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角度看,服装生产方式的演变是历史的必然。例如,一件男式西服若交由名牌店铺定做,其实际缝制时间至少需要3天;而在服装企业中,按标准尺寸规格、标准生产工艺、分工序以流水线形式批量生产,直接生产的工人人均一天(8h)能生产1.5~2套西服。虽然定做服装能吻合个人体型,在缝制技巧上也有独到之处,但工业化生产由于集中了科学技术的成果,如标准人体尺寸规格、先进的加工技术、市场信息与预测等,使得其生产的服装不仅在色、款、料等方面体现时代感,而且质量稳定、价格适宜。
(一)服装生产工业化的起步
欧洲工业革命促进了机械制造设备的生产与应用,服装生产工业化也伴随着缝纫机的诞生而开始。服装工业的变革与服装机械的革新密切相关,服装加工设备是现代服装工业发展的基础。
1790年,英国人托马斯·山特(Thomas Saint)从皮匠制靴操作中获得启发,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单线链式线迹手摇缝纫机。它虽然十分简陋,但已具备现代缝纫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804年,英国人托马斯·斯通(Thomas Stone)、詹姆斯·汉德森(James Handson)和巴尔萨扎·克雷姆斯(Balthazar Krems)在此基础上又改进发明了双线链式线迹缝纫机。
1829年法国人巴泰勒米·蒂莫尼耶(Barthelemy Thimonier)将经过4年研究设计成功的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缝纫机向法国政府申请专利权,获得批准后,于1831年生产出世界上最早成批生产的80台缝纫机,供法国陆军军服厂缝制军服,充分显示了缝纫机比手工缝纫效率高、质量好的优势。美中不足的是,此时的缝纫机属于链式缝纫机,其耗线量比手工缝纫多4.5倍,缝纫的牢固度及缝迹耐磨性亦较差。
1832年,美国人沃尔特·亨特(Walter Hunt)受到织布机用梭子织布的原理的启发,发明了锁式缝纫机,其成缝原理类似于纺织厂的织布机。这种缝纫机的耗线量很低,仅为手工缝纫的1.5~2倍,而且其缝纫牢度比手工缝纫要好。这些优势,使得缝纫机的实用性大为提高。
1843年,美国工人埃林斯·豪(Ellius Howe)设计了一台手摇锁式缝纫机,其速度达到了300针/min,超过了5名技艺熟练的缝纫工工作量之和,由此取得了政府的专利权。缝纫机的发明和生产取得了新的进展。
1851年,美国机械工人列察克·梅里瑟·胜家(Isac Merrt Singer)兄弟经过两年努力,设计了一台全部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缝纫机,其缝纫速度提高到600针/min,缝纫机高效率的特征愈加明显。此款缝纫机于1853年取得专利后,开始批量生产并作为商品成批出售,大量应用于服装的缝纫加工中。
1862年,美国的布鲁克斯兄弟(Brucks Brothers)创造了成衣裁剪纸样技术,从而为现代服装的批量化、规格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1875年电动机诞生后,于1890年出现了电动驱动的缝纫机,从此开始了服装工业的新纪元。
我国的服装工业起源于手工作坊,近半个世纪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服装生产以家用缝纫机为主,部分采用工业缝纫机。60年代、70年代家用缝纫机和工业缝纫机并举,逐步实施了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服装生产经全面技术改造和现代化技术研究攻关,形成了由机械化生产转向半自动化、自动化生产的格局。
(二)服装生产方式的演变
服装工业是20世纪初开始的新兴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服装工业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快。
过去,服装的制作是依靠缝衣匠灵巧的双手量体裁衣,设在繁华街市上的衣铺,也只是家庭作坊式的服装加工点。19世纪初,英国商人将缝制成形的裤子和衬衫出售给港口船员,形成了早期服装市场交易的雏形。
到19世纪下半叶,缝纫机的发明推动了成衣生产的发展。1880年,成衣的男式标准尺寸规格已经确立,但此时的成衣生产仍属家庭作坊生产方式,工作条件差,工作时间长,劳动者收入微薄。
随着脚踏缝纫机改为电动缝纫机,以操作缝纫机为主的半机械化服装加工方式逐步显示出速度快、效率高的优势。而以小作坊形式为主的加工方式很快暴露出一些缺陷:一个作业员要完成裁剪、缝纫、整烫等整个服装加工的全部工作,即作业员在加工过程中,需不停地更换工作内容,这势必导致作业员对各项工作环节的熟练性降低、影响加工速度,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加工能力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短时间内需求大量军服,这一现实要求服装加工速度及产量必须大幅度提高。一些服装经营者特意聘请机械行业的工程师对此进行指导。在考察了许多服装加工厂后,机械工程师们按照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改进了服装作坊式的加工方式,将加工过程分解为具体的工序,由数人或数十人组成生产流水线,按服装缝纫的先后顺序进行加工,每个工人只负责完成其中一个或几个相关工序。于是,作业分工的改进方案——让不同的工人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成为服装生产流水线的雏形,服装的生产能力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由此,服装工业化生产方式逐步成形。
(三)服装加工途径的多元化
目前,人们解决穿衣问题通常通过如下几种途径。
1.家庭制作
家庭制作即自己购料、量体、裁剪及制作服装。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采用这种形式获得服装的需求比例越来越低。
2.定做
以个人体形为准,将量体尺寸加入适当的放松量后,单件裁剪、单件制作成衣的定做方式有如下特点:
(1)根据个人的体形量体裁衣,成品较为合体。若采用较好的设备,且制作者有较高的手艺,服装质量即可达到预期水平,但价格相对较高。(www.xing528.com)
(2)对制作者要求较高,从裁剪、缝制、整烫到锁钉,制作者需有能力完成整件服装的加工,即必须会“全活”。但是,定做的生产效率低,制作周期长,成本较高。
3.工业化服装
工业化服装即成衣(Ready-to-wear),是按一定的工艺标准、通过规定的工序流程、将成批的面料由专用的机械设备生产的服装成品,消费者买后即可穿用。
(1)成衣生产的优势:
①利用专业科学知识进行标准化连续生产。例如,在缝制加工时,工人需按规定的工艺标准,将各个衣片进行连接,而不能像单件服装制作那样,按个人习惯随意改变工艺,因而,成衣生产的同批产品同一性较高。
②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及各种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提高服装的生产效率及质量。由于在生产线上各个操作人员一直在进行同一个或几个工序的作业,其熟练程度较高,且工业生产中的设备较好,如果管理得当,服装的加工速度及质量较单件制作要高。
③成衣生产效率较高,即单位时间内的产量相对较大,使服装的生产成本下降、价格适中。
(2)成衣生产的劣势:
①初期投资费用较大。
②在某种程度上,流水线加工的形式限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③对设计、管理、技术等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工业化服装”不能与“大批量生产服装”画等号。随着人们对个性化穿衣要求的提高,服装企业在生产同类款式时,批量开始逐步减少,特别是女式时装类,尽管批量较小,但其加工过程仍采用工业化流水线模式。
4.半定做(个性化定制)
半定做,指由消费者对服装某部位提出特殊要求,如腹部突出的体型要求服装成品的腹围较大,此时便可单独裁剪衣片,而后再投入生产线,按工业化生产方式制作成衣。
由于工业化服装的规格尺寸是按照科学手段测量归纳后,用相对标准的人体尺寸加放一定活动的松量设计而成,因此使特殊体形的人很难买到合适的成衣,而这种半定做形式,正是解决特殊体型人穿衣问题的途径之一。半定做形式可以得到较为合体的、质量好的、价格适中的服装,国内许多中、小型服装企业均接受此类订单。
拓展阅读·服装规模定制的探索
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指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化生产。市场竞争和需求的变化,促使企业开始探索以规模化生产的价格实现产品多样化甚至个性化的定制,提高产品制造过程的“柔性”。
服装规模定制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市场价格与款式的迅速变化、消费者偏好不易捉摸、新面料的普及等因素,造成李维斯(Levi's)处于动荡的环境中。1999年公司与戴尔(Dell)计算机公司合作建立起公司内部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称为个人裤型服务系统(Personal Pair),逐步改变了服装零售的模式和格局。
直属李维斯总公司的李维斯老店(Original Levi's Store)利用计算机科技为客户量身定做,将顾客身材的重要数值转化为服装样板。软件内备有2万多组模式,以符合衡量臀部、腰身、内部接合、拉链衬布、色彩搭配等基本剪裁要素。软件中陆续添加了更多样式的选择,改良后的系统重新命名为“Original Spin”。过去李维斯店面最多库藏130种各式腰身的裤子,计算机个人化定做后可达430种变化,依靠“Original Spin”软件协助后,可提供高达750种款式。
当设计完成后,顾客可用电子邮件下订单,统一汇集到李维斯坐落于田纳西州山市(Mountain City)的面料厂,缝制后的成品再寄往方便顾客取货的各个分店,或由联邦快递(Fed Ex)送抵顾客家中。由于尺寸资料已保存在数据库里,下一次该顾客若还有需要,可在任何一家李维斯分店订货。
李维斯这种规模生产加个性定制的柔性制造思路,是服装工业4.0的基础。在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柔性制造成为中国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和契机。
资料来源:1.【美】B.约瑟夫·派恩著,《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赵平、姜蕾等编著,《服装营销学 第2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