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铁骨风电中心:驰骋甘肃旷野,担当领军人职责

铁骨风电中心:驰骋甘肃旷野,担当领军人职责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风在旷野上呐喊,在戈壁滩呼唤。于是,甘肃电科院风电中心应运而生,汪宁渤担起了领军人职责。技术研发过程中,汪宁渤加班加点,早出晚归。2河西风电开发速度惊人,接入电网的风电容量急剧增多。上午十一点,到达昌马风电场,测风塔事故原因很快就检测出来了,是测风传感器出了问题,需立即实施更换。三点零五分,到达马鬃山安北三风电场,这个测风塔数据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正常发送了。

铁骨风电中心:驰骋甘肃旷野,担当领军人职责

风在旷野上呐喊,在戈壁滩呼唤。你听,那些浑厚的风声,难道不是电力人的风电故事在大地上传颂……

风起河西走廊,戈壁正唱大风歌。每一个风电技术攻关项目的研发成果背后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

祁连山巍峨,戈壁滩苍茫。到过河西的人无不感慨,在这里干工作求事业需要坚强的毅力,需要坚守和奋斗,需要超拔的动力和激情,诚哉斯言!

几乎在甘肃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的同时,风电技术研究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风电技术研究可谓是在没有出路时杀出的一条血路,在不毛之地踏出的一条坦途。

1

河西风电的大发展,使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高层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必将带来很多技术难题。于是,甘肃电科院风电中心应运而生,汪宁渤担起了领军人职责。

汪宁渤凭借对甘肃风电情况的深入了解,迅速理清思路,着手三项工作:组建高水平的风电技术团队,跟踪国内国际风电前沿技术,了解千万千瓦风电基地的技术需求。

那一阵,他广泛走访国内知名高校,寻访风电技术研发的有生力量。北京、西安、武汉……所到之处,他和专家、学者和学子们座谈,分析风电发展的现状和形势,讲机遇,谈前景。他对风电的热忱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他们在他的讲述中仿佛看到了河西走廊上即将兴起的风电技术研发热潮。

2009年,丁坤、万建东、陟晶、赵龙等重点高等学府的学子来了,共有12人的风电技术团队初步建立。他们有些人在来甘肃之前,从来没有见过戈壁和沙漠。“那时候,风电场很少,沿着高速公路走,能看到祁连山、戈壁滩,哪里都是黄色的土壤、黑褐色的石子,寸草不生,让人绝望。”

“这里除了发展风电,没有别的选择。”风电就像是每一位热爱祖国、立志繁荣甘肃、振兴河西风电电力科技人在困境中看到的一盏明灯,他们正是冲着河西风电散发出的耀眼光芒而来的。

技术研发过程中,汪宁渤加班加点,早出晚归。在同事的印象里,他是一个工作狂,头发蓬松纷乱,好像永远有一股风不依不饶地在他头上吹来吹去。

2

河西风电开发速度惊人,接入电网的风电容量急剧增多。

2011年,由于风电场设计、施工及风电机组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连续发生了三次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其中风电机组的脱网容量均超过80万千瓦,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

对此,汪宁渤提出了一个构思:让风电场性能接近规范电厂性能,降低电网对风电场控制难度。

项目申报文件很快摆在了时任甘肃省委书记陆浩的桌上,不久,汪宁渤就带着陆书记的推荐信,在主管科技的副省长郝远的带领下,前往北京向国家科技部汇报。

汪宁渤事后回忆:“部长认真听取我的汇报,全程都很感兴趣,可在我提到打算使用超级电容来提升风电机组的性能时,出于热衷于电动汽车研究背景的万部长非常兴奋,同我就这个话题又探讨了很久,甚至于推迟了原本定下来的行程。”

“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电网友好型新能源发电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等多个项目就是这样一次次在汪宁渤带领的技术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以新颖的角度、广阔的前景、创新的思路立项启动。

3

正逢酒泉风电建设热火朝天之时。丁坤和赵龙乘车从兰州出发,赶赴瓜州、玉门一带改造测风塔,为测风塔安装超级电容,以提升风机的控制性能。

当时,风机吊装如火如荼,戈壁上不断有新风机竖立起来。随之而起的,是一条条新修筑的道路。道路错综复杂,向戈壁深入延伸。在没有道路的戈壁上,走出一条条新路,这不正是风电技术攻关人的鲜明写照吗?

寒风凛冽,风沙滚滚。他们每年都会来到这里。他们按照自己的记忆在戈壁滩上辨识通向测风塔的道路,可汽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了,却还是看不到测风塔的影子。按照经验,应该到了。他们又继续往前开了半个小时,仍没有找到。这是怎么回事?风机建设一年一个样,在这风机的“迷魂阵”里,他们迷路了。

4

“河西环境艰苦,现场建设工作异常繁重,每年春节后大家便带着工具箱和仪器设备赶赴现场。”陈钊说,“河西有44座测风塔、18座测光站每年至少要维护一次,工作量相当大。”

如何用少量的测风塔、测光站覆盖更多的风电场、光伏电站,还能确保监测数据安全可靠,是项目研发过程中碰到的一道技术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成立了测风、测光网络建设小分队和数据支撑平台建设小分队。为保障第一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陈钊与同事们长期驻扎在戈壁荒滩上,当测试数据提交时,他们已记不清顶着风沙出行了多少次,记不清徒手攀爬了多少座70—100米高的测风塔。

但他们经过现场实测和仿真计算,创造出了“一种包含上下游效应实时监测的超短期预测方法”及多项发明专利。通过采用测风测光网络优化布局方法,确保了风光电集群控制关键技术课题的顺利实施。

5

那一天,两个测风塔传输系统突然发生了故障,需要去现场进行设备运维。周强、赵龙和王定美乘车从兰州去河西,一千公里走了整整两天。

晚上六点,到达酒泉,寒意袭人,虽然经历了两天车马劳顿不免有些疲惫,但他们还是将第二天的工作任务规划好之后,才决定休息。

清晨七点,吃完早饭,加满汽油,采购了当天的食物,因为茫茫戈壁中没有饭店

上午十一点,到达昌马风电场,测风塔事故原因很快就检测出来了,是测风传感器出了问题,需立即实施更换。

下午两点三十分,肚子闹起革命,本想泡一碗方便面充饥,但无奈戈壁滩上气温太低,保温壶里的水已经凉了,根本就泡不开方便面,只能吃饼干喝凉水对付一下了。

三点零五分,到达马鬃山安北三风电场,这个测风塔数据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正常发送了。数据发送模块坏了,需彻底更换元件。

傍晚六点多,夜幕降临了,赶路回瓜州县城。戈壁滩的路上都是石子和沙子,车子在一片漆黑中颠簸前进,周强、赵龙已经被一天忙碌工作的劳累折磨得昏昏睡着了,王定美为了行车安全强忍着困意和司机聊天、帮助观察路线

突然车子猛向左倾斜,“不好,左侧车胎破了。”司机薛师傅大叫了一声。车胎确实是破了,在手机光的照射下换上了备胎,却发现备胎比正常轮胎小一圈,但只能将就了。车里的四人心里都在默默祈祷:千万别再出意外。真可谓是“屋漏偏遇连阴雨”,先后又有两个轮胎破了,车子彻底趴下了。

夜里十点,四个人内心无限绝望,没有手机信号,刺骨的寒冷,伸手不见五指,万般无奈地瘫坐车里等待天亮后再寻良策吧。

深夜零点,远处突然传来的一束光,像救命稻草一样让四个人不顾一切地大叫着冲了上去。那是一辆祁连山中镜铁山铁矿的厂用车,好心的司机看到此情此景,二话没说,就用一根绳子把车和人拉到了瓜州县城的一个汽车修理厂。(www.xing528.com)

6

“王工,你们这是要去探险吗?”今年才来院的新员工没见过这个架势。

王定美正在检查万用表电工钳等工具,还有长绳、钢锯、千斤顶、铁锹、望远镜和军大衣。

听到问话,他笑着答道:“可不是,每次选址可不是就像探险一样,别看这些东西不起眼,每次出去基本都会遭遇陷车、扎车胎的情况,到时候这些东西就起大作用了。”

大型风电基地尾流项目的研究过程中,除了在风电厂周边架设激光测风设备外,还需要在瓜州县东北的地区再新增两个布点,以满足对风电基地风资源精细化描述的要求。王定美、王明松要去瓜州为测风塔建设选址了。

测风塔选址必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上需要科研人员根据历史气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结合风电厂分布和当前气象信息确定可选区域。实际上要根据计算结果,实地查看是否具备施工条件后,才能最终选定位置。

两人尽管是轻车熟路,但10月的戈壁已经寒冷刺骨,白天变短黑夜变长,测风塔待建地点都在戈壁深处,地图上看起来离公路只有几十公里,但在戈壁中行车可能就需要好几个小时,使得有效工作时间十分有限。

车进了戈壁,明明选择的是谷歌地图上有车辙的路,可眼前却是无路可走。车只好自辟新路,就这样围着目标坐标,绕过一个一个的沟壑和草滩,在离目的地还有两公里时,车再向前走不了。王定美和王明松两人拿着望远镜和GPS出发,一边对周边环境进行勘察,一边对照既定方案确定最终位,几经勘察终于选定了测风塔坐标。这时已经傍晚七点多了。

两人拿上工具正准备返回车上,突然,王明松大叫一声:“你看那是什么?”王定美抬头一看,只见两只野狗正从远处向他们冲来。

“快跑!”两人飞速跑向停车位置,驾驶员远远看到奔跑的两人身后还追着两条狗,立刻又打喇叭又亮双闪,希望能吓走野狗,可是没有起作用。两个人刚爬上车关了车门,两条野狗就冲到了车前。看着车外无奈的野狗,心还在狂跳的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好悬啊!”

太阳落山了,天色黑下来了,野狗走了。三人这才发现回程的路不好走了。白天来的路上遍布沟壑和遍地骆驼刺,靠着观察可以缓缓前进,而现在靠车灯原路安全顺利返回就成了问题。这时驾驶员又发现左后轮没有气了,车上虽有备胎,但外面漆黑一片无法更换,三人只好苦笑,今晚只能在车上过夜了。

三人挤在后排,围裹着两件军大衣聊天,庆幸着今天把一个塔的位置定下来了,不然这趟出行就真成探险了。

天亮了,三人换好备胎,在瓜州城吃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又踏上了另一个测风塔选址征途

7

超级电容的安装项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个集装箱式的储能,第二部分是在选取的风电机组上加装超级电容设备。

酒泉的风电场位置都比较偏,项目选取的示范风电场的风机是3兆瓦的机组。轮毂高度90米,要把近600千克的东西送上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前往风机内部选址。轮毂高近三十层楼,风机内部有简易电梯,每次只能乘坐两个人,上下一趟十五分钟,也不能直达目的地,还有十五米的高度需要技术人员爬直梯上去。

酒泉的10月,温度已经很低了,大家都穿毛衣羽绒服。当上到风机内部顶部,发现这里由于发电机发热,温度非常高,汗水不知不觉地湿透了衣服。

这台风机齿轮箱漏油,人的目光所能触及的地方都是油腻腻,更是无处下手抓捏操作。但大家都是二话不说,即刻脱掉外衣,挽起袖子,投入了工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反复论证和量测,终于选定了超级电容安装的位置和吊装的方式。

8

本来低电压穿越设备用来做试验的时间就很有限,试验要求的持续满发风况更是可遇不可求。今天预报说马上会有大风天,可是风电场还有其他检修任务,只能派三个人来帮忙。

一听这样,汪主任便挽起袖子说:“大伙抓紧时间,一起干。”他一边指挥现场试验人员,一边自己抱起地上的电缆接头,和工作人员们接线做准备,随后搬设备、紧螺丝。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干劲十足,原计划一整天的试验准备,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直到开始做设备的耐压试验时,汪主任才拍拍身上的土,长出了一口气。

傍晚时分,大家刚准备回去吃饭。

“风来了,满发了,可以做试验了。”听见技术人员的话,大家停止了脚步,纷纷走回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风电机组高电压耐受试验。

“合闸。”在场的每个人屏气凝神地看着。

“进入低穿了。”听到这样的话,大家都紧张了起来,可是试验方案经过了反复讨论,理论上应该没有问题,经过短暂讨论,还是从设备本身上找问题,说干就干。

这边在查找,那边汪主任和超级电容器厂家人员、风电场检修人员、华锐风机厂家技术人员在风力发电机的机舱里开起了故障分析会。

机舱里遍布油污,环境闷热,大家对照着设备图纸分头查找原因。晚上十点左右,终于发现是电容器组控制回路中的一个限流电阻被击穿了,导致电容器充电故障,使风机进入了低穿状态。

即刻更换备件。汪主任同华锐风机厂家技术人员、电容器厂家讨论后决定再对电容器控制参数进行调整,很快在现场制订了调整方案。

换上备件,改好参数,撤到控制台前,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可每一个人都丝毫没有倦意,在屏幕前等着试验重新开始。

“开始吧!”汪主任简单的指令让在场的人都捏了把汗,短短十几秒钟,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曲线。

“可以停机了,这次的数据不错,风机运行一切正常,有功一直在。”直到操作人员这句话出口,大家终于松了口气,放下了悬在心中的大石头。

零点了,回程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试验过程的小波折造成的疲倦和饥饿似乎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因为验证了通过给风电机组加可控装超级电容提高风机低电压耐受能力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

这些故事,只是电科人攻关风电技术征途上千万个故事沧海中的一滴水。实在、坚定、踏实、严谨、专注、平凡,只管付出不求回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点滴之间、细节之处抖擞出电科人、电科成果的飞翔之姿……没有鲜花和掌声,但这样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品质,让他们身上散发出绚丽的光彩,让他们的事业光芒以惊世之美不断上升,上升。

他们说:“不图这里钱多钱少,不管这里如何艰苦,只要能为电网发展出一把力,就感到无上荣耀,就活得有价值,工作有意义。”

他们让责任嘹亮/让执烛者的手成为光明的支点/让光明不再抖动/让光明延伸/让光明夜以继日照亮华夏大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