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图虽然可以直观且完整地表示受控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的关系, 但对于具有复杂关系的系统而言, 结构图的化简就变得非常复杂且烦琐。 因此, 梅森提出了另一种描述系统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信号流图法。 信号流图法是将节点和支路组成一种信号传递网络, 利用图示法来描述一个或一组线性代数方程式。 它最大的优点是无须对信号流图进行化简和变换, 直接利用信号流图的增益公式, 给出系统变量间的信号传递关系。 图中节点代表方程式中的变量, 以空心圆圈表示; 支路是连接两个节点的定向线段。 用支路增益表示方程中两个变量的因果关系, 因此支路相当于乘法器。
假如代数方程组为
则对应的信号流图如图2-30 所示。
图2-30 式(2.80) 代数方程组对应的信号流图
至此, 信号流图的基本性质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 节点标志系统的变量。 一般节点按自左向右顺序设置, 每个节点标志的变量是所有流向该节点的信号之代数和, 而从同一节点流向各支路的信号均用该节点的变量表示。
(2) 支路相当于乘法器, 信号在流经支路时被乘以支路增益而变换为另一信号。(www.xing528.com)
(3) 信号在支路上只能沿箭头单向传递, 即只有前因后果的因果关系。
(4) 对于给定的系统, 节点变量的设置是任意的, 因此信号流图不是唯一的。
在信号流图中常使用以下名词术语。
(1) 源节点(或输入节点): 在源节点上, 只有信号输出的支路(即输出支路), 而没有信号输入的支路(即输入支路)。 它一般代表系统的输入变量, 故也称为输入节点。图2-30 所示的节点x1 就是源节点。
(2) 阱节点(或输出节点): 在阱节点上, 只有输入支路而没有输出支路, 它一般代表系统的输出变量, 故也称为输出节点。 图2-30 所示的节点x6 就是阱节点。
(3) 混合节点: 在混合节点上, 既有输入支路又有输出支路。 图2-30 所示的节点x2,x3, x4, x5 就是混合节点。 若从混合节点引出一条具有单位增益的支路, 则可将混合节点变为输出节点, 成为系统的输出变量, 如图2-30 所示的用单位增益支路引出的节点x6。
(4) 前向通路: 信号从输入节点向输出节点传递时, 每个节点只通过一次的通路, 叫作前向通路。 前向通路上各支路增益之乘积, 称为前向通路增益, 一般用pk 表示。 在图2-30 中, 从输入节点x1 到输出节点x6, 一共有四条前向通路: 第一条是x1→x2 →x3 →x4→x5→x6, 其前向通路总增益为p1 =abcd; 第二条是x1→x3→x4→x5→x6, 其前向通路总增益为p2 =hcd; 第三条是x1 →x2 →x3 →x5 →x6, 其前向通路总增益为p3 =abg; 第四条是x1→x3→x5→x6, 其前向通路总增益为p4 =hg。
(5) 回路: 起点和终点在同一节点上, 而且信号通过每个节点不多于一次的闭合通路称为单独回路, 简称回路。 回路中所有支路增益之乘积叫回路增益, 用La 表示。 在图2-30中, 从输入节点x1 到输出节点x6, 一共有三个回路: 第一个是起于节点x3, 经过节点x4 最后回到节点x3 的回路, 其回路增益为L1 =ci; 第二个是起于节点x4, 经过节点x5 最后回到节点x4 的回路, 其回路增益为L2 =de; 第三个是起于节点x2, 经过节点x3, x4 最后回到节点x2 的回路, 其回路增益为L3 =bcf。
(6) 不接触回路: 回路之间没有公共节点, 这种回路叫不接触回路。 在信号流图中,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接触回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