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衫是指贴身穿在里面的单衣,也指一种穿在西装里面的上衣,亦可单独外穿。衬衫是男士衣柜中必不可少的服装之一,无论是日常着装、商务旅行,还是休闲度假,衬衫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衬衫作为表面穿着、拥有多种穿法之前,常常只被作为配角。衬衫的英文Shirt意思里也带有内衣Under Shirt的意味。一直到欧洲文艺复兴初期,衬衫还被当作内衣看待,当时如果一个有身份的男人把衬衫穿露在外面,那简直难以想象。但是,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热衷于在肩部、胸部和胳膊下面饰以花边的人来说,要想掩盖住里面穿的白色亚麻衬衫实在太难了。到了1530年,人们开始接受在颈部和腕部显露衬衫,同时,将衣服用窄带子束紧,并认为这样穿戴很时髦。19世纪后期,让衬衫完全显露出来的穿法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这个时候衬衫的领口很高而且需要浆洗。但是到1917年,人们发现穿着者在穿着衬衫时,衣领压着颈部,之后才将衣领翻下,用其包住领带,就像现在看到的那样。
衬衫的角色,从贴身内衣到中衣的演化,要追溯到男性服装中出现上衣和马甲的1600年代后期。产生了衬衫穿在马甲里侧、外套中间的穿法,这在现代套装中很常见。也可以说,衬衫的领子和袖口从西装上衣露出的风格,是这个时候确立的。
进入1700年代以后,腰身和袖子肥大而舒适的衬衫开始出现了。可以见到衬衫前面的开衩部分和胸部的花边装饰、荷叶边装饰。袖口上也同样是荷叶边,穿起来手腕被荷叶边的花边盖住,这是当时最地道的贵族穿法。
上衣和马甲固定下来之后,衬衫的存在感变得很薄了。但上流社会赋予其新的意义。保持衬衫清洁,穿雪白的衬衫,被认为是新的身份象征。
“不在衬衫上用香水,拥有很多上等的亚麻衬衫,在有纯净的流水和空气的田园村舍洗涤衣服”成为绅士们的美学宣言。这对沉浸在香水和体臭中的衬衫来说,算是一场大革命。是否拥有各种各样的衬衫,是否舍得在衬衫上花钱,是否保持衬衫的清洁,也成为判断其社会地位的主要依据。
1850年时制作的衬衫(长94cm、宽71cm),小立领的宽度只有2cm,后中心钉纽扣。前身左右排列细密的塔克,中央装饰扣3个,袖口是双层翻折袖,门襟上有很硬的浆。纽扣像大头钉一样适合,也有宝石装饰的样式。
1800年代后期,领子几乎和耳朵一样高,颜色雪白。替换的领子也有出售的了,多为领高10cm,也出现了12cm的高领衬衫。日本著名作家、评论家及英文学者夏目漱石(1867年2月9日—1916年12月9日)在伦敦留学时所说的“替换高领子(High Collar)是穿着西装的男性的时髦装扮”就是这个时代的特点。在日本也和欧洲同样,High Collar衬衫还指袖口从西服上衣袖口露出来1cm左右。
1900年的时候,在美国,黑与白、红与白、淡紫色与白色,大的条纹花型十分流行。胸前有双拼色的高领衬衫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1906年从礼服式衬衫和有颜色等的竖领开始,折翻型的领子十分普遍。(www.xing528.com)
1914年翻边脱载式领子的亨利衬衫很流行。
1916年脱卸式的领子开始走俏。
1917年柔领衬衫在市场开始大行其道,那种风格的大部分是领宽较低的款式。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当时的经济复苏,丝制衬衫大流行。这股热潮到1921年还在继续。
1928年有色的衬衫开始抬头,常青藤联盟的普林斯顿色彩使衬衫更加多样性。
之后,伴随第二次产业的发展,白领阶层增加,作为绅士、商务人士的标准风格西装样式也确定下来。衬衫在配合西装和领带中以白色为中心逐步推进,材料也由棉开发出化学纤维。防缩、防皱等机能性加工也随之得以发展,价格的降低逐渐使廉价且易于整理的衬衫走入平常百姓家,成为大众化的服饰。这类衬衫的特点是材料更易打理,甚至不需要熨烫。这从另一方面揭开了衬衫品牌化及阶层细分的序幕,使用高级纯棉布料和量身定制的高级法式衬衫逐渐出现,这类衬衫更注重自身的面料及制作的工艺,辅料更加考究,工艺越加复杂,虽然必须予以适当的熨烫保养,但恰好可以满足中上阶层以及那些追求品质且有能力不拘于价格和保养支出的人群。这样,衬衫的发展就逐渐形成了大众化、品质化的两极分化。
在我国,衬衣一般叫作衬衫,原来是指衬在礼服内的短袖的单衣,即去掉袖头的衫子。在宋代便有没有袖头(袖克夫)的上衣,有衬在外衣里边短而小的衫,也有穿在外面较长的衫。如《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把身上的雪都抖了,把上盖(上身的外衣)白布衫脱将下来”便是一例。在古代的时候,妇女们穿着的短上衣称“衫子”,又称“半衣”。唐代元稹在《杂忆》中便有“忆得双文衫子薄”的诗句。清末民初之际,由于欧风东渐,人们开始穿着西装,把衬衣穿在西服的里边,作为衬衫,上系领带中间开口,一般都是五个纽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