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装置如图10-3所示,用钛酸钡或锆钛酸铅等制成的压电陶瓷片(亦称为压电换能器)粘接在阶梯形的变幅杆S1上,并与晶体管激发电路相连接组成发射器(其频率为20~100kHz),因变幅杆S1的直径较大,当其振动时在空气中激发出超声波,在离变幅杆端面S1稍远处的声波可看成是平面波。接收器也是由钛酸钡或锆钛酸铅制成的圆片S2并与晶体管选频放大器、直流电源等相连接所组成。激发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双踪示波器的Y1输入端相连接,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示波器的Y2输入端相连接。当S2在支架上移动时,我们可以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看到两条曲线,一条对应于激发电路输入到Y1的信号,而另一条对应于接收器接收到并经Y2输入的信号。
声波是振动状态在弹性媒质中的传播(或说成相位的传播),所以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振动相位是不同的。沿波的传播方向上任意两点的振动状态相同(或说成相位差时Δφ=2nπ)时,这两点的距离L=nλ。
当S2在某一位置,S1与S2间的距离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此时屏幕上看到的图形如图10-4a所示。这说明S2接收的信号与激发电路(即声源)输出的信号同相。需要指出的是,用示波器测定相位时,接收器端面S2处的声波,因换能器振动的传递和放大电路的相移,实际上与声源并不同相,而是有一个相位偏移,但对波长的测定并无影响。此时S2的位置可在标尺中读出,记为x1。S2再远离Sl移动图形保持不变,当S2远离S1的距离为λ/4时,相位差也基本没有改变,说明S2接收到的信号保持与图10-4a所示的相似相位。当S2由图10-4a位置移动的距离将近λ/2时S2接收到的信号产生迅速改变。移动距离=λ/2时的图形如图10-4b所示,与图10-4a反相,将此时S2的位置记为x2。S2继续远离S1图形不变,其间S2远离S1为3λ/2时,其相位差没有改变,仍保持与图10-4a反相,直到远离S1接近λ时,图形迅速改变成与图10-4a同相的图形,如图10-4c所示,将此时S2的位置记为x3。这样,依次记录反相、正相的位置并填写入表10-2中,计算出声波长。
图10-4 相位变化示意图
a)、c)同相 b)反相(www.xing528.com)
表10-2 比较相位法试验数据 (单位:mm)
试验中,产生相位急剧变化的范围约为λ/16~λ/8,由此证实了驻波的特点。在驻波的相邻两个波节间的所有质点具有相同的相位,而在一个波节两侧的两个点,具有相反的相位。
利用逐差法可以算出待测波的波长为8.219mm,频率为43.1kHz,从而得待测声速为354.2m/s,与当天气温18℃的理论值(342.2m/s)相比误差为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