、典礼等政治活动的文字记录之所以刻在金石上,是古人深恐其他材料不能永久保存而使后世子孙不得而知的缘故。

2.书籍的形成与形式的演变

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书籍形态方面的设计与制作也有着其丰富的历史。书籍产生的前提必须有文字。文字是书籍产生的基本条件,远古的时期,人类早期除语言传递信息外,还用结绳来记载事情,即把绳子打成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结,代表不同的事情和含义,用以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结绳可以传达几里以外的部落,也可以传给后代。《易经》里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此外,人们还在陶罐纹饰上涂画有规则的符号,也是最早的记事方法。

兽骨、龟甲上的甲骨文,以及青铜器上的钟鼎文,都是最初的书籍形式。但它主要是记载当时统治阶级的情况,而不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的著作,因此还不能称其为书籍。最早具有书籍属性的,应该是从中国的简策和欧洲的古抄本开始。

(1)最早的装订形式 ——简策装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著于竹帛谓之书。”中国的书籍形式,是从简策开始的。简策始于商代(公元前14世纪),一直延续到后汉(公元2世纪),沿用时间很长。用竹做的书,古人称为“简策”;用木做的,古人称为“版牍”。大竹竿截断劈成细竹签,在竹签上写字,这根竹签叫做简,把许多简编连起来叫做策;把树木锯成段,剖成薄板,括平,写上字就为“牍”(见图1.3)。

图1.3 散落的简策书籍

简背面写上篇名及篇次,当简册卷起时,文字正好显露于外,方便了人们检阅和查找,这可以说明现代书籍扉页的渊源。简策的最后一根简叫“尾简”,收卷时以这根尾简为中轴,自左向右卷起。新竹容易腐朽或受到虫害,必须先在火上烘干,去掉水分。简的长度,一般有三尺、半尺和一尺三种。编简成册的方法是用绳将简依次编连,上下各一道,再用绳子的一端,将简扎成一束,就成为一册书。汉代时的简书写已经十分规范,先有两根空白的简,目的是保护里面的简,相当于现在的护页,然后是篇名、作者、正文。简策收藏的方式是把每册卷成一卷存放,一部书的许多策,常用布或帛包起,或用口袋装盛,叫做“囊”,相当于现在的书盒。

(2)应用最久的装订形式 ——卷轴装

“缣贵而简重”,真实地道出了缣帛和竹木作为书籍材料的不足之处。春秋时期,私人著作逐渐增多,对书便于携带的要求加强,于是出现了在丝织品上写的书。丝织品当时有帛、缣、素等。帛柔软轻便,携带保藏都很方便,帛书的左端包一根细木棒做轴,从左向右卷起,卷为一束,便为卷轴。卷口用签条标上书名。但帛造价昂贵,不利于广泛使用。而东汉以后,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明掀开了新的篇章。文字依附的材料,渐为纸张所代替(见图1.4)。

纸书的最初形式是沿袭帛书的,依旧采用卷轴装。轴通常是一根有漆的细木棒,也有的帝王贵族采用珍贵的材料来做轴,如琉璃、象牙、珊瑚、紫檀等。卷子的左端卷入轴内,右端露在卷外,为保护它另用一段纸或丝织品糊在前面,叫做镖。镖头再系上各色丝带,用作缚扎。从装帧形式上看,卷轴装主要从卷、轴、镖、带四个部分进行装饰。“玉轴牙签,绢锦飘带”是对当时卷轴书籍的生动描绘。卷轴装的纸书,从东汉(公元2世纪)一直沿用到宋初(公元10世纪)。

图1.4 公元8世纪左右卷轴书籍形式

图1.5 经折装

(3)由卷轴装向册页装发展的过渡形式 ——经折装

经折装就是把本来卷轴形式的卷子不用卷的办法,而是改用左右反复折合的办法,把它折成长方形的折子形式(见图1.5)。在折子的最前面和最后面,也就是书的封面和封底,再糊以尺寸相等的硬板纸或木板作为书皮,以防止损坏。

佛教经典多采用经折装的形式,所以古人称这种折子为“经折”。经折装比卷轴装翻检方便,要查哪一页,马上即可翻至,所以在唐及其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折子形式的书应用得很普遍。

(4)由卷轴装向册页装发展的过渡形式 ——旋风装

旋风装实际上是经折装的变形产物。如果从第一页翻起,一直翻到最后,仍可接连翻到第一页,回环往复,不会间断,因此得名(见图1.6)。也许是经折装的书很容易散开,或是僧侣们诵经时还有不便之处,在经折装的基础上,人们又不断对它加以改进。古人将一大张纸对折,一半粘在第一页,另一半从书的右侧包到背面,与最后一页相接连,使之成为前后相连的一个整体。如同套筒,阅读时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再到第一页,如此可以循环往复,连续不断地诵唱经文,遇风吹时书页随风飞翻犹如旋风,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旋风装。

另有一种卷轴装的变形,是把逐张写好的书页,按照内容的顺序,逐次相错,粘在事先备好的卷子上,错落粘连,犹如旋风,也被称为“旋风装”,又称“龙鳞装”。阅读时从右向左逐页翻阅,收卷时从卷首卷向卷尾。从外表看,它与卷轴装没有什么区别,但展开后,页面的翻转阅读是它们的根本区别。

(5)早期的册页形式——蝴蝶

蝴蝶装始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元,它的产生是和雕版印刷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见图1.7、图1.8)。鉴于经折装折痕处易于断裂,于是书籍形态就转而朝册页的方向发展,既避免了经折装的缺陷,也省却了将书页粘成长幅的麻烦。把长长的卷轴改为“册页”后,将书页从中缝处字对字向内对折,中缝处上下相对的鱼尾纹,是方便折叠时找准中心而设的。书页折完后,依顺序积起方形的一叠,再将折缝处粘在包背的纸上,这样一册书就完成了。翻阅时,书页如蝴蝶展翅,故称为蝴蝶装。叶德辉书林清话》中说:“蝴蝶装者,不用线订,但以糊粘书背,以坚硬封面,以版心向内,单口向外,揭之若蝴蝶翼。”

蝴蝶装的封面,多用厚硬的纸,也有裱背上绫锦的。陈列时,往往书背向上,书口朝下依次排列,因书口处易被磨损,所以版面周边空间往往设计得特别宽大。

图1.6 旋风装

图1.7 蝴蝶装1(www.xing528.com)

图1.8 蝴蝶装2

(6)宋末开始出现的装帧形式 ——包背装

蝴蝶装比起卷轴是有很大改进,但它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一是必须连翻两页才能看到文字;二是粘胶的书背,如因胶性不牢,就容易产生书页脱落的现象。因阅读的不便又促使人们对蝴蝶装进行改良(见图1.9、图1.10)。

图1.9 蝴蝶装

图1.10 蝴蝶装

元代的包背装,是将书页有文字的一面向外,以折叠的中线作为书口,背面相对折叠。翻阅时,看到的都是有字的一面,可以连续不断地读下去,增强了阅读的功能性。为防止书背胶粘不牢固,采用了纸捻装订的技术,即以长条的韧纸捻成纸捻,在书背近脊处打孔,以捻穿订,这样就省却了逐页粘胶的麻烦。最后以一整张纸绕书背粘住,作为书籍的封面和封底。

(7) 明代中期以后盛行的装帧形式 ——线装

由于包背装的纸捻易受到翻书拉力的影响而断开,同样造成书页散落的烦恼。因此,明朝中叶以后,又被线装的形式所取代,它不易散落,形式美观,是古代书籍装帧发展成熟的标志。线装和包背装差别不大,线装的封面、封底不再用一整张纸绕背胶粘,而是上下各置一张散页,然后用刀将上下及书背切齐,并用浮石打磨,再在书脊处打孔用线串牢。线多为丝质或棉质,孔的位置相对书脊比纸捻远,以便装订后纸捻不显露出来。最常见的是四针眼订法,偶尔也有六针眼或八针眼的,有时常将书脚用绫锦包起来,这叫做包角(见图1.11、图1.12)。

图1.11 线装书籍设计

图1.12 线装书籍设计

二、西方的书籍装帧的文化

1.埃及的纸草书

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的文化。在公元前3500—3000年间,在尼罗河下游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以后埃及的历史主要按统治的朝代命名。古埃及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土地的丈量、商品的交易以及大规模宫殿和金字塔的建造,无疑都要使用较高深数学

目前,我们对古埃及数学的认识,主要根据两本用僧侣文写成的纸草书:一本是伦敦本,一本是莫斯科本。1858年,在底比斯的拉美西斯神庙附近的一座小建筑物的废墟中发现了一卷纸草书,为英国人莱因德所购得,他死后归伦敦大英博物馆所有。后来称为“莱因德纸草书”,抄写者为阿梅斯,原作者不详。莱因德纸草书产生的年代,有好几种说法,多数学者认为是公元前1650年。另一本叫做“莫斯科纸草书”,由俄罗斯收藏者戈列尼谢夫在1893年购得,1912年收藏在莫斯科国立造型艺术博物馆。这本纸草书的产生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850年,比莱因德纸草书的产生要早,但重要性要稍逊于莱因德纸草书(见图1.13、图1.14)。

2.泥版书

图1.13 纸草书籍的残片

图1.14 公元591年的羊皮纸书籍的残片

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代中东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出现了最原始的一种图书 ——泥版书。泥版书起源于西亚,后来传到希腊克里特岛,迈锡尼等地,刻写于上的文字也分为楔形文字和线性文字,因此又分为楔形文泥版文书和线性文泥版文书。

泥版书的制作:先用粘土制成每块规格相同、重约一千克的软泥版,然后用斜尖的木制笔在软泥上刻写文字(见图1.15)。文字刻写后放在阳光下晒干,再放入火中烘烤。一部泥版书包括若干块,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和带有标记可容纳这些泥版的容器。木架是其中的一种容器,泥版按顺序排列在木架上供人使用。

19世纪,考古学家对两河流域的遗址进行系统发掘,发现大量泥版书。泥版书是用一种木制硬笔在泥土板上刻写的,书成后经过焙烧或晒干,就成为坚硬的泥版书。经鉴定,在出土的50多万块泥版书中,有300多块记载着数学内容为数学泥版书。这些泥版书多数产生于公元前1800年到1600年之间,由于泥版书是用古代巴比伦人使用的楔形文字书写的,难以识破,这些数学泥版书直到1935年以后才逐渐被译成现代文字发表。现在发现的泥版书内容有契约、债务清单等,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证据,泥版书的制作和使用一直延续到公元1世纪,后被羊皮书代替。

3.蜡版书

蜡版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可重复使用的记事簿,也是最原始的一种图书,蜡版书产生的年代尚待考证。公元前8世纪,中东地区的亚述人已用它作为文字的载体。当时,它主要作为可重复使用的记事簿,代替需从外地引进的纸草纸和羊皮纸。它的制作方法是:将薄木板表面的中间部分掏空,把熔化的蜡注入其内,在蜡未完全硬化之时用来刻写文字,将刻写后的蜡板打孔后穿绳,即制成蜡版书。重复使用时,只需将蜡木板烤热,蜡变软即可(见图1.16)。

图1.15 西方雕版印刷书籍的设计制作流程

图1.16 1455年谷腾堡的《42行圣经》的内页版面设计

4.缅甸、印度的贝叶书

缅甸人用贝多罗树的叶子(即贝叶)刻写成的书。在刻好的贝叶上涂上煤油,字迹即可显现出来。用细绳串连刻好的贝叶即成。同时,在古代的印度,人们将圣人的事迹及思想用铁笔记录在象征光明的贝多罗树叶上;而佛教徒也将最圣洁、最有智慧的经文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后来人们将这种刻写在贝多罗叶上的文字装订成册,称为“贝叶书”。传说贝叶书虽经千年,其文字仍清晰如初,而其所拥有的智慧是可以流传百世的。

5.古罗马的羊皮书

公元前2世纪,由于埃及的纸草纸供应不足,古罗马开始改用当时在小亚细亚的培格蒙大量生产的羊皮纸,这种纸的优点是可以就地取材,任何地方都能制作,而且比纸草纸耐用,可以两面书写,通常使用芦秆或羽管做笔。最初的羊皮书和纸草书一样都是卷轴式的。古罗马人有一种蜡板(涂上一层厚蜡的长方形小木板),用于学生作业、记事或通信。用金属尖笔或骨针在蜡上写字,不需要保留时可擦去再写。一块不够可根据需要增加一块或几块,从一侧的穿孔用绳子编连成册,随意开合。

古罗马人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把他们这种蜡板写字本的装订形式用于书籍。羊皮纸不再卷起,而是裁成书页穿连,外加木板夹住。古罗马的书籍形式从这时起至4世纪末基本上完成了由卷轴式向册页式的过渡,比中国书籍采用册页早几百年。到7世纪中叶,欧洲大部分地区已改用羊皮纸或犊皮纸代替纸草纸作为书写材料。在中世纪的欧洲,制书作坊主要设在大寺院,在13世纪扩展到大学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