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的朋友杨杨问我:“有人研究过如何煮出‘溏心鸡蛋’吗?”
我回答道:“分子美食学的创始人蒂斯在研究分子美食学的时候,曾经探讨过煮鸡蛋的问题。按照他的方法,人们不仅可以煮出‘溏心鸡蛋’,还可以让蛋黄待在鸡蛋中心,而不是像通常我们煮出来的鸡蛋那样‘偏心’。”
杨杨很兴奋地说:“那我们可以在光棍节的时候教科学男青年们如何煮出同心的鸡蛋,没准儿因此可以赢得意中人的芳心呢……”
在一般情况下,煮熟的鸡蛋的蛋黄总是偏向一边,而不会乖乖地待在鸡蛋的中心。蒂斯注意到这个现象,开始探索如何让蛋黄待在鸡蛋的中心。民间流传的“厨艺秘籍”提供的经验是等水开了再放鸡蛋。经过多次实验,他发现这个“秘籍”有时候起作用,有时候不起作用——有时候水开了再放鸡蛋并不能煮出同心鸡蛋,而有时候冷水放鸡蛋也可能让蛋黄待在鸡蛋的中心。
所以,他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煮熟的鸡蛋为什么会“偏心”?
最容易想到的原因自然是蛋黄和蛋白的密度不同。我们的直觉会认为蛋黄的密度更高,但事实并非如此。鸡蛋的蛋白部分是蛋白质的水溶液,而蛋黄部分中有大量的脂肪。脂肪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蛋黄的密度比蛋白的密度轻,在煮鸡蛋的过程中,蛋黄上升,最后就导致了“偏心”。
这个分析看起来很合理,但是蒂斯之所以成为分子美食学家,是因为他从来不会把理论分析想当然地当作结论,而总是会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他的实验并不复杂:把一个鸡蛋打进一个玻璃量筒里,然后在量筒上面再加入几个鸡蛋的蛋白。慢慢地,蛋黄上升到了量筒中液体的顶端——显然,蛋黄比蛋白轻。
实际上这个实验并不严谨。鸡蛋中有一层薄膜,它会把蛋黄“牵制”在中心。当我们打开鸡蛋的时候,这层膜就被破坏掉了。这个量筒实验的结果能代表煮鸡蛋过程中的变化吗?(www.xing528.com)
于是,蒂斯进行了另一个实验:把一个鸡蛋固定在锅里,把水烧开,将鸡蛋煮10分钟左右,然后剥开蛋壳——正如他所料,蛋黄偏到了上面。如果在煮鸡蛋之前,把鸡蛋放置在同一位置更长时间,那么结果就会更加明显。
所以,若想煮出同心的鸡蛋,关键要阻止蛋黄的上升。而若想实现这一点,需要不断改变蛋黄在轴向上的位置——简单地说,就是要不停地滚动鸡蛋,直到蛋白凝固。在开水中,大概滚动10分钟就足够了。如果是用冷水煮鸡蛋,也没有问题,只是滚动的时间更长而已。
至于杨杨起初关心的“溏心鸡蛋”——就是蛋白凝固了但蛋黄还没有完全凝固的鸡蛋,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这意味着鸡蛋没有被完全煮熟。如果鸡蛋中有致病细菌比如沙门氏菌的话,食用这样的鸡蛋有相当的风险。不过,这里我们先不考虑营养与安全,只讨论如何煮出这样的鸡蛋。
在煮鸡蛋的过程中,热量从外往里传递,鸡蛋中的温度也是从外往里逐渐升高。通常情况下,开水的温度是九十多度到一百度之间,蛋黄的温度从室温逐渐升高,到68℃就开始凝固。如果继续加热,蛋黄会完全凝固,而外层已经凝固的蛋白会失掉一部分水分,鸡蛋就被“煮老”了。
所以,要煮出“溏心鸡蛋”,火候的掌握就至关重要,这也就使得一些人能够成为厨艺高手,而多数人只能浅尝辄止。当然,也有取巧的办法,比如杨杨就建议:“一次煮一打,三四分钟后,隔一分钟捞一个出来看看,总有那么几个是溏心的……”
不过,蒂斯的分子美食学告诉人们:科学可以让你把“艺术”变成可重复的操作。蛋白在62℃时开始凝固,而蛋黄则需要到68℃。所以,如果你把水温控制在62℃到68℃之间,就可以可靠地让蛋白凝固而蛋黄保持流动。当然,付出的代价就是——需要煮更长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