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食用五谷杂粮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过去,五谷杂粮因为“不好消化”“不好吃”而被当作“粗粮”。现在,对于许多人来说,温饱已经不成问题,反而是摄入的热量过剩导致的问题更加突出。五谷杂粮因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与矿物质等现代人更容易缺乏的营养成分,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进而华丽转身成了“健康食品”。
五谷杂粮大多难以烹煮,尤其是豆类杂粮通常都有坚硬的外壳,没有煮烂的话令人很难下咽。用高压锅来煮,当然是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但是在古代,人们是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欧洲有一本无名氏写于1838年的书,书中介绍了两条煮豆的“秘诀”:一是用河水或者溪水煮豆子,不要用井水;二是如果只有井水可用,就在井水里加入苏打粉。随着苏打粉的加入,水会变白变浑,此时继续加入苏打粉直至水不会进一步变白为止,然后用澄清的井水来煮豆。
分子美食学的创始人蒂斯对这种民间智慧充满了兴趣。他一如既往地用实验来验证这些秘诀,并且寻求其背后的科学机理。他首先想到的是:苏打粉的加入增加了水的碱性,是不是酸碱性对煮豆有影响呢?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他准备了三个同样的锅,往锅里放入同样多的蒸馏水和豆子,将三个锅放在同样的火力下煮。他没有往第一个锅里另外加东西,以作为对照;他往第二个锅里加了一些苏打粉,以增加水的碱性;他往第三个锅里加了一些醋,以增加水的酸性。
等到第一个锅里的豆子被煮熟时,人们不用任何仪器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三个锅里的豆子的差别:加了苏打粉的,豆子已经被煮开了花;加了醋的,豆子依然坚贞不屈,还是硬的。
为什么加碱有助于把豆子煮烂呢?蒂斯分析说,豆类的坚硬外皮是由果胶和纤维素组成的,而果胶的分子中有大量的羧基。羧基是有机酸的官能基团,醋之所以酸就是因为醋酸分子中有一个羧基。在酸性环境中,羧基会老老实实地待着;而在碱性环境中,羧基的氢原子会离家出走,跟碱结合在一起。这样,剩下的羧基就因为缺了一个氢原子而带上负电。不同的果胶分子都带上负电,就会互相排斥。正所谓最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当果胶分子们互相拆台时,由它们组成的坚硬外皮也就土崩瓦解了。(www.xing528.com)
往煮豆子的水中加苏打粉,其作用并非仅仅是增加水的碱性。河水、溪水与井水的区别,还在于水的“硬度”不同。水的硬度是衡量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含量的指标。井水中的钙、镁离子多,所以井水的硬度高。苏打粉是碳酸钠,能与钙、镁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物。往水中加入苏打粉后,我们能看到水会变白,那些白色物质就是沉淀出来的碳酸钙和碳酸镁。当水中没有更多的白色物质产生时,就说明水中的钙、镁离子被去除得差不多了。这样的水再经过澄清,其硬度也就被大大降低了。
从欧洲那位无名氏的民间智慧来看,是不是水的硬度对煮豆子也有影响呢?为了验证这一点,蒂斯做了另一个实验。实验很简单,两个同样的锅、同样的火力、同样多的豆子和蒸馏水,蒂斯只是往第二个锅里加入了钙,以增加水的硬度。45分钟之后,用蒸馏水煮的豆子已经完全熟透,而加入了钙的锅里,豆子还像石头一样坚硬。蒂斯解释说,钙离子含有两个正电荷,能够与豆子外皮中的植酸和果胶结合。这种结合把它们紧紧地拉在一起,堡垒也就更加坚固,外界想要攻破就更加费劲。
现代人煮豆子当然不用这么复杂。首先,很多人用的桶装水是经过净化的,水的硬度本来就不高。其次,温度是影响显著的因素。在高压锅里,温度能够达到110℃~120℃,虽然只比普通锅里的温度高了一二十摄氏度,但足以使煮豆效率大大提升。
增加水的碱性对于把豆子煮熟很有效,但是它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带来其他的影响。比如煮绿豆,人们除了希望把绿豆煮熟,还希望尽量保持汤的鲜绿。往煮豆子的水里加碱,可以将绿豆更快地煮熟,但是绿豆汤中的一些多酚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会被迅速氧化,从而生成棕褐色的色素,使绿豆汤变色。此外,酸碱性对汤的味道也会有很大影响。所以,要不要通过加碱来加快煮豆的过程,需要更全面的考虑。
煮其他的五谷杂粮,情况与煮豆子类似。若想把它们煮得烂熟,除了用高压锅、延长烹煮的时间之外,用纯净水和加一点碱都是很有效的办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