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越历史的传统风险观念:挑战和机遇

跨越历史的传统风险观念:挑战和机遇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人的风险意识古已有之。中国古人从风险事件中总结出一套关于风险防范的基本策略,包括对于安全目标的制定,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发生之后如何应对、避免同类风险的再次发生。由此,中国人在对待风险问题时多了一份超脱于危机本身的乐观与豁达,却是不争的事实。

跨越历史的传统风险观念:挑战和机遇

中国人的风险意识古已有之。从史书文献中的文字记载到人们耳熟能详、口口相传的古代成语和历史典故,体现出大量古人对于风险问题的关注,许多观点更是跨越历史的横亘,在延续数千年之后仍然能够在当下错综复杂的风险问题面前发挥重要作用。仅此一点就值得我们去梳理和体味古人在应对风险问题时的思想和智慧,以求从中获得更多的启迪。

古人的风险意识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并用典型的事件作为对风险的描述。如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中所述: “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 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警示人们对任何细小的瑕疵和隐患,如不加以正视并消除,最终会酿成大祸。又如出自晋·韦《启谏冉闵》: “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中的“防微杜渐”,亦要求人们重视细小的偏差和失误,当发生微小的问题和不好的苗头时就应及时修正。可见,古人十分关注于事物的细节,小中见大、重视事物从量变到质变这一规律,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更是古人对“小事”给予重视的佐证。

中国古人从风险事件中总结出一套关于风险防范的基本策略,包括对于安全目标的制定,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发生之后如何应对、避免同类风险的再次发生。汉·贾谊《治安策》中提道: “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至孝也;以幸天下,以育群生,至仁也。”可见,“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是保障“以承祖庙,以奉六亲,以幸天下,以育群生”这些内容的基础,是达到“至孝至仁”境界的前提,因此“长治久安”可被看作是最高的安全目标。《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书: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以及《诗经·豳风·鸱鸮》: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6]”都是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忧患意识能够唤起人们对潜在的危险展开预防和筹备,正是这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使人们提前准备好应对危机的策略和资源,当“危险”和“阴雨”来临时才能做到“有备无患”。而出自《战国策·楚策》中的“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告诫人们,当危机发生时,应即刻做出反应、及时改正错误,能够避免风险的蔓延和扩大,从而减少损失。《战国策·赵策》有曰: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则是提醒人们,当危机过去,要善于从之前的事件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指导之后的行事,从而避免类似的风险再度发生。(www.xing528.com)

中国古人从生活的细节入手示意和阐述风险,从风险发生的事前和事后找寻应对方法,更秉承天地自然整体性和世间万物联系性的有机的宇宙观,本着“祸福相依”、“相生相克”[7]的古朴的辩证思维,从风险事件中各种要素间的关系着手,因势利导,则是古人传统风险观念中最为精华和超然的部分。《老子》有云: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8]”寓意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局,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又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9],都指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祸”与“福”可以相互转化。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风险和危机的认识都抱有乐观的态度,这种乐观并不盲目,而是真正认识到各种事物间都存在着相互流转的可能,只要人们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方向加以引导,就可转“危”为“安”、化“危”为“机”。

中国传统的风险观念与西方强调经验的有效性和概念的精确性有所不同,而是重视体验的透彻和概念的宽泛,这种透彻和宽泛正如老子所云: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0]”,这种辩证关系使得传统观念看似宽泛而实之概要、看似空洞而实之确凿。由此,中国人在对待风险问题时多了一份超脱于危机本身的乐观与豁达,却是不争的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