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2a所示为最简单的输电系统中,首端(或送端)发电机Gs通过升压变压器T-1、双回路输电线L、降压变压器T-2接到输电线末端(或受端)电力系统等效发电机Gr。如果末端等效发电机Gr容量相对于首端发电机而言很大,则首端发电机输送任何功率时,末端母线电压的幅值、相位、频率均不变,即末端等效为无限大容量的母线。若首端发电机为隐极同步发电机,忽略发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线的等效电阻R时,可以得到系统的等效电路图1-2b。图中E为首端发电机Gs的电动势、V为末端母线的电压,Xg、XT1、XT2和XL分别为发电机、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和单回路输电线电抗,则系统的总电抗X为
X=Xg+XT1+XT2+XL/2 (1-1)
图1-2 简单电力系统及其等效电路(R=0)
发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电阻远小于电抗,因此,若图1-2b中全系统的等效电阻R近似为零,采用相对值(标幺值)表示电力系统的参数,由等效电路图1-2b可以得到
图1-3a和图1-3b给出电流I·超前电压V·和I·滞后V·两种工况下的电压、电流相量图。图中,两种工况都是首端电动势E·的相位超前末端电压,相位超前角δ又称为功率角。若电压V·相位为0°,,则电动势E·=E∠δ。图1-3a中电流I·超前电压的角度为φ2,对而言为容性无功电流I·qC;图1-3b中电流I·滞后电压的角度为φ2,对为感性无功电流I·qL。图1-3a和图1-3b中取在水平坐标轴d(p)方向,即的相位角为零。取超前d(p)轴90°的方向为q轴(容性q轴)。因此I·在d(p)方向的分量为有功电流Ip,I·在q轴方向的分量为无功电流I·q。对于图1-3a所示的工况,即I·的相位角为φ2,则有
有功电流相量为
图1-3 简单电力系统相量图(R=0)
在图1-3a中I·q对而言为容性(超前)无功电流相量,即
I·q=jIsinφ2=jIq=jIqC (1-5)
又有Ecosδ=V-XIqC,输出容性(超前)电流I·q为
又Esinδ=XIp,输出有功电流Ip为
首端电源(E·)经输电系统送至末端()的有功功率Pr为
式中,P、V、E为相对单位制中的标幺值。在相等单位制中,三相功率等于单相功率。
首端电源(E·)经输电系统送到末端V的容性(超前)无功功率为
容性(超前)无功功率QrC等效于负值的感性(滞后)无功功率QrL,即QrC=-QrL,图1-3a中,I超前V,电压V大于E cosδ,首端电源(E)经输电系统送到末端电压V的感性(滞后)无功功率QrL为
对于图1-3b所示工况,Iq为滞后(感性)无功电流IqL,Ecosδ=V+XIqL。
输出感性(滞后)无功电流为
又Esinδ=XIp,则输出有功电流为
图1-3b中,I·滞后于,首端电源(E·)经输电系统送到末端V处感性(滞后)的无功功率Qr为
图1-3a和图1-3b中,E·超前于,即δ>0时,由式(1-7A)、式(1-8)可知,Ip>0,Pr>0,首端电源E·经线路向末端送电;若E·滞后于,即δ<0时,由式(1-7A)、式(1-8)可知,Ip<0,Pr<0,则末端电源经线路向首端送有功功率。因此在两个电源E·、之间,有功功率总是从相位超前的电源送至相位滞后的电源。
如果E的数值比V大得很多,以至于Ecosδ>V(见图1-3b),则首端电源E·经输电系统送至末端的感性(滞后)无功功率QrL为式(1-9B),QrL>0;若V较大,以致V的数值大于Ecosδ,(见图1-3a),则首端电源E·经输电系统送至末端V处的电流为容性无功电流,对应的容性(超前)无功功率QrC为式(1-9A),等效于这时末端电源向线路输出感性滞后无功功率QrL=-QrC。因此感性(滞后)无功功率是从电压值高的电源输出到电压较低的电源。
在图1-3b中,首端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Ps和感性(滞后)无功功率Qs为
首端发电机输出的感性(滞后)无功功率为
电力系统中电抗X所消耗的滞后无功功率QX为
由图1-3b可知(IX)2=E2+V2-2VEcosδ,故有
由式(1-9B)和式(1-11)有
由式(1-10)可知,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Ps等于送至末端的有功功率Pr(忽略了所有元件的电阻,故有功损耗I2R=0)。由式(1-13)可知,发电机Gs产生的感性(滞后)无功功率Qs经系统电抗X消耗I2X后,向系统末端输出的感性(滞后)无功功率为Qr=-VIsinφ2=Qs-QX=Qs-I2X。(www.xing528.com)
在实际电力系统中,如果像图1-3b中所示,流入末端的电流I·滞后,φ2为负值,则末端负荷的感性滞后无功负荷也由首端电源E·经系统等效电抗X供给,则在输电系统中不仅引起较大的电压损耗,而且还有较大的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
如果令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的全部无功损耗I2X由输电线路首、末两端电源(E·、)平均负担,即令-Qr=Qs=I2X/2,则由式(1-9c)、式(1-11)或由图1-3可得到E=V,这时如图1-3c所示。I·滞后E·的角度为δ/2,I·超前的角度也是δ/2,即I·超前和I·滞后E·的角度都是δ/2,这时首、末两端的电源输出相等的感性(滞后)无功功率供输电系统中电抗的无功损耗。
在d、q坐标系中,取q轴超前d轴90°,复数功率可以有两种表达式,即
式中,I·∗为电流I·的共轭相量;为的共轭相量;Q为感性(滞后的)无功功率。若电流I·滞后电压,则有功功率P为正,感性(滞后的)无功功率也为正值。由,有
(1)若令:
则有功功率为
P=VdId+VqIq(1-15A)感性(滞后)无功功率为
Q=VqId-VdIq(1-15B)
若取在d轴上,如图1-3所示,则Vd=V,Vq=0,这时取I=Id+jIq。Iq为正值时则为容性(超前)无功电流,Iq为负值时则为感性(滞后)无功电流。这时有,有功功率:P=VdId=VId:感性(滞后)无功功率:Q=-VdIq=-VIq。上式中,Id为与V同相的有功电流;Iq为超前V的容性无功电流;-Iq为感性(滞后)无功电流。
在图1-3b中,Id为正,P为正;Iq为负(感性、滞后电流),Q=-VIq为正(感性、滞后无功功率)。
在图1-3a中,Id为正,P为正;Iq为正(容性、超前电流),Q=-VIq为负(容性、超前无功功率)。
(2)若令:
则有功功率为
P=VdId+VqIq
感性(滞后的)无功功率为
Q=VqId-VdIq
将以上P、Q表达式与式(1-15)对比可知,复功率的两种表达式=P+jQ和中的P、Q是相同的。
图1-4a是一个更一般化带支路Z3的双电源输电系统网络,以下分析不忽略输电线路的电阻时输电系统的功率特性。图1-4b和图1-4c分别为末端电源V=0和首端电源E=0时的等效电路,I11、I21是V=0时的电流;I12、I22是E=0时的电流。由叠加原理有
式中,Z11、Z22称为系统的输入阻抗。
又有
式中,Z·21=Z·12=Z1+Z·2+Z1Z2/Z3称为系统的转移阻抗。
因此
图1-4 带支路的双电源输电网络
若取在水平轴方向上,=V∠0°=V,E·超前相角为δ,E·==E∠δ=E(cosδ+jsinδ)。
若输入阻抗和转移阻抗为,,,其中线路阻抗角分别为φ11=arctanX11/R11,φ22=arctanX22/R22,φ12=arctanX12/R12,X11、X22、X12、R11、R22、R12分别为阻抗Z11、、的电抗和电阻,线路阻抗角的余角α=90°-φ,如图1-4d所示。线路首端功率为
同理,由线路末端功率可得到
如果Z3支路不存在,即Z3=∞,则Z11=Z12=Z22=Z1+Z2=Z,,R11=R12=R22=R1+R2=R,X11=X12=X22=X1+X2=X,Z2=R2+X2,由于Z·=Z∠φ=Zcosφ+jZsinφ,R=Zcosφ,X=Zsinφ,tanφ=X/R,φ为线路阻抗Z1+Z2的阻抗角。式(1-16A)和式(1-16B)可简化为
如果不考虑线路电阻,R=0,Z=X,阻抗角φ=90°,则式(1-16C)和式(1-16D)简化为式(1-10)和式(1-11)。
如果支路Z3不存在,即Z3=∞,式(1-17A)和式(1-17B)可简化为
如果不考虑线路电阻,R=0,Z=X,阻抗角φ=90°,则式(1-17C)和式(1-17D)可简化为式(1-8)、式(1-9C)。有功功率为
感性(滞后)无功功率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