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耳线索临界感知频率依赖性

双耳线索临界感知频率依赖性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对ITD临界感知的频率依赖特性曲线的分析,与空间心理声学中对ITD的定性描述基本一致,即双耳时间差ITD线索在低频范围敏感,在高频范围不敏感。图2-9IC临界感知的频率依赖特性Bark1~Bark2,频率在0~200Hz范围内,双耳相关度的临界感知JND值高于0.6,即当左右声道信号相关度大于0.6时,双耳才能够感知到声像宽度的变化。以上对IC临界感知的频率依赖特性曲线的分析,双耳相关度IC线索在数值

双耳线索临界感知频率依赖性

借鉴绝对静音门限测听实验,本小节的实验均对人耳听阈内的等响度序列进行测听。对双耳线索ILD、ITD和IC前后进行了16批次,为期1.5年的主观测试实验。平均每批次有近10名专业人员参与测试,实验的基本条件:

(1)测试地点:武汉工业学院音视频实验室的专业听音室。

(2)测试人员:武汉大学音频专业研究生和武汉工业学院本科生,共16人,男女比例5∶3。

(3)测听结果:由平均得分和95%置信区间范围组成,在统计方差时计入所有测听者的测听结果。置信区间的求解如下:

标准偏差,95%的置信区间:μ±

式中:t0.05是对应的学生分布值(Student’s t-distribution)。

下面介绍测听序列的制作原理,给出实验结果,并就结果进行简要的分析。

1.测听序列制作原理。

(1)声像方位测试。对于ILD和ITD参数,测试信号采用单频信号S(t),频率范围取为20Hz~16kHz,取巴克带中心频点为待测试点,序列生成原理如图2-4所示。

图2-4 ILD和ITD的测听序列生成原理

图中单频测试音S(t),经过两路增益g1,g2,以及延时d1,d2后,左耳入声L(t)和右耳入声R(t)分别为

此时,双耳线索ILD、ITD和IC分别为

对ILD参数来说,控制条件+=1可保持生成序列的能量稳定。

(2)声像宽度测试。对于IC参数,测试信号为两个不相关的窄带信号S1(t)和S2(t),频率范围取为20Hz~16kHz,取巴克带中心频点为待测试点,序列生成原理如图2-5所示。

图中窄带测试音S1(t)和S2(t),经过不同的参数α和β的调节,获得不同相关度的左耳入声L(t)和右耳入声R(t)分别为

此时,双耳线索ILD、ITD和IC分别为

图2-5  IC测听序列生成原理

对IC参数来说,有两个控制条件:测试音S1(t)和S2(t)不相关,即cov(s1,s2)=0;测试音S1(t)和S2(t)能量保持相等,即=

令IC调节参数α和β有关系,代入IC定义,有

定义:偏向角φ是声源边界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当φ=0°时,声源边界在水平方向;当φ=90°时,声源边界垂直方向。如图2-6所示,声像宽度在垂直平面映射后的角度φ与φ有关系:

令φ=2α,有

(www.xing528.com)

至此,可控参数变量只有偏向角φ,它与IC存在对应关系,我们可通过对偏向角φ的调节,生成相关度IC的测试序列。

图2-6 偏向角示意图

2.ILD实验结果与分析

图2-7所示曲线,中间较平缓,两头上翘,整体形状类似绝对静音曲线。

图2-7 ILD临界感知的频率依赖特性

(1)Bark1~Bark2,频率在0~200Hz范围内,双耳强度差的临界感知JND值大于6dB,即只有当ILD值大于6dB时,人耳能感知到声像方位的变化。

(2)Bark2~Bark18,频率在200~4400Hz范围内,双耳强度差的临界感知JND值基本在4dB左右,即双耳对ILD数值变化的敏感度较大。

(3)Bark19~Bark24,频率在4400Hz以上,双耳强度差的临界感知JND值均高于6dB,即只有当ILD大于6dB,双耳才能够分辨出声像方位的变化。

传统方法中,通常以1500Hz作为ILD参数提取的分界,仅在高频带提取ILD参数。但是从如上曲线看到:在极低和极高的频带,人耳对ILD的敏感度显著下降;在200~3700Hz频率范围内,本实验曲线基本保持水平,且认为敏感度一致较高。同时,该曲线符合文献[172]中第159页对ILD的分析图2.81。因此,编码中也需要综合考虑低频段的ILD参数在人耳感知上的定位作用。

3.ITD实验结果与分析

图2-8所示曲线中间较平缓,两头上翘,且高频部分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图2-8 ITD临界感知的频率依赖特性

(1)Bark1~Bark5,频率在0~500Hz范围内,双耳时间差的临界感知JND值稳定在0.2ms左右,即当ITD大于0.2ms时,人耳能感知到声像方位的变化。

(2)Bark6~Bark16,频率在500~3000Hz范围内,双耳时间差的临界感知JND值基本低于0.2ms,即双耳对ITD数值变化的敏感度较大,较低的ITD差异人耳就能够辨别出声像方位的变化。

(3)Bark17~Bark21,频率在3000~7500Hz时,双耳时间差的临界感知JND值基本高于0.2ms,且呈现随频率升高双耳敏感度下降的趋势。

(4)Bark22~Bark24,频率在7500Hz以上,双耳时间差的临界感知JND值高于0.5ms,即在高频双耳对ITD的感知比较迟钝,只有当ITD大于0.5ms情况下,双耳才能够分辨出声像方位的变化。

以上对ITD临界感知的频率依赖特性曲线的分析,与空间心理声学中对ITD的定性描述基本一致,即双耳时间差ITD线索在低频范围敏感,在高频范围不敏感。这里我们对这些定性的描述给出了可量化的数据指标,即具体的高低频划分的分界点,以及ITD的恰可感知数值。

4.IC实验结果与分析

图2-9所示曲线,除两个较明显的谷外,整体未呈现明显的高低频差异。

图2-9 IC临界感知的频率依赖特性

(1)Bark1~Bark2,频率在0~200Hz范围内,双耳相关度的临界感知JND值高于0.6,即当左右声道信号相关度大于0.6时,双耳才能够感知到声像宽度的变化。

(2)Bark3~Bark11,频率在200Hz~1500kHz范围内,双耳相关度的临界感知JND值在0.4~0.6波动,出现明显的波谷区。此时,双耳对IC数值变化的敏感度较大,较低的IC差异人耳就能够辨别出声像宽度的变化。

(3)Bark12~Bark16,频率在1500~3000kHz时,双耳相关度的临界感知JND值基本高于0.5,即在此频率范围双耳的IC敏感度不高,只有IC足够大时,双耳才能够分辨出声像宽度的变化。

(4)Bark17~Bark24,频率在3000Hz以上,双耳相关度的临界感知JND值稳定在0.4~0.6波动,出现小波谷。同样,此时双耳对IC数值变化的敏感度较大,较低的IC差异人耳就能够辨别出声像宽度的变化。

以上对IC临界感知的频率依赖特性曲线的分析,双耳相关度IC线索在数值低于0.4的情况下,双耳基本上无法感知声像宽度的差异,因此,只有在IC值大于0.4,即声道间相关度较大的时候,IC值才有一定的听觉意义。通过实验,我们给出了IC参数的可量化的数据指标,可为IC参数冗余信息去除提供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