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表演的场内传播和场外传播,有如一场接力赛。在这场接力赛中,既有大众传播的功劳,又有人际传播的效应。场内场外,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多级传播的反应链。
(一)多级传播与关键意见领袖
20 世纪40 年代,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贝雷尔森(Bemard)等人通过开展总统竞选调查,提出“两级传播”“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等理论。他们发现,大众传播的主要作用是同化、维护或催化,而不是轻易改变受众的原有态度。人际交流对传播效果有相当大的影响,媒介信息通过“意见领袖”的“过滤”和“加工”,到达与意见领袖有社会接触的个体。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受众”的传播链条,比直接的大众传播更具有说服力。
1971 年,罗杰斯(Rogers)等人将两级传播扩充为“N 级传播”,即多级传播。不论是两级传播还是多级传播,意见领袖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那些最先或者较多接触大众媒介信息,并将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一类人。他们具有影响和改变他人态度的能力,通常在社交场合较为活跃。
而比较起来,在时尚的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的作用,较一般的日用消费品,表现得更为明显。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时尚偶像现象。不论明星、博主还是时装编辑,高度的符号化和视觉辨识度是时尚偶像的基本特征。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时尚偶像就是多级传播中的意见领袖(KOL-Key Opinion Leader),他们的高曝光度(流量)能够快速提升人们的关注度,引发话题讨论。同时,他们的示范效应还能带动公众的模仿,通过感情的迁移,影响着公众的态度。所以,他们是时尚的引领者,也是时尚的传播者,在时尚衍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时尚偶像本身也有代际更迭,新老交替,体现着时尚的多变与不断地发展进化。
(二)服装表演的多级传播
总体来看,服装表演作为一种现场演出,到场的观众数量始终是有限的。所以,要想扩大服装表演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必然要借助场内外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经历多级传播的过程。
1.服装表演的大众传播
通常,除了订货会型的服装表演,观众以经销商为主,其他类型的演出,都会邀请媒体到场。这其实就是将大众传播引入到服装表演的传播过程中。当然,即使是订货会型的演出,一般也会有现场的影像记录,可能会发布在企业公众号等自有媒体平台,所以也会涉及大众传播。对于一场服装表演,大众传播主要发挥如下功能:
(1)复制信息多次传播:服装表演作为一种现场演出,它是稍纵即逝的。而通过摄影、视频等形式,可以将当时的情形记录下来。特别是秀场视频,虽然不可能全面再现,但是从某种意义上,算得上是比较好的一种记录形式。这些现场资料,不仅能够保存,而且也是多次传播的素材。例如,很多品牌都会在店内循环播放当季新品发布会的视频。
尽管多数情况下,服装表演的场内观众也可以拍照录视频,但是从传播范围和素材质量来看,大众传播媒体是主要的信息源,他们拥有传播平台的优势,更专业、更高效。(www.xing528.com)
(2)突破时空限制,扩大传播范围:服装表演在现场的传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通过电视、网络、移动互联网的直播/转播,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服装表演的现场,打破时空局限性。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就是维密秀,覆盖全球数亿观众,有效地扩大了传播的范围和力度。
(3)强化既有认知和态度:按照传播理论,一场服装表演,不管是常规的演出还是颠覆性的创意,力图借助大众传播的力量,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品牌/设计师的固有态度,是不现实的。除非是新品牌、新元素、新概念,人们缺乏认知,尚未形成固定的态度,可以通过大众传播,来强化认知,促进形成积极印象。
(4)制造话题影响意见领袖:结合前面的议程设置理论,服装表演除了要借助大众传播,复制信息,扩大传播范围;还要通过议程设置,制造话题,引发后续的人际传播。好的传播不应随着演出的结束而终止,它应该在演出之后,掀起广泛的讨论,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并且通过影响意见领袖,推动态度的改变。
2.服装表演的人际传播
如前所述,人际传播的主要功能,不是复制、传递信息,而是影响观念和态度。
(1)意见领袖:对于今天的时尚传播,意见领袖具有格外重要的作用。他们往往成为口碑营销的起点,不仅影响身边的人,还可能左右网络社群的评价导向。因此,现在的服装表演,除了邀请媒体到场,也会邀请一些时尚博主、网红等关键意见领袖,通过现场观看,影响他们对品牌/设计师的印象与评价。再透过他们,来影响更多的人。事实上,接受邀约的意见领袖,他们来到现场观看表演,算是一种主动的信息接触行为。特别是那些活动繁忙的意见领袖,能够到场观看,这本身就包含了一种肯定的态度。
(2)到场观众:过去的传播主要依靠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Gate Keeper),即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士制造信息,今天,在社交媒体时代,UGC(User Generate Content)成为一种趋势。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内容生产者,信息的传播已经从过去的一对多,转变为多对多,人们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参与,既消费内容,也创造内容。
(3)后续活动与群体影响:现在,很多品牌在发布会演出结束后,常常安排后续活动,如酒会、派对,按照传播的群体动力理论,这正是趁热打铁,促进人际传播的重要手段。以服装表演为话题,促动人际传播,推进讨论交流,不仅可以加快传播,扩大影响,而且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倾向、态度。特别是在今天,传播的互动性大为增强,只有发动了人际传播,才能实现真正的大众传播。
(4)防范人际传播的负面影响:由于互联网时代消弭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身份差异,使话语权从集中变为分散。不经意的个人传播,如博客、评论、私聊,甚至邮件、私信往来等,都有可能形成对服装表演发起方不利的负面影响。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尽量让舆论在可控范围内,如规定相关人员,模特、化妆师不得事先透露演出信息,事后不得发表负面言论等。
综合来看,服装表演现场,相当于制造了传播的种子。它的传播范围、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意见领袖与到场观众,是否能形成有利于传播者的认知和态度;形成良好的“口碑”,进而向他人传播,与他人分享。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到场的媒体,是否为该场演出贡献了足够的曝光率,报道面;是否形成正向的评价;制造的话题,能否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讨论,引起多次传播。这其中,大众传播的作用,主要是制造话题,充分发挥信息告知和议程设置的功能;而人际传播的作用,在于评价和讨论,进一步扩大传播的影响力,最终实现巨大的传播能量的释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