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依据普朗克假说的能量量子化解释的光电效应试验规律性

依据普朗克假说的能量量子化解释的光电效应试验规律性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普朗克公式与试验结果的完全符合,不仅解决了黑体辐射理论的基本问题,而且揭示了有关辐射能量的量子性。1900年,普朗克假说的精髓是能量的不连续性,或称能量的量子化,辐射场本身也是量子化的。图2-13 康普顿效应中动量守恒表2-10碰撞前后光子和电子的能量和动量根据假设及爱因斯坦方程,可以圆满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试验规律性,并从理论上得出红限、饱和电流、遏止电压、延迟时间试验值的表达式。

依据普朗克假说的能量量子化解释的光电效应试验规律性

1.普朗克假设 1900年,普朗克对当时已有以经典物理学黑体辐射公式,特别是瑞利-金斯公式进行分析,发现它们与试不符的根本原因,在于坚持“谐振子能量连续变化”这一经典概念。由此,他大胆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普朗克假设):率为ν的谐振子的能量取值ε,只能是基本单元ε0的整数倍,即

ε=nε0=nhνn=0,1,2,…) (2-45)因此谐振子发射与吸收光能时,也只能采取一份一份的形式,每份能量为ε0ε0称为能量子,其计算公式为

ε0=hν (2-46)

式中 h———与频率和辐射性质无关的普适常数,叫做普朗克常数,精确测定的h值为h=

6.626176×10-34J·s。

ν———频率(Hz)。

2.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

978-7-111-44730-6-Part01-62.jpg

式(2-47)和式(2-48)称为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普朗克公式与试验结果的完全符合,不仅解决了黑体辐射理论的基本问题,而且揭示了有关辐射能量的量子性。

1900年,普朗克假说的精髓是能量的不连续性,或称能量的量子化,辐射场本身也是量子化的。普朗克假说中的能量单元h为普朗克常数,ν为频率)不仅仅是一种数学模型,而且具有实在和物质载体———光量子。1905年,爱因斯坦推广了普朗克关于光量子的概念;认为光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波动的特性,而在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光能量是集中在一些叫做光量子(简称光子)的粒子上。一个光子的能量是传递给金属中的单个电子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后,把能量的一部分用来挣脱金属对它的束缚,余下的一部分就变成电子离开金属表面后的动能。

1905年,爱因斯坦将1900年普朗克假说的量子概念,推广到光在空间中的传播。他假设:频率为ν的光束是由称为光子的粒子所组成,每一束光子的能量E=,它仍保持着频率(及波长)的概念。利用这一假设,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爱因斯坦认为,光电效应可看着电子对光子的吸收过程。频率为ν,即能量为的光子打在金属上,金属中的电子要么完全吸收一个光子(νν0),获得能量,要么完全不吸收。在电子吸收光子的过程中,应满足能量守恒关系。内层及表层电子对光子的吸收过程如图2-12所示。

978-7-111-44730-6-Part01-63.jpg

2-12 内层及表层电子对光子的吸收过程

Φ为电子从金属内部某一位置运动到表面,需要克服内部引力所做功;Φ0为从金属表面逸出所做功,Φ0称为金属的脱出功或功函数。由于电子的平均热运动动能远小于Φ0,因此把电子的初态看作是静止的。这时对内层电子而言其能量守恒关系为

978-7-111-44730-6-Part01-64.jpg

式中 v———电子逸出金属时的速度(m/h)。

不同深度的电子运动到表层需作的功Φ不同,故在同样的入射光频率下逸出电子的初速度v有一定的分布。对表层电子,Φ=0,电子所吸收的光子能量只需克服脱出功Φ0,其余部分转化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对给定v值,v达到最大,为vM,则有

978-7-111-44730-6-Part01-65.jpg

式(2-49)称为描述光电效应的爱因斯坦方程。

下面介绍一些计算公式:

1)一个光子的质量(光子无静质量)

978-7-111-44730-6-Part01-66.jpg

2)光子的动量

978-7-111-44730-6-Part01-67.jpg(www.xing528.com)

3)康普顿效应

978-7-111-44730-6-Part01-68.jpg

X射线(波长=0.0712605nm)被物质散射后,散射光中除有原入射光波长成分外,还有波长变长的成分,这种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或康普顿散射。

4)波长改变量Δλ与散射角的关系

978-7-111-44730-6-Part01-69.jpg

Δλ与物质无关,因为康普顿散射是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而任何物质中的电子都是相同的。

对于光子,其能量E=,故其质量m=hν/c2(光子无静质量)。康普顿效应中动量守恒如图2-13所示。

设碰撞前入射光子频率为ν0,电子处于静止状态;碰撞后光子向θ方向散射,频率变为ν,而电子则以速度vφ方向飞去。表2-10列出碰撞前后光子和电子的能量和动量。

当入射光子频率较低时,试验观察不到康普顿效应。太阳电池关注的是波长在10-8m以上的波,因此康普顿效应不作重点讨论。

978-7-111-44730-6-Part01-70.jpg

2-13 康普顿效应中动量守恒

表2-10碰撞前后光子和电子的能量和动量

978-7-111-44730-6-Part01-71.jpg

根据假设及爱因斯坦方程,可以圆满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试验规律性,并从理论上得出红限、饱和电流、遏止电压、延迟时间试验值的表达式。

(1)红限。对于每一种金属,只有当入射光频率等于或大于一定值ν0,或波长等于或小于一定值λ0时,光电效应才可发生。频率ν0或波长λ0是光电阴极金属的属性,称为光电效应的红限。只有光子能量Φ0,光电效应才能发电。

由式(2-49)可知,当ν=ν0时,vM=0,所以0=Φ0,得频率的红限为

978-7-111-44730-6-Part01-72.jpg

(2)饱和电流。入射光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射向金属表面的光子越多,金属发射的光电子越多,所以饱和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3)遏止电压

978-7-111-44730-6-Part01-73.jpg

遏止电压V0与入射光强度无关,与频率成线性关系。其系数978-7-111-44730-6-Part01-74.jpg与材料无关。

(4)延迟时间。光子与电子的作用过程是瞬时守成的,只要入射光频率大于红限,电子即可一次全部吸收光子能量,无需能量的长时间积累,故光电效应无需延迟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