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八江润滑:回顾1954年的洪水灾害

八江润滑:回顾1954年的洪水灾害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4年洪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发生的最大一次全流域型洪水,也是20世纪长江最大洪水。(一)现状洪水的危害情况由于1954年洪水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在长江历次防洪规划中均将它作为防御对象进行研究。洪水过后,就以1954年最高水位为标准加高加固堤防。因此,在理想情况下,现在遇到1954年洪水通过适时分洪,可以把长江干流水位控制在设计水位以下。(二)有三峡工程后的形势有三峡工程后再遇1954年洪水,情况将有很大改变。

八江润滑:回顾1954年的洪水灾害

1954年洪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发生的最大一次全流域型洪水,也是20世纪长江最大洪水。宜昌洪峰流量66800m3/s,约10年一遇;30天洪量约80年一遇。但中下游区间来水很大,城陵矶处江湖合成洪峰流量超过10万m3/s,武汉及以下30天洪量均达200年一遇。当年荆江分洪区三次分洪,降低水位0.96m,沙市仍出现了历史最高水位44.67m,中下游分洪溃口水量达1023亿m3,沿程最高水位仍超历史。由于洪水太大,灾情十分严重,计受淹农田317万hm2,受灾人口1888万人,因灾死亡3万余人,京广铁路有100天不能正常通车。

(一)现状洪水的危害情况

由于1954年洪水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在长江历次防洪规划中均将它作为防御对象进行研究。洪水过后,就以1954年最高水位为标准加高加固堤防。20世纪70年代以后,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决定堤防设计水位较1954年最高水位适当提高。并以此为基础规划安排了容量约为500亿m3的分蓄洪区,具体情况已如前述。因此,在理想情况下,现在遇到1954年洪水通过适时分洪,可以把长江干流水位控制在设计水位以下。但实际情况仍十分严重,这比1954年洪水小得多的1998年洪水的防汛情况就可佐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现规划安排的分蓄洪区安全建设严重滞后,一旦分洪损失极大,群众转移任务也极为艰巨,故分蓄洪决策将极艰难。

(2)由于分蓄洪区没有固定进洪设施,全靠人工扒口,很难适时适量,一旦失控,必将抬高水位,从而危及重点地区安全。(www.xing528.com)

(3)即使能顺利决策按计划分洪,损失也很大。计划安排城陵矶以上要分洪374亿m3,将淹没耕地42万hm2,经济损失数百亿元,还将使数百万人民群众临时迁居他乡,要忍受十分困苦的生活达数月之久,灾后的恢复还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对分蓄洪区的生态与环境也将造成很大的危害。

(二)有三峡工程后的形势

有三峡工程后再遇1954年洪水,情况将有很大改变。由于荆江防洪标准已大大提高,从而可不用荆江分洪区,并能将沙市水位控制在44.5m以下,荆江大堤的安全更有保证。城陵矶附近区分洪量,可减为218亿~280亿m3(与采用的防洪调度方式有关),使淹没耕地减为27万~30万hm2,从而可显著减少分洪决策的难度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环境影响。对武汉防汛形势也十分有利,控制水位更有把握。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由于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相对于长江巨大的超额洪量来说仍是不足的,故三峡工程的防洪规划中着重考虑了最重点的防洪区——荆江河段的问题,将荆江河段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并在遇到类似1870年洪水时保证荆江河段行洪安全,在此前提下再尽量减少城陵矶附近的分洪量。而由于长江超额洪量太大,三峡工程只能帮助减少一部分,今后还要靠长江上游特别是金沙江上再建一些大水库来逐步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