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了解三峡地区的环境现状

了解三峡地区的环境现状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6-1三峡地区土地利用现状资料来源:长江三峡工程移民专题论证报告,1988年1月。三峡库区水污染较严重。三峡库区广大农村环境空气质量较好。三峡库区受淹城镇因道路狭窄,地面坡度陡,弯道多,各种车辆噪声污染突出,在工业集中区及交通干道沿线,噪声均有超标现象。三峡库区由于山高坡陡,暴雨频繁以及人为活动加剧,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了解三峡地区的环境现状

(一)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

三峡地区位于我国中心腹地,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山地、川东平行岭谷、鄂西山地向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74.0%和21.7%,河谷平原只占总面积的4.3%。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三峡地区的资源有以下特点:

(1)土地利用开发程度高,土壤类型多,自然土类肥力较高,但人地矛盾突出。

三峡地区由于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土地垦殖率较高,土地利用现状见表6-1。区内土壤种类繁多,有黄壤、黄棕壤、红壤、棕壤、石灰岩土、紫色土等。自然土类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等土壤肥力较高,但坡地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有严重障碍因素和低产田在半数左右。同时,耕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2)水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本区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冬暖春早、夏热伏旱,秋雨多、湿度大及云雾多等特征。年均温15~19℃,大于10℃积温5000~6000℃。年平均降水量1200mm。

表6-1 三峡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资料来源:长江三峡工程移民专题论证报告,1988年1月。

长江横贯全区,过境客水丰富,水资源总量约4000亿m3。降水和径流年内分布不均,75%集中在5~10月。区内水能蕴藏量除长江干流外,尚有409万kW,其中可开发利用220万kW。水资源开发潜力大,若充分利用,可满足本区经济发展需要。

(3)生物资源丰富,具有林、果、土特产品优势。据对三峡库区调查,三峡库区陆生植物中有维管束植物6088种,分属208科,1428属,占全国植物总数的20%。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50种。

至2000年,库区陆生动物中仅鸟类和兽类102超400种。水库淹没线附近分布受水库蓄水影响的有鸳鸯猕猴水獭、苏门羚、红腹锦鸡共计5种,均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高海拔(800~1000m以上)有Ⅰ级保护动物黑叶猴、金丝猴、虎3种,Ⅱ级保护动物猕猴、藏酋猴、黑熊、毛冠鹿、斑羚、红腹角雉、勺鸡、白冠长尾鸡、红腹锦鸡等9种。

库区经济植物超过2000种,其中药用植物1000余种。柑橘生产规模大,已形成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2000年柑橘种植面积达2.83万hm2,总产量24.55万t。其他林特产品如桐油生漆榨菜、山羊皮、蚕丝等驰名中外。

(4)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本区历史文化悠久,山川景色秀丽。有名闻遐迩的长江三峡、圈椅淌原始森林,龙门河森林公园、高岚河、神农溪等自然风光;亦有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白鹤梁,丰都鬼城等人文景观。三峡工程建成后,库水延伸可辟更多旅游景点,为旅游资源开发展示更广阔空间。(www.xing528.com)

(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基础仍较薄弱

三峡地区工业以食品、轻纺、化工建材、机械、煤炭为主。农业生产以粮食为基础,柑橘、烤烟、茶叶、榨菜为龙头,粮、油、猪、柑、茶并举。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8.89亿元(文内社会、经济、水质资料来源:国家环保总局,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01年),比上年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53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2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三峡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5875元,比上年增长7.7%,农村人均纯收入1868元,比上年增长2.5%。2000年共有专业技术人员51.12万人,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3.1%和94.2%。

总之,三峡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较大幅度增长。三峡工程的兴建,为三峡地区建材、矿产开采和化工工业发展提供机遇。建材业成为新的增长点。近年商品流通渠道已渐趋通畅,医疗教育条件逐步改善,社会发展明显。由于原基础条件差,实力薄弱,多数县仍以农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增长较慢,制约了二、三产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环境污染及自然生态破坏较严重

2000年监测库区长江干流水质状况总体良好,除个别断面外,各断面年度水质评价结果为Ⅱ类。

三峡库区城市江段枯水期和丰水期总体水质良好,平水期较差。枯水期城市江段Ⅰ、Ⅱ类水质江段占56.3%,Ⅲ类水质江段占26%,Ⅳ类水质江段占18.8%,水质Ⅳ类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丰水期Ⅱ类水占68.75%。平水期Ⅱ类水只占37.5%。

三峡库区水污染较严重。城市江段岸边水质受污水影响的江段总长约为27.55km,宽约2~120m,其中严重超标污染带总长约7.81km,宽2~45m。重庆江段的超标污染带长约5.5km,占库区超标污染带总长的70%。

三峡库区广大农村环境空气质量较好。但在城区和工业区,因使用燃煤含硫量高,二氧化硫含量超标,大气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酸雨污染在万州市、涪陵市、重庆市区等城区和近郊仍较严重。

三峡库区受淹城镇因道路狭窄,地面坡度陡,弯道多,各种车辆噪声污染突出,在工业集中区及交通干道沿线,噪声均有超标现象。

长江沿岸城市堆存的大量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既是长期遗留的问题,又与近期随意排放有关。长江两岸堆存的生活垃圾,据坝前135m高程以下淹没区初步调查,11个区县堆存垃圾157万t,其中湖北四县19.2万t,重庆7个区县138.2万t。垃圾中有机质约占10%,COD含量40~150mg/g。垃圾倾倒或流失入江将对水质产生严重污染。此外,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也较大。2000年重庆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304.84万t,湖北省宜昌、兴山秭归三县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7.67万t。

三峡库区由于山高坡陡,暴雨频繁以及人为活动加剧,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资料报道,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8%,中度以上的侵蚀占65%,其中强度和极强度侵蚀占39%左右。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加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