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范使用的前提下,浸泡荔枝的药水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食用荔枝有可能引起一些症状,比如腹痛、腹泻、胀气、晕眩等。在印度的穆扎法尔布尔,每年爆发的急性神经系统疾病也被认为与荔枝有关。
印度的穆扎法尔布尔盛产荔枝。自1995年以来,人们注意到在每年荔枝成熟的6月前后,该地区就会有许多人患上急性神经系统疾病,比如2013年和2014年患上该疾病的人总共超过了500名,其中大多数是儿童。这些患者的死亡率很高,在2013年高达44%。此后,研究者发现许多急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身上同时存在低血糖并发症,他们对此进行了针对性的处理之后,在2014年将该疾病的死亡率降到31%。
起初,人们认为这是荔枝中的果糖惹的祸。荔枝中含有大量的糖——荔枝中超过80%的成分是水,剩下的大约有15%是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果糖。果糖比蔗糖和葡萄糖都要甜,这也是荔枝很甜的原因。果糖的化学结构和葡萄糖的很相似,但它们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完全不同。有很少的一部分人,他们的体内缺乏一些酶,这使得果糖在他们体内的代谢出现异常,并且干扰葡萄糖和胰岛素的代谢,最终导致低血糖。
不过这种说法比较勉强。因为荔枝中的果糖含量虽然不少,但果糖含量比它高的食物有很多,比如大枣、葡萄(葡萄干)、无花果、梨、樱桃等,都含有大量的果糖,而现代食品中广泛应用的果葡糖浆,有一半左右的成分是果糖。如果真的是荔枝中的果糖导致了“荔枝病”,那么食用上述果糖含量高的水果也会导致类似的健康问题出现。(www.xing528.com)
科学家们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荔枝中存在着两种毒素:次甘氨酸A(Hypoglycin-A)和α-亚甲环丙基甘胺酸〔α-(Methylenecyclopropyl)glycine,即MCPG〕。2017年《柳叶刀》上刊发的一篇论文指出,印度的穆扎法尔布尔的“荔枝病”与这两种毒素密切相关。致病的场景通常是:孩子们在果园里玩耍,摘了大量的荔枝来吃,晚上回家后不吃晚饭,睡到深夜体内血糖不足——正常情况下,身体通过“糖异生”作用(即人体把乳酸、丙酮酸、氨基酸及甘油等非糖类物质转化为糖类)产生糖来弥补血糖不足,而荔枝中的这两种毒素抑制了糖异生作用的进行,从而使得孩子们出现低血糖症状。
这是科学界对于“荔枝病”研究的最新进展,虽然不能说这是盖棺定论,但是至少对于荔枝与“荔枝病”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