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排列是将各类机台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放,以确保生产过程中在制品的传送顺畅。应在作业员、设备和在制品的传递之间,寻求较为经济的相互关系,以便获得理想的生产效率。
(一)机台摆放的基本形式
服装缝制生产线的机台摆放,依企业的习惯和生产品种等因素有许多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1.面对面式
各加工工位的作业员在工作时呈面对面的状态,如图6-16所示。
2.课桌式
各加工工位的机台如同学生的课桌摆放形式,作业员加工时的位置呈前后状态,如图6-17所示。
图6-16 面对面式机台摆放
图6-17 课桌式机台摆放
3.小组形式
各加工工位的机台以小组或集团的形式摆放,小组内作业员加工时的交流机会增多。
(二)生产线排列要点
生产线排列与生产品种及批量大小等因素有关,其目标是:①使整个生产过程更为便利,运行良好的生产线会减少材料的处理时间,具有较高的生产转换或更新能力,以便整个生产过程运行顺畅;②使生产空间得到有效的利用;③人力资源获得较好的利用,良好的机台排列可提供方便、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作业员的生产积极性。为达到上述目标,生产线排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避免逆流交叉
在制品的回流,对生产效率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应根据服装加工的顺序,划清主流工序(基本衣片加工和组合加工)和支流工序(零部件加工),使在制品的传递方向尽可能一致。
2.具有较高的生产灵活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服装款式、品种的变化越来越快,生产线的排列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提高生产的灵活性,企业才能生存。
3.便于生产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显而易见的生产路径可使生产控制和管理更加容易,如图6-18所示为几种基本生产路径。此外,生产线必须清晰可辨,确保最大的“能见度”,使作业员能清楚地看到在制品及工具装备,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同时,生产线排列还应注意出入口、通道和厕所等处的通畅。
图6-18 几种基本生产路径
4.确定适当的空间
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间,使在制品在各生产工序间的传递距离最短,以减少材料的传递时间。进行生产线排列时,需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保证作业所需空间。若作业空间太大,占地面积提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作业空间太小,作业员的行动受到阻碍,影响工序的操作。通常,一个作业员的作业空间为0.5~0.6m2。
(2)排列时,每个工位应留出堆放半成品的空间,且作业员、设备和衣片的位置最好呈“左拿前放”的状态(图6-19),这种摆放可使作业员拿、放衣片的动作距离最短。
(3)生产线的首尾两端,在有投料和出料的地方距墙应有3.5~4.5m的距离(图6-20),无投料和出料处距墙为2~2.5m。沿车间长度方向,各生产线之间应设4.5~9m的间距,以便区分组别,且保证通行和送料的方便。沿车间宽度方向,生产线距侧墙的间距至少为1.2m,各生产线之间应有2~3m的通道。车间的主要通道应不小于3m,作业员从最远的工作地到最近的车间通道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5m。生产线的长度通常在20~30m,最长不超过50m,否则流水作业难以管理,信息的收集较为困难,不能及时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图6-19 作业员、设备和衣片的位置
图6-20 生产线排列空间
生产线排列时,还应注意作业员的作业环境。舒适感和安全感是两个较为重要的因素,具有高度安全感的服装厂会给员工们自信心,减少烦躁情绪,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此外,可靠的防范措施也十分必要,生产线排列应考虑材料和工艺装备不会轻易丢失。
(三)生产线排列类型
生产线排列有两种方式,即按产品部件排列和按工序性质排列。
1.按产品部件排列
根据服装组成部件的加工顺序,安排机器设备或加工站。整个生产线可安排有辅流水线(支线)和主流水线,主流水线负责将已经过加工的零部件组合成服装成品,辅流水线负责诸如领子、袖口、袖子和后身、前身等零部件的制作。由辅流水线生产出的半成品,被送到主流水线中的相应工位,组合成整件服装[图6-21(a)]。
按产品部件排列流水线的特点:
(1)由于机台排列专门为各部件而设计,材料的传递较少,生产时间可缩短。
(2)因工序流向及操作较为固定,生产控制相对简单。
图6-21 生产线排列类型
(3)存储空间较少。
(4)当某工位出现故障,生产速度会减慢,甚至使整个生产线停顿。
(5)主、辅生产线会需要相同的机器设备,专用机的投资较高。(www.xing528.com)
此种排列方式不适合需要经常更换品种和调整生产步骤的成衣加工企业。
2.按工序性质排列
将工序性质相近的设备放在一起,例如,所有裁片被送至包缝区进行包缝作业,手工烫台和平缝机组成主缝纫区,裁片在主缝纫区被缝合成衣,而后被送至缲边区和锁钉区,完成流水作业中的最后工序,如图[6-21(b)][图6-21(c)]所示。
按工序性质排列的特点:
(1)由于设备未被限制只做某一工序,因此,设备的利用率较高。
(2)受机器故障或作业员缺席的影响较小。
(3)类似设备放在一起,便于专业指导和监督,对难度大或精度要求高的工序控制比较方便。
(4)由于材料的处理较多,生产时间加长,生产管理复杂。
(5)生产灵活,不必因产品款式的改变而重新安排机器设备。
此种排列方式适合于产品变化较大、生产量相对较低的成衣企业。
相关链接·生产线排列示例
进行生产线排列时,需准备相关的文件,如工序分析表、工序编制方案等。
1.按比例画出车间平面图
通常采用1∶50的比例画出车间平面图。
2.列出设备一览表
按工艺流程图所示的工位和工序,列出所需设备表,以便了解生产线中所需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如图6-10所示的女裙生产中,采用渐进扎束裁片式流水线所需设备如表6-6所示,采用单元同步式生产系统所需设备如表6-7所示。
表6-6 女裙缝纫设备一览表(渐进扎束裁片式流水线)
表6-7 女裙缝纫设备一览表(单元同步式生产系统)
对照表6-6和表6-7,采用单元同步式生产系统虽能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效率,但共需机器设备20台,比采用渐进扎束裁片式流水线增加了5台。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生产系统。
3.确定生产线排列方式
按加工工序的先后顺序,安排各机器设备的摆放位置,尽量避免逆流交叉。如图6-22所示为采用渐进扎束裁片式流水线的某女裙缝纫生产线排列,图中箭头表示在制品的传递路径,其路径负荷较大,且生产有回流现象。图6-23所示为采用单元同步式生产系统的某女裙缝纫生产线排列,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制品在加工中无逆流交叉,所经过的路径负荷也大大减少,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图6-22 某女裙生产线排列(渐进扎束裁片式)
图6-23 某女裙生产线排列(单元同步式)
4.研究细节部分,完善生产线排列
确定了生产线排列后还需考虑各加工工序之间的联系,如在制品传递是否简便易行、距离是否最短;作业员实际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加工时是否方便;通道、出入口是否顺畅等各种细节问题。
对生产线确认无误后,记下各工位机种名称,绘制正式的生产线排列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