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表是由垂直的表和水平的圭组成的。圭表的发展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受到外在参数的影响。这些外在参数是指对天球结构的认知与对光学技术的掌握等方面。因此,这些影响直接导致圭表表高的变化。以下就通过圭表主要参数的变化来了解圭表的发展。
1.材料
图2-5 圭表辨正方位的方法
圭表最早使用木材制作,自汉以来,始用铜表,而圭的材料一般是用石材或铜,《宋书·律历志》载,祖冲之称“铜表坚刚,暴润不动,光晷明洁,纤毫尽然”(沈约,1975)。这显示古人已注意到材料的物理变化对圭表量测精度的影响,而铜质圭表之于木质者,其物理特性要好些。
2.圭表的安置
圭表的安置需要注意表的垂直度、圭面的水平度、圭中线和子午线的重合度。古人很早就总结出了圭表安置的要诀,《考工记》载:“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槷以县,视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阮元,1989)2004后来随着新技术与方法的使用,圭表的测量精度不断提高。在定圭面的水平度方面,《隋书·天文志》载“梁天监中,祖暅造八尺铜表,其下与圭相连。圭上为沟,置水以取平正”(魏征 等,1983)524,其后皆不出其制。
在定中线和子午线重合度方面,《淮南子》(刘安,1967)25、南北朝祖暅、北宋沈括皆以三表并用来定南北方向,但方法互有差异,其中祖暅的方法为:“先验昏旦,定刻漏,分辰次。乃立仪表于准平之地,名曰南表。漏刻上水,居日之中,更立一表于南表影末,名曰中表。夜依中表,以望北极枢,而立北表,令参相直。三表皆以悬准定,乃观。三表直者,其立表之地,即当子午之正。”(魏征 等,1983)522-523
3.表的高度
圭表表高的变化,体现了天文思想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立表的高度与地理纬度决定了冬夏二至等节气的表影长度。中国古代最早使用八尺之表,虽然史料没有记载,但据考证,应始于公元前9世纪左右,或东、西周之交(陈美东,1986)。秦朝之后仍大都用八尺之表的古制。故《周礼注疏》记载“夏至景尺有五寸,冬至景丈三尺”(阮元,1989)2004的数据,一直到魏晋之前,仍影响着圭表测影的工作。
4.光学仪器的运用(www.xing528.com)
“按表短则分寸短促,尺寸之下所谓分秒太半少之数,未易分别;表长则分寸稍长,所不便者景虚而淡,难得实影。”(宋濂,1977)996传统惯用的八尺之表,其表影的量测一般能得到实影,然日影之差行,当冬夏二至前后,进退在微芒之间,以及影长的测定因太阳之于圭表并非点光源,造成表端的影子有本影和半影之分与日光的散射等影响,若没有测影技术的改进或表高的增长,无法有效地提高测影精度。在前人所提出的改革中较重要而具体的有北宋沈括的《景表议》、苏颂的浑仪圭表及元朝郭守敬的高表。
(1)沈括的《景表议》
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在沈括上奏的《景表议》中,对圭表提出了两项在光学技术上的改进。其一是针对日光散射问题提出的改善,“为密室以栖表,当极为霤,以下午景,使当表端”(脱脱 等,1983)965-966;其二是以一副表解决半影所造成影虚而淡的问题,“副表并趺崇四寸,趺博二寸,厚五分,方首,剡其南,以铜为之。凡景表景薄不可辨,即以小表副之,则景墨而易度”(脱脱 等,1983)965-966。
(2)苏颂的浑仪圭表
北宋苏颂于元祐年间(1086—1092)建造了水运仪象台,将浑仪与圭表两个重要的测天仪器结合在一起,其巧妙之处是以望筒根据光的直进原理,将正午的阳光直接照射在圭面上,可以相对地提高测量的精度。其方法在《新仪象法要》中有详细记载“常于午正以望筒指日,令景透筒窍至圭面,以窍心之景指圭面之尺寸为准”(苏颂,1983)129-130,则:“望筒所以上考时刻,五星留逆徐疾,日道升降,去极远近;圭面所以下候二十四气晷景之长短。二法相参,则气象与上象相合,考正历数,免有差舛。”(苏颂,1983)130
(3)郭守敬的高表
圭表之法,表短则分秒难辨,表长则晷影虚淡。郭守敬所以立四丈之表,乃是使用横梁与景符之故。横梁是用来取日中之景;景符是一个利用针孔成像原理的光学装置。景符可以在圭面上移动并调节其铜片的倾角,当太阳、横梁及铜片上的小孔等三者恰成一直线时,在圭面上正好可以看到太阳的像,并在日像的中间有一清晰的横梁影像,如此可以精确地测得日面中心在圭面上的位置。为操作方便,景符上的圆孔后人曾改以直缝取代之(张廷玉 等,1975)362-363。据《元史·天文志》及《明史·天文志》记载横梁、景符其制分述如下。
横梁:“上高三十六尺。其端两旁为二龙,半身附表上擎横梁,自梁心至表颠四尺,下属圭面,共为四十尺”(宋濂,1977)996,“日体甚大,竖表所测者日体上边之影,横表所测者日体下边之影,皆非中心之数”(张廷玉 等,1975)362-363,“今以横梁取之,实得中景,不容有毫末之差”(宋濂,1977)997。
景符:“景符之制,以铜叶,博二寸,长加博之二,中穿一窍,若针芥然。以方框为趺,一端设为机轴,令可开阖,榰其一端,使其势斜倚,北高南下,往来迁就于虚梁之中。窍达日光,仅如米许,隐然见横梁于其中。”(宋濂,1977)9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